在 4S 店的展厅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手握 45 万预算的车主,在奥迪 Q7 面前驻足片刻,却最终转身走向了奔驰 GLC。要知道,奥迪 Q7 的指导价在 60.98 - 80.48 万,如今终端价 45 万起,降幅超过 15 万,3.0T 版本也仅 53 万起,而且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和全时四驱,可为啥就是卖不动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说起奥迪 Q7,第一代车型在 2006 年那可是自带百万豪车光环,开在路上那叫一个霸气,妥妥的豪华 SUV 标杆。可再看现款 Q7,车长 5077mm、车宽 1970mm、轴距 2999mm,尺寸看着不小,可车高却只有 1715mm,这就有点尴尬了。要知道,宝马 X5 车高 1776mm,奔驰 GLE 车高 1797mm,竞品均值都在 1770mm 以上。您要是把 Q7 和它们停一块儿,从侧面看,Q7 明显就矮了一截,气场一下子就弱了不少。
有调研数据显示,70% 的潜在客户因为 Q7 气场不足而放弃了它。您说现在买豪华 SUV 的用户,谁不希望自己的车看着威风凛凛呢?车高在大家的认知里,那就是气场的象征,“以高为美” 是不少人的审美惯性。可现款 Q7 在设计上似乎做了妥协,没了第一代那种霸气外露的感觉,反而被大家说成 “大号 Q5”,这豪华感自然就打了折扣。
虽说 Q7 在设计上有点让人失望,但在机械素质方面,那可是相当厚道,有不少黑科技。就说底盘吧,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和五连杆铝制悬架,这配置在同级别里可不多见。宝马 X5 的空悬都得选装,而且选装价可不便宜,得 4 万呢,而 Q7 直接标配,光这空悬单件成本就 2 万,奥迪在这方面可真是下了血本。
在冰雪路面上,Q7 的空悬和全时四驱(托森差速器)就发挥出优势了。空悬可以根据路况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架软硬,让车辆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更平稳,抓地力更强。托森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可比奔驰 GLC 的 4MATIC 多片离合器式四驱更可靠,在复杂路况下的动力分配更精准,越野性能也更强。这就好比 Q7 带着一身被雪藏的武功秘籍,只是大家还没完全认识到它的厉害。
动力方面,Q7 的 2.0T 版本有 265 马力、370 牛・米,6.9 秒就能破百,WLTC 油耗 9.6L;3.0T V6 + 48V 轻混版本更是厉害,340 马力、500 牛・米,5.9 秒破百,高速实测油耗能到 8.5L。而奔驰 GLC 的 48V 轻混系统,故障率可不少,很多车主都得购买延保,相比之下,Q7 的动力系统更让人省心。
从价格上看,Q7 确实有不小的优势,可为啥降维打击就是不管用呢?来拆解一下成本,就像刚才说的空悬,Q7 标配,而 X5 选装要 4 万,Q7 在配置上的投入可不小。但在市场定位上,Q7 就有点模糊了。现在买豪华 SUV 的用户,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看重面子,觉得奔驰标更有牌面,可能就选 GLC 了;要是更在意空间,宝马 X5 可能更合心意;还有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也不小,像理想 L9,在空间和智能配置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吸引了不少注重性价比的用户。
Q7 呢,夹在中间,既没有奔驰那深入人心的品牌影响力,在空间上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面对新能源车型的崛起,燃油车的身份也让它在一些用户心中的吸引力打了折扣。啊,虽然价格降下来了,可用户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太多,Q7 的定位没有清晰,自然就难打动人心了。
那 Q7 真的就没人适合买吗?当然不是,它还是有自己的受众群体的。比如家庭长途党,Q7 的 7 座车型,当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空间能达到 2050L,不管是放滑雪板,还是婴儿车、行李箱,都轻轻松松,特别适合一家人长途旅行。
还有技术理性派,他们更看重车辆的机械素质和性价比。Q7 是同级唯一配备托森差速器的车型,全时四驱系统可靠性强,而且还有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对于那些喜欢研究车辆技术,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的用户来说,Q7 可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价值重构。奥迪 Q7 有着不错的硬件配置,却因为设计和市场定位等问题,在市场上有些失意。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可不能只看品牌和外表,不妨带着尺子去量量车高,亲自试驾一下,感受感受空悬的滤震效果和四驱的性能,用身体去感知车辆的真实实力,而不是被 Logo 崇拜左右了选择。
当配置表无法打动人心的时候,奥迪确实该重新学习讲述豪华的事了。您觉得奥迪 Q7 还有机会逆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