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保费连涨四年 车主直呼养不起 背后原因揭秘
保费又涨了。
不少新能源车主最近续保时发出惊叹。
一位比亚迪宋PLUS车主坦言,三年车龄。从未出险。第四年却被大公司拒保。小公司报价近7000元。
这并非孤例。
特斯拉、小鹏、蔚来车主都遇到类似情况。甚至有人被保司员工直接删除好友。
为什么?
一、数据说话:保费高出一大截
数字不会说谎。
2023年。新能源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63%。
纯电车每年平均比燃油车多花1687元。
相当于燃油车保费的1.8倍。
更令人咋舌的是。行业承保连续亏损。2024年亏损57亿元。
二、四大核心原因:推高保费的真凶
1. 维修成本高得离谱
新能源车维修。
不只是换零件。
是整套系统更换。
智能化设备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更换。
授权维修模式。体系封闭。零配件和工时价格偏高。
电池成本更是惊人。占整车价格30-40%。
更换费用动辄数万。甚至有的高达8万元。
一体化设计。小事故大维修。尾灯损坏可能需更换整个组件。
2. 出险率居高不下
新能源车出险频率比传统燃油车高出近40%。
尤其是25万元以下车型。三年出险率超80%。
为什么?
年轻车主多。35岁以下车主占比比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
驾龄短。
提速快、噪音小。外界不易察觉。易出险。
低使用成本。使新能源车成为营运车首选。2024年新能源车中营运车占比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
使用强度大。
3. 使用性质错配:挂羊头卖狗肉
很多车投保时是家用车。
实际却在跑网约车。
非营运车辆保险平均价格仅为营运车辆的一半左右。
保费充足度不够。
导致这些车型整体赔付率高于100%。
4. 定价机制不足:数据太少空间太小
新能源车发展时间短。
车型迭代快。
保险数据积累不足。
基准费率存在偏差。
自主定价系数范围[0.65,1.35]。比燃油车[0.5,1.5]受限。
无法充分反映真实风险水平。
三、行业困境:车主多花钱,保司仍亏损
车主觉得保费贵。
保险公司却连年亏损。
2023年保险行业承保亏损高达67亿元。
2024年承保亏损57亿元。
2795个承保车系中。137个车系赔付率超100%。
亏本生意。
难怪保险公司拒保。
四、解决方案:已有举措,未来可期
面对问题。
四部门推出21条举措。
推动解决新能源车保费高、投保难问题。
"车险好投保"平台已上线。
常规渠道投保困难时。可通过该平台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基本+变动"保险产品推出。
区分家用和营运场景。
"车电分离"模式也在探索中。
将电池单独作为固定资产投保。
实现风险共摊。
五、车主应对:如何降低保费压力?
•选择电池无忧车型:优先购买提供电池终身质保品牌,如比亚迪、广汽埃安。
•优化驾驶习惯:减少急加速与快充频率。安全驾驶可享保费折扣。
•确认保单条款:确保包含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覆盖三电系统、自用充电桩等。
•规范用车性质:避免非法营运。
结语:阵痛期终将过去
新能源车保费高企。
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
随着保有量增加、电池成本下降、精算模型完善。
预计2026年前后迎来保费拐点。
理性看待风险。
选择适配保障。
才是拥抱新能源时代的明智之选。
省下的油钱?
总有一天不会补进保险的窟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