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年头车市啊,真是热闹得看不懂。以前觉得豪华品牌高高在上,跟咱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结果呢,现在为了抢地盘,一个个都开始卷起来了。
卷价格是基本操作,但光降价也不够,你还得有真东西。空间是不是够大?智能化跟不跟得上趟?颜值过不过关?开出去有没有点儿面子?这些都得考虑。
特别是家里人多,或者喜欢自驾游的,那空间简直是硬指标。你看现在新能源车,块头越造越大,主打的就是一个“大”。
可谁能想到,玩儿“掀桌子”这出儿的,竟然是宝马!就是那台宝马X1,印象里怎么着也得三十二万起步吧?结果,咔嚓一下,终端价直接跌破二十万,到了一十九万多点儿。
这一下,感觉整个市场都震了震。你想啊,一个一线豪华品牌的紧凑型SUV,本来起售价都快三十万了(28.89万),顶配奔着四十万去了(40.19万)。
结果现在呢?拿销量最好的那个2023款sDrive25Li X设计套装来说,指导价31.69万的车,实际成交价居然能到19万出头。这价格,简直跟大众途观L Pro这种普通品牌的中型SUV差不多了。
这事儿就很微妙了。以前,宝马X1的竞争对手是奔驰GLA、奥迪Q3那些差不多的豪华紧凑型SUV。大家比的是谁的豪华感更足,谁的品牌溢价更高。
但现在价格一掉,它直接杀到了另一个战场,跟那些合资品牌的中型SUV掰手腕去了。消费者一看,诶?花二十万左右,我既可以买个大众丰田的大家伙,也能摸到宝马的门槛了?
这转变,挺颠覆的。而且宝马X1还不只是靠一个标。它最让人意外的地方,恰恰是很多普通家用车最看重的——空间。
按说它是紧凑型SUV,但宝马玩了个文字游戏,把轴距拉得巨长。车长4616毫米,这数据放紧凑型里算长的,但轴距直接干到了2802毫米。
这轴距什么概念?比奥迪Q3长了一百多毫米(Q3轴距2680毫米),比奔驰GLA也长了一点(GLA轴距2729毫米)。甚至跟销量不错的奔驰GLB比,它俩轴距非常接近(GLB轴距2829毫米)。
所以坐在后排,完全不像个紧凑型SUV。实测身高1米75的乘客,腿部空间能有将近三拳,相当宽敞了。家里有老人小孩儿,坐后面一点儿不憋屈。
更别提那个后备箱,540升的常规容积,比很多中型SUV都大。二排放倒了能拓展到1700升,拉个大件儿啥的完全不在话下。这实用性,在19万这个价位,配上一个宝马标,确实有点儿香。
再说说动力,这价格能买到2.0T的宝马,之前想都不敢想。那个1.5T的三缸机(174匹马力,230牛米扭矩),基本就是个摆设,拉低售价用的。
但主销的2.0T版本,那数据就漂亮了:227匹马力,300牛米峰值扭矩。零百加速官方说7.9秒,实际测试更快,7.46秒就能破百。
这动力,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绝对够用了,甚至还有点儿富余。开起来轻快,超车并线有信心。而且油耗也不算高,百公里8升左右,日常开销可以接受。
配的是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平顺性做得还不错。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校明显偏向舒适。开在路上,过滤颠簸比较到位,软软糯糯的,很舒服。
宝马不是一直讲究操控吗?这台X1嘛,操控就比较中规中矩了,没啥激情可言。但话说回来,买这车的人,图的是它的空间和品牌,谁没事儿拿它去赛道劈弯儿啊?
内饰方面,确实别抱太高期望。毕竟价格摆在那儿,入门级嘛。但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软包还是有的。那块双联屏是亮点,10.25英寸仪表加10.7英寸中控,科技感是有了。
中高配车型还有哈曼卡顿音响,听个响儿也够体面了。总的来说,内饰谈不上豪华,但在这个价格配上这个标,感觉也说得过去。
销量也证明了它的吸引力。虽然不是榜首,但一年卖出75922辆,月均6300多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尤其是在价格下探后,能保持这样的销量,说明大家对它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
所以,当宝马X1以19万多的价格出现时,它不再仅仅是一台豪华品牌的入门级SUV。它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家用大空间选项。
它用宝马的品牌光环,加上远超同级的空间表现和够用的动力,去吸引那些原本可能在合资品牌中型SUV里纠结的消费者。这步棋,走得是真狠。
它逼着消费者重新权衡:差不多的预算,我是要一个可能配置更高但品牌力稍弱的车,还是要一个有面子、空间大、动力够、开着舒服的宝马?
这种降维打击,让很多普通品牌的同级别车型都感受到了压力。宝马X1这次“掀桌子”,不只是降价那么简单,它是直接改变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竞争格局。
对于追求大空间、看重品牌、预算又有限的家庭来说,降价后的宝马X1,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它满足了多种需求,而且价格门槛大大降低。
当然,它不是完美的,内饰用料和操控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考虑到19万多这个价格,这些似乎都可以被接受了。它用最核心的优势,在最敏感的价格点上,打动了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