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挑战高环测试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在8月10号发了一条微博,说他和雷军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真正高性能的纯电动车到底要不要做24小时耐力测试”。雷军一听就表示,这事“难度相当大、强度也特别高”,但还是建议说:“能做的话,就试试看呗。”
有意思的是,小鹏汽车负责三电系统的@XP-Jacky 已经带着全新的P7进高环试验场了,看来这场极限挑战真的要来了,咱们拭目以待吧!
24小时耐力测试意义
为啥两位大佬都盯着“24小时耐力测试”呢?说白了,这可不是普通的长跑比赛,更像是给电动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来个“极限酷刑”。你想想看,要在24小时内一直高速狂奔,平均时速还得超过200公里,中间还要频繁快充,电池不仅要扛住大电流持续放电,还得经得起反复充电的压力。电机和电控系统也得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输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所谓的“高性能”就全泡汤了。
就像保时捷Taycan,他们之前就公开过自己的24小时耐力测试成绩:连续跑了3425公里,平均时速142.7公里。光看这数据,就能看出它在电池热管理和电机可靠性上的实力,真的不是吹的。
小鹏P7极限测试揭秘
那小鹏P7敢接招,手里到底有啥底牌?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全新P7搭载的全域800V平台应该是个大招。这套系统不仅让充电速度更快——10%到80%的电量能在十几分钟内充满,更重要的是,高电压架构能有效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对电池和电控系统的负担也更小。这在像耐力赛这种需要频繁补能的场景下,简直就是关键优势。
而且小鹏在三电系统这块儿,已经深耕好多年了。之前他们家的车在极端温度下的续航表现就不差,这次把战场搬到高环赛道,明显是想证明:自家的电池衰减控制、电机持续输出能力,真的能扛得住“连轴转”的高强度考验。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极限测试其实也挺有争议的。有人就说了,普通用户谁会24小时高速开电动车啊?数据再好看,平时也用不上。但换个角度想想,极限测试其实就像个“照妖镜”——如果一辆车能在24小时高强度的连续运行下稳稳地撑住,那它面对日常使用中比如冬天开空调、长途高速行驶这些情况,是不是就让人更有信心呢?
就像以前燃油车讲“十万公里无大修”,不是说大家真的要开到十万公里才修车,而是这种测试背后体现的可靠性,让人觉得踏实。
24小时耐力测试的意义
雷军和何小鹏这次好像达成了一个共识,说白了就是:新能源汽车到最后拼的不是谁的续航数字标得越大越好,而是看谁的车真正能扛得住“折腾”。
以前这种24小时耐力测试可能只是“大佬们”嘴上提一提,但现在有人真的开始动手做了。这说明行业可能慢慢开始意识到:用户真正想要的,不是参数表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数据,而是一种“敢把性能晒在阳光下”的底气。
你觉得这个24小时耐力测试有必要吗?是车企在秀技术,还是真的能帮咱们消费者避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内容来源于何小鹏8月10日公开发布的文章,技术分析参考了保时捷Taycan官方耐力测试数据以及电动车三电系统的公开资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