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
诸位,可还记得当年千金难求的本田CR-V?
没错,就是它!
彼时,落地价直逼二十余万,一车难觅的盛况,如今想来,恍如隔世。
光阴荏苒,世事弄人,CR-V竟也走上了降价之路!
如今,仅需十三万余便可拥有,且年销量仍逾十八万,这般成绩,若言其颓势,实则不然。
然而,价格骤降背后,配置是否也随之缩水?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今日,便与诸位一同探寻究竟!
这款CR-V,于华夏大地驰骋二十余载,堪称SUV界的“常青树”。
昔日,加价提车乃是常态,甚至坊间戏言,购CR-V而不加价,实乃有失颜面。
而今呢?
终端售价直落至十三万五千九,这等落差,较之高台跳水,亦不遑多让!
此番景象,缘何而起?
究其根本,乃市场格局之变也!
往昔,CR-V凭借其燃油经济性与耐用性,几乎独占紧凑型SUV市场鳌头。
而今,新能源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以比亚迪宋PLUS DM-i为甚,年销量突破四十万,将CR-V牢牢压制。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本田亦难坐视不理,唯有降价以求生存。
二零二三年,CR-V全球销量约五十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逾三分之一,然即便如此,其于同级别车型中亦仅能位列第九,被众多本土品牌超越。
降价固然能刺激销量,然本田此举,是否略显仓促?
外观虽有所革新,车身长度亦逾四米七,五座版本尚算实用。
至于七座版本,窃以为,更多乃是营销之术。
轴距不足,强行增设两座,致使第三排空间极为局促,成年人置身其中,倍感压抑。
更令人难以苟同者,后排中央座椅之坐垫,坚硬如石!
车主们于论坛之上怨声载道:“身长一米七以上者,乘坐两时辰便觉腰酸背痛!”两侧座椅软硬适中,支撑性亦佳,唯独中央座椅如此敷衍,设计之不用心,可见一斑!
与同级之途观L相比,舒适性相去甚远。
再观内饰,仍是那套中规中矩的对称式布局,虽不至令人厌恶,然十点一英寸之中控屏幕,于今日而言,未免显得小家碧玉。
低配车型更甚,仪表盘仅七英寸,如今已近二零二五年,屏幕难道不应全系升级乎?
反观当下新能源车型,几无例外地配备了大尺寸屏幕,科技感瞬间拉满!
当然,CR-V亦非一无是处。
L2级别之驾驶辅助系统、主动刹车等配置,尚属实用。
然而,三百六十度全景影像,入门级车型竟未配备!
既然已行降价之策,是否应将此等配置列为标配?
动力方面,CR-V提供多种选择,混动版本确具燃油经济性,百公里油耗仅五点四九升,且电机介入平顺,驾驶体验近似电动车。
燃油版车型,马力高达一百九十三匹,加速感颇为不俗,油耗则在八升左右。
本田之混动技术,可靠性尚可,不逊于丰田。
就实际驾驶体验而言,混动版本加速略显迟缓,燃油版本则更具驾驶乐趣。
有车主反映,于城市道路行驶,混动版本更为省油,然于高速公路之上,仍是燃油版本更为畅快淋漓。
降价乃是一柄双刃剑,销量虽有所提升,然品牌形象亦难免受到影响。
相同价位之下,比亚迪宋PLUS DM-i,纯电续航更长,配置亦更丰富。
CR-V之优势在于性价比、空间以及燃油经济性,然其后排中央座椅之舒适性以及屏幕尺寸,实乃其短板所在。
故此,本田亟需加速智能化配置之升级,切不可再抱残守缺,否则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CR-V此车,家用尚可,空间宽敞、油耗较低、行驶亦稳。
降价之后,亦算值得考虑。
然而,后排中央座椅之乘坐体验实属不佳,屏幕亦显落后。
配置方面亦应与时俱进,不可仅着眼于降价。
总而言之,CR-V当下之价格,尚具吸引力。
然建议诸位于购入之前,务必亲身试驾体验一番,尤需感受后排中央座椅之舒适性,审视自身是否能够接受。
切莫盲目购入,以免追悔莫及。
不知诸位以为,CR-V降价之后,是否仍值得入手?
抑或,诸位认为本田应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之挑战?
欢迎于评论区分享高见!
恰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本田若能洞悉市场之变,扬长避短,或可于新能源浪潮中稳住阵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