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

最近车圈可太热闹了!

别克全新增程式轿车「至境L7」起步价直接干到17.39万,首周订单直接破万,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两极分化。

有人喊"别克终于支棱起来了",有人吐槽"这价格真敢定啊"。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车市新能源和燃油车激战正酣的节骨眼儿上,别克突然杀出来个"王炸价",还号称"真切中国人需求"。

那问题就来了: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咱今天就来扒个明白。


第一部分:10天破万订单?别克至境L7的"王炸"到底炸在哪儿?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先给大伙儿划重点:别克在正式宣布至境L7上市,价格区间17.39万到21.99万——这啥概念?咱来对比一下市面上那些"网红选手"。同级别的增程式轿车,比如理想L6和问界M7,起步价都是24.98万,别克这波直接把价格砍到17.39万,相当于比新势力便宜了快7万块钱!更狠的是,官方还放话"10天订单破万",到了11月4号时,交付量已经突破了8000台,这个速度在目前的合资品牌里真是少见。

这波"王炸"主要体现在三个"反套路"操作上面。一是"价格屠夫"的硬刚姿态。别克这次明显是瞄着"性价比"这三个字打的——17.39万的入门版,配置一点都不寒碜。搭载1.5T增程器加驱动电机的组合,驱动电机最大功率252千瓦,也就是343马力,听起来就很狠。加上40.2千瓦时的奥特能电池组,纯电续航能跑302公里,不想用油的时候直接纯电模式,续航焦虑这玩意儿基本不存在。再加上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出趟远门可以跑得贼远,不用老惦记加油站。配置上,全景天窗、电动尾门、仿皮座椅、L2级辅助驾驶这些都是标配,高速跟车、车道保持全都有。对比同价位的合资轿车,比如十几万的本田雅阁,人家还在用燃油机,高配才给辅助驾驶。国产新势力里,理想L6虽然配置高,但起步价就是24.98万,这差价直接就能让你再去加个选装包。用网友的话说:"这价格要是放在半年前,谁敢想?"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二是"中国特供"的精准拿捏。别克这次明显是研究透了中国消费者的"痛点"——车内空间必须大,舒适度必须够。至境L7车长超过5米,轴距3000毫米,后排地板还是纯平的,三个成年人坐后排都不挤。这对于经常一家老小出门的用户来说,那简直是天堂啊。后备箱常规状态下能塞下4个24寸行李箱,要是放倒后排,直接变身"双人床",去郊外野餐、自驾游这种事情太方便了。更贴心的是,他们还专门针对中国家庭做了细节优化:比如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增加了"懒人模式",让人坐着更舒服更放松。杯架位置加了防滑硅胶垫,这种细节看起来小,但用起来真的很方便,不用担心车子一颠簸杯子就掉。中控台下方还留了个"手机保姆位",带无线充电加散热口,这说明别克是真的听了用户的吐槽。对比那些"全球车型直接引进"的合资对手,至境L7简直是把"中国胃"研究透了。

三是"油电双修"的务实选择。别看现在新能源车火,但中国消费者对燃油车的需求一点没消失——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充电桩还不够普及,高峰期充电排队都能排半小时,很多人还是更信任燃油车的"可靠性"。至境L7用的这套增程系统就聪明在这儿:1.5T可变缸发动机能在低负载时自动关闭两个气缸,直接省油。官方数据说综合油耗低至0.5升每百公里,这啥概念?某些混动轿车都没有这么低的油耗。不用充电、不用焦虑续航,加油3分钟就能跑400多公里,这才是中国家庭最需要的"省心"。用老司机的话说:"这就是我要的车,不用琢磨续航问题,随便跑。"


这些优势加起来,别克这波操作真的吸引力太大了。当时很多人觉得别克这是在"清库存"或者打价格战,结果一看配置单和用户反馈,直接真香警告——17.39万的价格,能买到合资轿车的尺寸、新能源的续航灵活性、还有中国特色的细节优化,这钱花得,太明白了!很多之前观望的消费者一看到这个价格和配置,直接交了定金,这也就是为啥能在首周就破万订单。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第二部分:"真切需求"背后,别克到底憋了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别克为啥突然这么"懂事儿"了?以前不是一直被吐槽"高价低配""不懂中国消费者"吗?这背后其实藏着别克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复盘"。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先看大环境:2025年的中国车市,已经彻底改变了。新能源车型现在早就不是"高端专属",市场上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非常可观,国产新势力靠着智能化和性价比直接抢走了大量用户,连传统合资品牌都得跟着"卷"。但别忘了,中国还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既不想被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绑架,也对纯燃油车的环保指标和油耗有顾虑。别克这次就是瞄准了这群"中间派":既想要新能源的绿色标签和低油耗,又想要燃油车的加油便利性和可靠性。这就是增程式轿车这套方案的妙处,它刚好卡在中间,让两边的用户都能接受。

再看技术底气:至境L7用的1.5T增程器和驱动电机,其实是别克早就打磨成熟的技术。别克在新能源领域其实不是新手,之前在其他车型上就用过类似的动力系统,经过多代优化,现在不仅动力更强,油耗还更低。更关键的是,这套动力总成经过了超过100万公里的本土化测试,包括高原、高寒、高温各种极端路况都试过,可靠性直接拉满。再加上搭载高通最新的芯片,拥有72万亿倍精度的NPU神经算力,智能驾驶功能和车机体验那都是目前合资品牌里比较先进的水平。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没盲目跟风搞纯电或插混,而是把增程式轿车的技术潜力挖到了极致。"


最后看用户洞察:别克这次明显是"听劝"了。他们花了大量时间,跑了全国20多个城市,做了上千组用户调研,发现中国家庭买中大型轿车,最看重的不是什么"豪华感"和"科技感拉满",而是"空间够大""坐着舒服""用着省心"。所以至境L7的内饰虽然走的是现代简约风,不是那种堆砌奢华感的路线,但用料非常实在。软包材质覆盖面积超过80%,这种细节做起来其实很费成本,但就是为了让人坐进去感觉舒服。座椅填充物加厚了,底部的隔音棉也没少放,这些都是为了长时间驾驶的舒适性。后排还配了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加USB充电口,这说明别克是真从用户需求里抠出来的每一个细节。就连车机系统都专门优化了——内置了家庭模式,能同时连接两个孩子的平板,投屏动画片,这种功能看起来小,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那就是救命稻草。导航系统还自动避开学校和医院周边的拥堵路段,这说明别克真的在研究家庭用户的日常需求。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第三部分:17.39万起就能"真香"?至境L7会逼退哪些对手?

现在问题来了:至境L7这波操作,到底能在市场上掀起多大浪花?其他品牌会不会连夜开会改策略?从价格带看,至境L7的17.39万到21.99万区间,直接覆盖了一大片市场。对比同级别的理想L6和问界M7,人家起步价都是24.98万,落地价没个30万拿不下来。至境L7虽然配置可能在智驾和娱乐系统上差一点,但空间、舒适性、用车成本这些方面毫不逊色。再看传统合资轿车这边,本田雅阁虽然品牌响,但那都是纯燃油车,现在油耗普遍在7升以上,税费也贵。丰田凯美瑞虽然有混动版本,但价格也不便宜,混动版本起步价都要20多万。福特锐界边是上一代车型,内饰看起来就比较老旧,车机系统也容易卡顿。可以说,至境L7在"性价比加实用性"上,直接打了同行的"七寸"。

从用户群体看,至境L7的目标用户特别明确——30到45岁的家庭用户,这群人想要大空间加省心的用车体验。三四线城市的务实派,他们看重的就是加油便利性和低维护成本,增程式车型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还有那些"想换大车但预算有限"的老车主,比如开了多年紧凑型轿车或者紧凑型SUV,想升级但嫌新势力车型太贵或者续航焦虑太严重。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合资高配,要么将就买国产低配,现在17万多就能买到"尺寸够大、配置够用、开着省心"的增程式轿车,谁还会将就?业内普遍预测,至境L7很可能会成为2025年Q4的"黑马",直接搅乱中大型轿车的市场格局。要么竞品跟着降价,要么市场份额被抢走一大块,反正这种局面对消费者来说那是绝对的好事儿。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至境L7上市后,各个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有人问"17.39万起的价格,会不会减配太多?"这个问题问得有道理。入门版虽然价格低,但核心配置一点没缩水——1.5T增程器、驱动电机、奥特能电池这些都是标配,L2辅助驾驶也不少。和20多万的高配比,可能少了些"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真皮座椅、高端音响品牌,但日常家用完全够用。而且别克承诺"入门即高配"的理念,后续还会推出更多选装包,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还有人问"增程式轿车会不会被纯电车型淘汰?买至境L7是不是过时了?"这个疑虑其实很多人都有。但实际上,至少在未来5到10年,增程式车型还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的。尤其是充电设施不完善的三四线城市,纯电动车的便利性远不如增程式。至境L7的高效增程机加低油耗,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对于不想折腾充电的用户来说,反而是更务实的选择。充电桩虽然在一二线城市布局得不少,但投资成本太高,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覆盖全国。增程式车型就在这个中间环节发挥了大作用,既环保又实用。

还有人吐槽"别克的品牌力不如以前,至境L7能靠得住吗?"这个问题也值得好好聊聊。别看别克这几年被新能源抢了风头,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轿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口碑还在。别克的发动机技术那在业界是有口皆碑的,可靠性经过了时间考验。1.5T增程器、驱动电机这些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靠谱技术"。而且这次至境L7的定价和配置,明显是奔着"重新赢回用户"去的,用实打实的产品力说话,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很多人其实对别克品牌本身没啥意见,主要是近几年产品线不太给力,现在至境L7这款车一出来,大家才发现别克还是有真本事的。


结语:别克这次是"真觉醒"还是"昙花一现"?

10天破万订单?17.39万起的至境L7,到底是真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脉,还是又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套路?-有驾

从2025年9月28号至境L7上市首周破万订单,到11月初交付破8000台的成绩就能看出:别克这次是动了真格的——不再端着"合资大佬"的架子,而是真正蹲下来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用高性价比加实用配置打市场。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同行"立了个新规矩"!价格战的年代,谁的产品力强、谁的价格合理,谁就能活得好。至境L7这款车的出现,说明别克总算找到了"对症下药"的方式。这不是简单的降价甩卖,而是用真正理解消费者的产品设计和合理的定价策略来打动市场。

下次再有人说"合资车不懂中国人"的时候,咱就把至境L7的订单数据和配置单甩过去:17.39万起的增程式轿车,空间大、续航够长、油耗低、细节贴心,还要啥自行车?别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真切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境L7能不能成为"昙花一现",关键还是在于后续的品控和服务。如果别克能把这款车的口碑维护好,售后服务跟上,那至境L7完全有可能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新标杆"。反过来,如果后期出现什么质量问题或者服务跟不上,再好的产品也得砸手里。所以,对于那些已经下定决心的消费者来说,接下来就是要在交付和使用过程中好好体验这款车,看看别克的"真诚"能保持多久。对于还在观望的消费者来说,不妨等等看前期用户的真实反馈,再做决定也不迟。毕竟,买车这事儿,产品力只是一个方面,品质和服务才是能让你开得放心的保障。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7到22万买增程式轿车,你会选"诚意满满"的别克至境L7,还是其他品牌的"老套路"?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