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车35万起,玛莎拉蒂纯电车大降价

曾经动辄百万起步、自带“跑车皇后”光环的玛莎拉蒂,如今竟放下身段走进30-40万购车预算圈。近期多地玛莎拉蒂门店推出纯电SUV特价活动,裸车35.88万起的报价刷屏社交平台,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颠覆认知”,这场“骨折式”降价背后,不仅是单个品牌的市场突围,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理念与竞争格局的深度变革。

裸车35万起,玛莎拉蒂纯电车大降价-有驾

走进多地新开的玛莎拉蒂旗舰门店,显眼位置的促销海报格外吸睛,主打车型Grecale Folgore纯电SUV以35.88万裸车价诚意揽客,相较于89.88万的官方指导价,直降54万的力度堪称行业罕见。“这批特价车是和厂方反复沟通才争取到的开业福利,总共七八十台,现在已经卖了一半,本地客户之外,不少外地车主特意赶来订车。”门店销售顾问介绍,35.88万为基础裸车价,叠加必要选配后落地价约40万元,外观可与燃油版保持一致,细节处融入更多科技化设计元素。该车搭载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官方标注续航533公里,实际综合路况下能达到400多公里,满足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需求,且可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开业首月销量便突破30台,创下近期品牌终端销售佳绩。

这并非玛莎拉蒂首次通过降价撬动市场,今年7月上海浦东门店就曾推出Grecale燃油版车型38.88万起的限时优惠,较65.08万的指导价直降26.2万元,电动版车型此番折扣力度更是再升级。降价策略的频繁落地,本质是品牌应对市场困境的无奈之举。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意大利超豪华品牌,玛莎拉蒂曾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巅峰时期年销量突破1.4万辆,中国一度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但近年来销量持续走低,2024年在华销量仅1228辆,同比下滑超70%,单月最低销量仅30余辆;2025年市场表现依旧疲软,1-9月进口销量1023台,同比下滑3%,9月单月销量83台,同比降幅5%,曾经的“跑车皇后”陷入卖不动的困局。为扭转颓势,品牌先后推出新车型、调整定价策略、更换核心高管,却未能有效改善市场表现,经销商只能靠大幅让利争取客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降价后的玛莎拉蒂,竞争赛道已彻底切换。此前Grecale Folgore纯电版指导价对标保时捷Macan纯电版,聚焦超豪华细分市场,而现价直接杀入30-40万新能源SUV区间,与小米、蔚来、理想、问界等国产造车新势力同台竞技。当前蔚来ES6起售价33.8万,理想L7起步价30.18万,小米YU7 Max选装后落地价也达40万左右,玛莎拉蒂与国产新势力车型价格高度重叠,打破了传统超豪华品牌与自主新势力的市场边界。这种跨界竞争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消费逻辑的深刻转变,过去消费者追捧超豪华品牌,更多看重车标带来的身份认同与品牌溢价,愿意为百年积淀的品牌光环买单;如今大家购车更趋理性,把车辆的科技配置、使用体验、维保成本等实际因素放在优先位置,不再盲目迷信进口豪华标签。有消费者坦言,即便玛莎拉蒂降价,但其维修保养仍维持豪华车标准,配件成本、后期损耗等都是考量重点,没必要为虚名承担额外开支,反而国产新势力车型的智能配置更贴合日常需求。

裸车35万起,玛莎拉蒂纯电车大降价-有驾

玛莎拉蒂的困境并非个例,当下整个超豪华汽车市场都面临增长压力。乘联会数据显示,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迈凯伦、阿斯顿马丁等一众超豪华品牌,近年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25年7月全国豪华车零售量17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仅9.3%,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保时捷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2.13万辆,同比下滑28%,近三年销量连续走低;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前三季度在华交付量也呈下降态势,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优势正逐步瓦解。业内人士分析,超豪华品牌集体遇冷,一方面受政策调整影响,今年7月豪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开票价101.7万元以上车型需缴纳10%豪车税,增加了消费者购车成本,不少人选择持币观望或转向低价区间车型;另一方面更核心的原因是国产自主品牌高端化突破,挤压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空间。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国产车企凭借技术优势快速崛起,以“科技豪华”为突破口,不断冲击高端市场。目前蔚来、理想、鸿蒙智行等自主及新势力品牌,在30-50万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比亚迪仰望、尊界S800、极氪9X等车型更是向更高价位的超豪华市场发起挑战,国产车型覆盖了豪华车大部分细分市场与价格区间。这些自主品牌依托国内成熟的动力电池产业,在核心零部件供应上具备优势,宁德时代连续八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榜首,比亚迪电池技术也稳步提升,为国产新能源车型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在智能配置上持续创新,激光雷达、卫星通信、智能辅助驾驶等功能广泛应用,打造出差异化竞争优势,问界M9上市17个月交付22.6万辆,稳居50万以上销量冠军,便是国产高端车型竞争力的有力证明。反观传统超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步伐滞后,部分车型智能化配置不足,车机系统无法在线升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简陋,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科技体验的需求,产品竞争力逐渐掉队。

面对市场变革,传统超豪华品牌也在积极寻求转型。玛莎拉蒂已推进多款车型电动化布局,格雷嘉SUV、GranTurismo跑车等均推出纯电版本,同时保留内燃机车型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组织层面精简中国团队决策流程,强化跨部门协作,提升本土化响应速度,还计划通过文化融合活动与车主社群运营,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其他超豪华品牌也纷纷加快电动化车型导入,加大本土化研发投入,试图在坚守品牌基因与拥抱市场变化之间寻找平衡。但转型之路并非易事,传统超豪华品牌长期依赖品牌溢价,降价促销虽能短期刺激销量,却会稀释品牌价值,长期来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价格与品牌调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其必须破解的难题。

裸车35万起,玛莎拉蒂纯电车大降价-有驾

从百万豪车到35万亲民价,玛莎拉蒂的降价突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随着国产汽车品牌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新能源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以及消费理念的理性回归,传统汽车市场格局正被重塑,超豪华品牌靠品牌光环立足的时代已然过去,唯有紧跟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贴合本土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未来几年,豪华车市场将进入格局重构的关键期,国产新势力与传统豪华品牌的较量还将持续,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拥有更多选择、能享受到更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中国汽车市场也将在这种良性竞争中,朝着更成熟、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