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车展那叫一个热闹,各种新车扎堆亮相,但说实话,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真不多。直到我在角落看到一台像从未来穿越过来的“方盒子”——iCAR V23改装家族集体登场,尤其是那台赛博版,第一眼就给我整上头了。这哪是来看车的?分明是参加一场科幻片首映礼!以前总觉得硬派SUV就得是油老虎、笨重又难开,但现在新能源一加持,这些小方块不仅长得个性,还开始玩出花来了。iCAR V23这次一口气推出多个改装版本,不光是秀肌肉,更像是在告诉市场:年轻人要的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一台能表达态度的“出行玩具”。
先说这外观,iCAR V23本身就是走的复古+越野风,短前后悬、高离地间隙、外挂备胎,再加上平直的车顶线条,活脱脱一个“电动版G-Class”既视感。但原厂已经够帅了,他们还不满足,直接搞了个赛博版出来打脸那些说国产没设计的人。全车哑光灰涂装配荧光绿拉花,车顶加了LED探照灯和导轨,轮眉宽出半个手掌,配上AT越野胎,走路都快摇头晃脑了。最绝的是那个可拆卸的车顶帐篷,露营党看了怕是要连夜下单。你说这是买菜车?不,这是能带你翻山越岭的“出片利器”,随便一站就是朋友圈点赞收割机。
再看内饰,别以为这种硬派造型就一定粗糙,iCAR V23反而是个“细节控”。中控大屏尺寸不小,UI界面清爽,支持手机互联,语音反应也挺快。座椅用的是拼色皮质,坐感偏硬朗,但长途支撑性不错,毕竟定位是轻越野。有意思的是,它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键,空调旋钮、四驱模式切换都是实体操作,雨天戴手套也能轻松搞定。现在很多新势力为了追求极简,把所有功能塞进屏幕,反而增加了驾驶分心风险,iCAR这点倒是挺务实,科技感和实用性支棱起来了。
说到动力,V23目前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纯电版CLTC续航有500多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够用;增程版更狠,综合续航轻松破千,跑川藏线都不带喘的。电机响应那叫一个快,百公里加速6秒出头,你在城市里超个车,后视镜里估计只剩别人一脸懵。而且因为是电动车,重心低,底盘调校也偏运动,过弯时侧倾控制得挺好,不像某些“方盒子”开起来像踩着高跷走路。悬挂系统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虽然不是硬桥,但配合电子限滑,非铺装路面的脱困能力一点不含糊。
智能化这块,iCAR V23标配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都有。我试驾过一段高速,开启NOA后车辆能自动变道超车,跟车距离也很自然,不像有些车一脚刹车一脚油门把你甩来甩去。不过它的智能座舱不算最顶呱呱,比起华为系或者小鹏那种“动口不动手”的体验,还是差了点火候。但你要知道,这车的目标用户可能更在意“能不能去野”,而不是“能不能聊天”,所以这波取舍我觉得合理。
安全性方面,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占比超过60%,标配6气囊、ESP、陡坡缓降这些该有的都有。电池组做了IP68防水防尘,底部还有护板,跑烂路也不怕磕碰。说实话,在同价位里能做到这个级别,已经超出预期了。
咱们拿它跟几个热门选手比比看。第一个对手肯定是比亚迪仰望U8,哎别笑,我知道价格差得远,但很多人买V23的心态其实是:“我想要U8那种气场,但预算只够买个‘精神小伙版’。” U8那是真正的豪华越野,三电技术顶呱呱,原地掉头、水中漂移都玩得转,但落地近百万,普通人看看就好。而iCAR V23十几万起步,虽然不能水上漂,但颜值在线、续航扎实、改装潜力大,堪称“国民神车”种子选手。
第二个对比对象是宝骏悦也。这车也是电动小方盒,价格更低,三四万就能拿下,适合当个代步买菜车。但它续航短、空间小、没四驱,基本只能在城里转悠。而V23明显是冲着“轻度越野+长途自驾”去的,动力更强、配置更高、空间更实用。如果你不甘心只做个城市摆件,那V23才是真正能带你“野”起来的选择。
第三个对手是奔驰EQG概念车,没错,就是那个挂着三叉星徽的电动大G。它确实帅,品牌也够硬,但目前还没量产,价格肯定劝退一大片。而iCAR V23已经实打实摆在你面前,还能个性化改装,赛博版一出,直接让EQG显得不够接地气。你说这是不是一种“平民逆袭”?
更别说现在iCAR还推出了皮卡版、露营版、攀爬版等多个改装车型,简直就是要把“玩车文化”在中国重新点燃。以前总觉得改装是国外玩家的专利,国内要么受限于法规,要么车企不支持。但现在iCAR直接把改装方案官方化、模块化,用户买回去就能合法上路,省心又个性。这步棋走得妙啊!
回头想想,几年前谁会相信,十几二十万就能买到一台颜值在线、性能能打、还能合法改装的电动越野车?iCAR V23不仅做到了,还顺便打破了“硬派=高油耗”、“个性=不实用”的刻板印象。它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对于那些渴望自由、热爱探索、不想随大流的年轻人来说,这台车真的有点“真香”了。
这样的iCAR V23改装家族,赛博版帅到炸裂,其他版本也都各具特色,你觉得咋样?你会考虑入手一台当自己的“人生第一辆越野车”吗?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传统大牌?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