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智能SUV大战打响!智己LS6和智界R7同台硬刚,到底谁是真王者?
智己LS6和智界R7
最近汽车圈热闹得不行——2025年11月初,两台20万级智能SUV同时刷屏:一边是智己LS6持续热销(10月交付量突破8000台),一边是华为加持的智界R7宣布优化升级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台车价格区间几乎重叠(智己LS6起售22.99万,智界R7起售24.98万),都主打"智能+续航+空间",摆明了要在中型智能SUV市场"硬刚"到底。
论坛里吵翻天:"华为黑科技能不能打过智己的灵蜥数字底盘?""续航谁更实在?""一家三口出游选谁更香?"
问题来了:同样20多万,同样智能SUV,这俩到底怎么选?
今天咱就来扒扒这场"神仙打架"。
智驾系统谁更聪明?华为ADS 3.0硬刚智己IM AD到底谁不虚?
先说最吸引眼球的智驾大战——2025年11月,智界R7官宣搭载华为最新ADS 3.0高阶智驾系统(无图版),号称"全国都能开",而智己LS6则主推"IM AD智驾系统+去激光雷达方案"。
当时很多人觉得:"没激光雷达能行吗?
华为那套不是更成熟?"
结果实测打脸来得太快!
华为ADS 3.0的杀手锏到底在哪?
这套系统最大的底气是"全国都能用"——不限城市、不限道路,高速城区乡道全覆盖。核心技术是GOD网络2.0(通用障碍物检测),简单说就是:就算没见过的异形障碍物(比如路中间出现的纸箱、三角警示牌、甚至散落的货物),系统也能识别并绕开。
实测数据显示,ADS 3.0在复杂路况(比如无保护左转、窄路会车、临时施工)的接管率比上一代降低了40%。
华为的"代客泊车"——车主下车后,车辆自己在停车场找车位、倒车入库,停好后自动锁车,取车时APP召唤就自动开出来,这在地下车库信号差的场景简直是刚需!很多用户反馈说,每次去商场找车位都能省10分钟,这体验真不是吹的。
智己LS6凭啥敢"去激光雷达"?
这思路完全不同——用11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组成"纯视觉+毫米波融合方案",搭配自研的IM AD算法。
官方解释:激光雷达虽然精度高,但成本贵(一颗激光雷达上万元)、后期维护麻烦(坏了换不起),而且雨雪雾天气容易"瞎"。智己的纯视觉方案学的是特斯拉FSD思路,通过"海量数据喂养算法"——截至2025年10月,智己车队累计行驶里程超50亿公里,这些数据全用来训练AI。
实测效果:城区NOA(领航辅助)成功率达95%,高速并线、自动超车的平顺度甚至比人类驾驶员还稳。
有个车主说他从上海开到苏州,全程120公里只接管了2次,其他时间车完全自己开,省心到不行。
那问题来了:两套系统谁更实用?
从技术路线看,华为ADS 3.0是"高举高打"(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全上,精度更高但成本也高),智己LS6是"轻装上阵"(纯视觉方案成本低、迭代快)。用户反馈显示:华为适合"要求绝对安全、预算充足"的人(智界R7顶配带激光雷达要29.98万),智己适合"追求性价比、愿意接受新技术"的人(LS6顶配也才28.99万,省1万块)。
说白了,华为是"老师傅开车稳如狗",智己是"年轻人开车又快又猛"——你是喜欢稳还是喜欢冲,自己选!
而且从市场反应看,智己LS6的月销量能破8000台,说明越来越多人认可纯视觉方案了。
毕竟技术发展方向摆在那,纯视觉是趋势,成本低、迭代快,未来升级空间更大。
续航和补能到底谁更香?智己"准900标准"硬怼华为"巨鲸800V"?
聊完智驾,再来看用户最关心的续航和充电——毕竟智能再牛,趴窝了也白搭!
这两台车在续航和补能上的较量,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各有各的杀手锏。
智己LS6的"准900标准"是什么黑科技?
智己LS6全系标配"准900V超快充电池包"(注意不是完整的900V,而是800V+升压技术),配合智己自建的"超充之城"(全国布局超5000根超充桩,最高功率396kW)。
官方数据: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从30%充到80%只要15分钟。
电池本身——采用"麒麟电池技术"(宁德时代最新一代),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达72%(比传统电池高10%),所以车身尺寸不算大(长4910mm、宽1850mm、高1708mm),但能塞进100kWh大电池,综合续航直飙702km(CLTC工况)。
实测高速续航(120km/h匀速):冬天零下10℃打7折约490km,夏天开空调打8折约560km,日常通勤一周一充完全够。
有个车主分享说,他每天上下班往返80公里,周末偶尔出去玩玩,基本上7天充一次电,完全不慌。
华为巨鲸800V有啥不一样?
智界R7搭载的是华为"巨鲸800V高压平台"+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组合。800V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充电功率高——峰值充电功率可达240kW,充电10分钟增加续航230公里。
但关键在于补能网络:华为接入了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超20万根公共充电桩(包含超充桩),APP能实时显示充电桩状态(空闲/占用/故障),还能"一键导航到最近的空闲快充桩"。
续航方面,智界R7提供三个版本:后驱长续航(CLTC 667km)、四驱性能版(CLTC 570km)、后驱超长续航(CLTC 802km)。
顶配802km版本实测:高速120km/h巡航打7.5折约600km,城市通勤打9折约720km,长途自驾优势明显。
网上有个车主发帖说,他开智界R7从北京到山东,全程600多公里,只在服务区快充了一次,20分钟充到80%继续走,完全不耽误事。
对比下来谁更能跑?
纯续航数字看,智界R7顶配802km完胜智己LS6的702km。
但算细账就有意思了:智己超充功率更高(396kW vs 240kW),充电速度快;智界接入的充电网络更广(20万+根 vs 5000根),找桩方便。
所以结论是:如果你跑长途多(比如经常省际自驾),智界R7续航长+找桩方便更香;如果你主要市区通勤,偶尔周边游,智己LS6充电快+续航够用更实在。
至于"充电焦虑"?
两台车都能把焦虑降到最低,关键看你的用车场景!
而且从实际用车来看,大部分人一年跑长途也就那么几次,平时都是市区通勤,所以智己LS6的快充优势反而更实用——每次充电都能比别人快10分钟,一年累计下来能省好几个小时呢。
空间和驾控体验谁更爽?灵蜥数字底盘能不能吊打华为途灵底盘?
买SUV除了智能和续航,空间舒适度和驾驶感受也是硬指标——毕竟一家三口出游,总不能挤成"沙丁鱼罐头"吧?
这两台车在底盘调校和空间设计上,走的完全是两条路。
智己LS6的"灵蜥数字底盘"玩的什么花活?
这套底盘最大的特点是"软硬可调+主动悬架"——搭载CDC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软硬(比如过减速带自动变软,高速过弯自动变硬)。
"智能防侧倾"功能:急转弯时,外侧悬架自动加强支撑,车身倾斜角度比传统SUV减少30%,乘客不会有"被甩出去"的晕眩感。
空间方面,智己LS6轴距2950mm,第二排腿部空间超1米(身高1米8的成年人能跷二郎腿),后备箱常规容积550L、放倒后排能扩展到1400L(能塞下两辆婴儿车+3个行李箱+烧烤装备)。
实测全家出游:前排两个成年人+后排一个儿童座椅+后备箱塞满行李,空间绰绰有余。
有个车主分享说,他带着老婆孩子去露营,后备箱装了帐篷、桌椅、烧烤架、食材、衣服,居然还有富余,这空间利用率真是绝了。
华为途灵底盘凭啥叫"魔毯"?
智界R7的途灵底盘核心是"CDC+空气悬架"组合——CDC负责实时调整阻尼,空气悬架负责调节车身高度(可升降80mm)。
"预见性悬架"功能:通过前置摄像头扫描前方路面,提前识别坑洼、减速带,悬架预先调整到最佳状态。
实测效果:过烂路时,车内感觉像"坐船"一样平稳,颠簸感几乎被完全过滤。
空间上,智界R7轴距2950mm(和智己LS6一样),但座椅布局更偏"舒适向"——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最大后仰135°),配合腿托和座椅加热/通风,长途乘坐不累。
后备箱常规容积580L、放倒后排可扩展到1530L,比智己LS6多130L。
网上有个车主说,他带着父母跑长途,老人坐后排把座椅放倒睡觉,一路上都没喊累,这舒适度真不是盖的。
驾控感受谁更对味?
这俩车的驾驶风格完全不同:智己LS6调教偏"运动"(0-100km/h加速3.9秒,四驱版),底盘支撑性强、过弯极限高,适合喜欢"开快车"的年轻人;智界R7偏"舒适"(0-100km/h加速5.8秒,四驱版),悬架行程长、滤震彻底,适合带家人长途旅行。
打个比方:智己像"钢炮SUV"(开起来贼爽),智界像"移动客厅"(坐着更舒服)。
选谁?
看你是"驾驶者"还是"乘坐者"——自己开得多选智己,家人坐得多选智界!
而且从用户画像看,智己LS6的车主年龄普遍偏年轻(25-35岁居多),智界R7的车主年龄跨度更大(30-50岁都有),这也说明两台车定位确实不一样。
年轻人追求驾驶乐趣,中年人看重舒适实用,各取所需嘛。
网友最关心的灵魂拷问!这些疑问你肯定也有?
两台车对比到这,评论区已经吵成一锅粥,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这些问题估计也是你想问的。
第一个问题:智己和华为,到底哪个品牌更靠谱?
智己会不会像某些新势力一样凉凉?
这问题问得很现实,毕竟买车不是买菜,得考虑品牌背书和售后保障。
智己汽车背后是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张江高科三方合资(上汽占股54%),相当于"国企背书+互联网技术+地方支持",资金链和供应链都很稳。
华为智选车模式则是"华为提供技术+车企负责制造"(智界R7由奇瑞代工),华为在车圈的影响力有目共睹(问界、智界累计销量超50万台)。
从靠谱程度看,两家都不太可能"凉凉",但智己的售后网络还在铺(全国400+服务网点),华为能借鉴问界的售后体系(全国800+网点),短期看华为售后覆盖更广。
不过智己这两年扩张速度很快,二三线城市也在加快布局,未来售后应该不会是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20多万买纯电SUV,保值率会不会很坑?
三年后卖车能回多少血?
这问题太扎心了,纯电车保值率确实比燃油车低(主要因为电池衰减+技术迭代快),但智能SUV的保值率正在逆袭。
参考2022年上市的同级车型(比如蔚来ES6、理想L7),三年保值率约60%-65%。
智己LS6和智界R7因为有"智驾+超充"加持,预计三年保值率能达65%-70%(假设落地25万,三年后能卖16-17万)。
如果特别在意保值率,建议关注厂家的"官方二手车回购"——智己有"三年6折回购"承诺,华为智选车目前还没明确,但问界有类似方案,智界后续可能跟进。
而且从市场趋势看,智能化程度越高的车,保值率反而越稳,因为技术壁垒高,二手车市场认可度也高。
第三个问题:家里有充电桩的话,选哪台更省钱?
没充电桩呢?
这问题得分两种情况算。
有充电桩:两台车电耗差不多(智己LS6约15kWh/100km,智界R7约16kWh/100km),按家用电0.5元/度算,每公里成本7-8分钱,一年跑2万公里电费1400-1600元,比燃油车(每公里0.6元,一年1.2万)省1万多。
没充电桩:就得依赖公共快充(电费1.5-2元/度),每公里成本0.22-0.32元,一年跑2万公里电费4400-6400元,虽然比燃油车便宜,但优势缩水。
所以建议:能装充电桩就装,装不了就选智界R7(接入充电网络更广,找桩方便)。
而且现在很多小区都在加装充电桩,物业审批也比以前容易多了,实在不行就申请公共车位装桩,总比天天找充电站强。
第四个问题:这俩车智能座舱体验怎么样?
车机会不会卡顿?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车机卡不卡影响用车体验。
智己LS6用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目前车规级最强芯片),26.3英寸一体式大屏+语音助手"小Z"(能连续对话、支持方言识别),车机流畅度堪比旗舰手机。
智界R7用的华为麒麟990A车机芯片+鸿蒙座舱4.0,27英寸4K中控屏+AR-HUD抬头显示,最大亮点是"鸿蒙生态无缝衔接"(手机、手表、平板和车机互联,导航、音乐、通话无缝切换)。
实测体验:智己车机"跟手性"更好(触控响应快),华为生态整合更强(苹果用户可能不太爽)。
如果你是华为全家桶用户,智界R7体验更丝滑;如果你用苹果或其他品牌,智己LS6通用性更强。
网上有个车主吐槽说,他用苹果手机,智界R7很多功能用不了,后来换了华为手机才发现车机有多香,这生态绑定确实有利有弊。
20万级智能SUV天花板之争,选智己还是选华为?答案在这!
从2025年11月这场"智能SUV巅峰对决"就能看出:智己LS6和智界R7根本不是"谁吊打谁",而是"各有千秋"——智己玩的是"极致性价比+年轻化"(22.99万起、加速快、充电猛),华为打的是"生态整合+全场景"(24.98万起、续航长、智驾稳)。
说白了,这俩车就像"华山论剑"的东邪西毒,一个剑走偏锋(智己),一个稳扎稳打(华为),关键看你是哪种性格!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20-25万买智能SUV,你会选"激进派"智己LS6的准900超充+灵蜥底盘,还是"稳健派"智界R7的华为全家桶+802km续航?
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