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个主战场在海外的汽车品牌,突然遭遇欧盟48.1%的高额关税,价格优势一夜蒸发。怎么办?上汽名爵(MG)的答案是:转身回家,带着全球顶级设计大师和硬核技术,向中国市场发起一场华丽冲锋。“名爵新车不好看来找我!”——这句在上海车展掷地有声的宣言,背后是布加迪威龙之父约瑟夫·卡班的设计背书,以及一场围绕年轻化、智能化与全球视野的品牌重塑 。
一、 设计王牌:卡班操刀,Cyber X开启“方盒子”新美学
当欧盟关税壁垒让名爵海外利润承压,深耕国内市场成为必然选择。但挑战显而易见:现有产品线中,新能源车型占比低且设计偏欧化,与中国消费者需求存在错位 。破局的关键,落在了传奇设计师约瑟夫·卡班身上。这位“威龙之父”的加盟,不仅是名爵的技术名片,更是设计语言的革命性升级。他主导的首款量产车Cyber X,以“方盒子”造型为基底,却跳脱传统硬派的棱角框架,通过圆润曲面与流线过渡,打造出兼具力量感与未来感的独特形态。短前悬、高离地间隙、隐藏式A柱、贯穿式灯带等细节,让这款“全球年轻人的第一辆方盒子”在车展瞬间吸睛 。更值得期待的是,卡班并非孤军奋战。上汽首席设计师邵景峰的协同,确保Cyber X在保持国际视野的同时,融入对中国用户审美的深度理解——这种“全球基因+本土优化”的双轨设计,成为名爵撬动国内市场的核心杠杆 。
二、 智能生态:牵手OPPO,重构“人车家”全场景体验
设计是门面,智能化才是决胜未来的内核。名爵敏锐抓住生态融合趋势,与科技巨头OPPO达成深度合作,首款落地车型新一代MG4成为技术试验田。这次合作并非简单车机互联,而是构建“全场景、全生态、全优化”的三维智能体系:
- 全生态打通:通过手机与车机深度融合,将应用服务从车载屏幕延伸至移动终端,实现导航、娱乐、控制的无缝流转;
- 全场景覆盖:突破“车手互联”局限,接入智能手表、耳机等穿戴设备,覆盖出行、家居、办公等多维场景;
- 全链路优化:联合OPPO设立自研实验室,针对系统响应、能耗管理、交互逻辑持续迭代,确保体验越用越顺 。
新一代MG4本身也是技术载体: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释放了舱内空间,54度大电池+新一代热管理系统提升续航稳定性,为智能座舱的强大功能提供硬件基石 。这套组合拳,让名爵在智能化赛道拥有了差异化竞争力。
三、 技术平权:E3架构+半固态电池,性能与安全的双重进化
面对国内市场的“内卷”,名爵的应对策略是“技术硬刚”。最新发布的E3电动架构,堪称品牌的技术脊梁。其核心突破在于:
- 46.3%宽域热效率:官方宣称达到行业最高水平,直接转化为更优能耗表现与续航里程;
- 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降低热失控风险,解决用户对电池安全的隐忧;
- 智驾双引擎:搭载地平线芯片+魔门塔(Momenta)算法,实现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并在后续车型中持续升级 。
这些技术并未局限于高端车型。名爵同步启动“一口价”攻势:B级轿跑MG7下探至10.99万,纯电SUV MG ES5杀入10万内(9.99万),新一代MG5更是低至6.59万起 。价格透明化的背后,是名爵对“卷价格不卷品质”的坚持——正如高管周钘强调:“良性竞争必须以安全可靠为前提” 。
四、 全球基因+本土焕新: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纵深
名爵的独特优势在于“生而全球”。2024年海外销量超70万辆,即将成为首个海外累计破300万的中国品牌 。这种全球化底蕴为其本土转型提供双重支撑:
- 设计反哺:卡班的国际声望与多元文化经验,助力名爵跳出区域审美局限,打造具有普适吸引力的产品;
- 体系赋能:依托上汽集团全域技术(智驾、座舱、三电)和供应链优势,快速响应国内市场需求 。
产品层面,名爵正加速补齐矩阵短板:未来两年8款新车的规划已启动,形成“3+3+1”(轿车/SUV/个性车)的全域布局。Cyberster跑车系列的持续迭代(如2026款、Black艺术版),更强化了品牌运动基因的传承 。渠道与服务同步升级:2025年计划新增150家门店,总量达400家,缩小与新势力的体验差距 。
---
名爵的转型,像一场精心筹备的“技术秀场”。从卡班设计的Cyber X打破审美定式,到OPPO融合生态拓展智能边界,再到E3架构与半固态电池夯实性能根基——每一步都瞄准国内用户的真实痛点。而全球化积淀与本土化创新的双轨并行,更让名爵在“回归战”中拥有独特底气。正如其喊出的口号:“追梦赤子心”,这个百年品牌正以全新技术语言,向中国年轻人发出邀请函 。当设计大师的笔触遇见硬核科技的灵魂,名爵的新故事,才刚刚翻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