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

俄罗斯突然对中国重卡下“禁售令”,这事闹得不小,连俄本地物流圈都炸锅了。

2025年6月底,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一纸禁令,点名禁止东风、福田、解放、重汽汕德卡旗下多款车型进口和销售,这些中国品牌刚拿下27.6%的俄重卡市场。

“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理由?俄方说“车辆不合规”,刹车系统效率、噪音分贝啥的都不达标,可这些车在俄市场卖了不止一年半载,咋现在突然出事?

中国重卡入俄,是因为2022年后西方制裁一刀切,本地厂子缺零件、产能掉队,卡玛斯、嘎斯都顶不住,市场缺口只能靠中国车来填。

2023年起,俄自家重卡慢慢回神,军工和产业链被“补血”,本地生产总算能喘气,进口大潮势头开始收紧,是不是巧了?

中国车便宜实用,被俄物流公司疯抢,700-800万卢布一辆,直接冲击本地厂商,卡玛斯、嘎斯都压力山大,这波禁令像不像“暗戳戳”帮自家人?

俄方说要“提升安全标准”,可流程上没给出扎实证据,质检报告、听证公示啥都没见着,只是直接宣布禁售,真是单纯合规问题吗?

“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再翻时间线,2024年底,俄罗斯刚把进口车辆回收税提高70%-85%,这步棋明显在给进口车“加难度”,本地车厂喘口气,外来品牌“多掏钱”。

俄媒解释说,战后法规升级,技术标准水涨船高,可中国这些车型之前能上路,现在一夜间全“不合规”,这波操作是不是“卡脖子”味儿很浓?

就算真出安全问题,正常流程应该是先查证、通报、整改,直接一刀切禁售,难道不是在放大“行政壁垒”?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在俄卖得风生水起,7700辆出货量,市场份额翻倍,俄本地品牌连夜开会,担心被“卷没”,政策调整就跟着来了。

有业内分析,这波禁令背后,是俄想借政策“抢回市场”,既砍中国品牌的势头,也给自家厂子争口气,这招操作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两年前还靠中国车救急,现在经济缓过来,立马“拆梯子”,这事儿哪像单纯技术升级,怎么看都是“产业自保”动作。

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到2022年俄乌冲突,每次被制裁,俄罗斯都得靠进口补缺口,等自家产业恢复后,贸易政策“变脸”速度向来快。

俄本地重卡龙头卡玛斯,2024年产能恢复超预期,政府补贴、技术升级齐飞,连零部件都搞本地化,“进口依赖”标签早就想撕掉。

但中国车企也不是吃素的,这几家头部品牌全球化经验丰富,俄这波禁令,短期难免受挫,但放眼全球,订单并不只靠一国。

回头看俄政策,2022到2025年,进口车先是“救火队”,再成“眼中钉”,这背后的政府态度反转,是经济自保还是地缘博弈?

“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不只要卷价格质量,还得看清政策风向,像俄这样说变就变的市场,靠一家独大能走多远?

已经开始,俄本地车厂松口气,但物流公司和终端用户要适应新价格和产品,市场短期波动谁来兜底?

中国卡车品牌会不会调低出口比例,转向中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的信号是不是已经释放?

俄乌冲突之后,全球供应链动荡,市场博弈加剧,这波中国车被禁,算不算是“新常态”下的另一个缩影?

“俄罗斯态度大变,直接向华下禁售令”,原因是正当还是另有隐情?-有驾

政策一夜变天,谁是下一个被“卡脖子”的外来品牌,市场开放和本地保护,到底怎么找平衡?

俄对中国重卡“突然下手”,是合规还是护短,或许只是一场更大博弈的开场哨,接下来还会有多少“临时规则”?

全球产业链博弈越来越像一盘快棋,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

中俄“兄弟情”变脸?突查中国重卡,俄罗斯禁售令背后藏着怎样的博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