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硝烟散尽 二线品牌无路可走
凯迪拉克打骨折都没人看。沃尔沃降价到骨折再骨折。还是卖不动。这不是段子。是2025年中国车市最冰冷的现实。
01 数字不说谎
看看这些数字。触目惊心。
凯迪拉克上半年销量只有2021年同期的39%。林肯前7个月同比下滑42%。捷豹路虎月销徘徊在千辆上下。英菲尼迪有些月份销量甚至只有百余辆。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在销量榜单里几乎“隐形”了。
02 两头夹击 无路可逃
二线品牌的集体溃败。原因很简单——两头受挤。
一头是BBA的疯狂降价。不到20万的奥迪A4L你敢信?宝马5系降到30万出头。奔驰C级终端价22.8万就能拿下。消费者算账很现实:既然价格差不多。何不直接上BBA?
另一头是国产新势力的全面崛起。问界M7搭载华为ADS 3.0智能驾驶。小米SU7 Max续航700km+加速3.8秒。理想L6带15L容量冰箱。这些车用更强的产品力和更低的使用成本。彻底重写了“豪华”的定义。
03 二线合资 更惨
二线合资品牌的处境。更艰难。
现代靠着老车型伊兰特苦苦支撑。马自达有部分AT变速箱爱好者支持着。但起亚狮跑、标志408、雪佛兰科鲁兹都已经消失在时代的潮流中。
5月份销量数据惨不忍睹:现代7134辆。起亚6752辆。标致2480辆。雪铁龙1056辆。雪佛兰704辆。这些数字。还不够某些热门车型一天的销量。
04 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原因深刻而复杂。
产品迭代慢。智能化落后。当国产车用上8155芯片甚至更新一代的智能座舱时。很多二线品牌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电动化转型迟缓。面对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大潮。反应太慢。沃尔沃的纯电车型销量一般。凯迪拉克IQ锐歌半年只卖了547辆。
放不下身段。态度高傲。外观守旧。配置古董。甚至搞区别对待。还以为中国消费者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05 活着才配谈豪华
残酷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一些品牌可能会退出中国市场。如DS、英菲尼迪等。一些品牌可能聚焦细分市场求生。如沃尔沃强化安全标签、林肯深耕美式豪华体验。
但无论如何。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正如网友说的:“活着才配谈豪华。”
06 给消费者的忠告
现在买车。需要更精明。
警惕冷门品牌。尽量选择热门品牌和车型。确保当地有4S店。以免品牌突然退市导致售后麻烦。
关注三个核心数据:保值率(如林肯MKZ三年保值率42%。理想L6预估58%);配置迭代(当前主流智能座舱芯片为8155);市场保有量。
市场已从“品牌选车”转向“产品选车”。二线豪华的落寞。正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
07 未来的道路
未来3-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智能电动主导、品牌价值重构”的新阶段。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三大核心:技术迭代速度、用户需求响应能力、生态整合效率。
二线品牌要么咬牙砸钱做纯电。要么放下身段做性价比。继续端着。明年连“其他”栏都挤不进去。
这场变革。没有旁观者。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