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听说这次成都国际车展简直变成了新能源车的超级派对,我特意跑去转了一圈,好家伙,展厅里十辆车有八辆都是绿牌选手,传统燃油车反倒成了陪衬——这阵势,真是几年不见刮目相看啊。
我一进门就被比亚迪的展台吸引住了,海洋网和王朝系列排得整整齐齐,海狮07 EV那流线造型配上灯组设计,真心抢眼。 旁边好几个家庭围着看,有位大哥一边摸中控屏一边说“这车机反应比我手机还快”,把我逗乐了。 其实不光比亚迪,像吉利、长安深蓝这些传统品牌,也统统把新能源车摆在最前面,看来是真铁了心要转型了。
往展馆深处走,造车新势力的区域更是人挤人。 理想汽车那边,L9和刚亮相的MEGA被围得水泄不通,好多带着孩子的家庭一边体验后排大空间一边讨论“这车能装下两个安全座椅再加一条狗吧”。 蔚来这次不光展示乐道L60,还把换电站模型搬来了,现场演示三分钟换电,有位阿姨惊讶地说“这不比手机充电快多了? ”说实话,这种直观体验对消费者做决定太有帮助了。
小鹏的MONA系列围满了年轻人,荧光色车漆配上无框车门,科技感到位。 我坐进X9 MPV里试了试零重力座椅,腰托调节范围真够大的,以后接送客户路上眯一觉肯定舒服。 问界展台更是直接把华为智能座舱拆开来展示,中控大屏上手划两下,流畅得跟平板电脑似的,语音助手还能识别方言指令,有个成都大叔用川普说“打开座椅按摩”,居然秒响应,全场都笑了。
国际品牌这次也不甘示弱。 宝马i系列和奔驰EQ系列全都摆在展台C位,奥迪Q4 e-tron那套AR-HUD抬头显示效果惊艳,导航箭头看着就像直接铺在路上。 丰田展台的小伙子跟我吐槽说“现在客户进门先问纯电续航,再问充电速度,最后才顺便打听下油耗”,你说这市场变化快不快?
看车的时候偶遇个开蔚来ES8的老车主,他拉着我说换电如何省心,假期带家人跑川西完全没焦虑,沿途换电站比加油站还好找。 这种真实用户分享可比参数表有说服力多了。 后来我又去极氪和岚图转了转,发现现在国产车的做工真的上来了,缝线均匀材质细腻,座椅通风加热居然成了标配,搁几年前哪敢想啊。
说到技术亮点,各家都在狂堆硬件。 800V高压平台差不多成了高端车型的入场券,充电十分钟能跑四百公里不再是PPT概念。 智能驾驶方面,城区NOA功能已经开始卷无图方案,连十几万的车型都配了激光雷达。 我跟零跑的工程师聊了会儿,他说现在消费者懂行的很,电池类型电机功率问得门儿清,逼得厂家不敢挤牙膏。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应用场景的拓展。 比如理想L9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分明就是冲着家庭露营需求去的;问界M9的投影大灯能在地上照出警示斑马线,带娃过马路更安心;极氪001的越野模式配合空悬,开上马路牙子停车的画面太美不敢看。 这些功能看似花哨,但确实切中了日常用车的痛点和痒点。
转了一整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能源车真的从“政策驱动”变成“产品驱动”了。 以前大家买电动车可能为了绿牌补贴,现在完全是冲着体验更好、功能更新、用车更省去的。 国产车在这波浪潮里确实抢到了先机,设计更大胆、迭代更迅速、本地化体验也更贴心。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去车展现场逛逛? 如果预算30万左右,你会优先考虑国产新势力还是国际品牌的电动车型? 最让你心动的是哪款车的黑科技? 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