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号称“国民神车”的哈弗H6吗? 它曾经创下过单月销量破8万的传奇,可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这款车在燃油SUV销量榜上竟然只排到第26名! 夺冠的竟是吉利的博越L,销量突破2万辆。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不禁想问:燃油SUV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九月份的燃油SUV销量榜就像一场大洗牌。
总共168款车型上榜,有18款车月销过万,但差距拉得极大。 吉利博越L以24,169辆的成绩稳坐头把交椅,比第二名的丰田RAV4荣放多了近5000辆。 紧跟着的是大众途观L,卖了18,466辆,星越L则以17,758辆排在第四。
国产车这次真是扬眉吐气。
前十名里自主品牌占了五个席位,除了博越L和星越L,哈弗大狗冲到了第九名,卖了14,457辆;瑞虎8排在第六,销量15,695辆;缤越也以11,761辆挤进前十五。 这些数字放在五年前,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敢想。
合资品牌虽然还在硬撑,但明显吃力。
丰田RAV4荣放和卡罗拉锐放分别第二和第五,可本田CR-V只拿到第九名,月销13,277辆。 皓影更惨,排在第19位,销量还没破万。 老牌强者如日产逍客,销量不足8000辆,汉兰达、奇骏这些曾经的热门车,现在都掉到了榜单中下游。
细分市场的数据更有意思。
豪华车里头,奥迪Q5L、奔驰GLC还能保持月销过万,但宝马X3却连8000辆都没到。 中大型SUV像途昂、普拉多,销量都在2000辆左右徘徊,竞争激烈得吓人。
榜单后半段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从第41名的坦克300开始,到第100名的本田XR-V,销量能从3000多辆暴跌到300多辆。 比如传祺GS8还有3000多辆的业绩,但本田HRV、冠道这些车连前80名都没进。 缤智、冒险家销量只有330辆上下,差得离谱。
垫底的车型更惨淡。
第101名到第168名,大部分月销不足300辆。 现代ix35和马自达CX30排在107、108名,销量跌破250辆;标致5008、胜达这些车只剩100辆出头。 智跑、探界者垫底,几乎没人买了。
价格战打得飞起。
国产车比如星越L,终端价压到12.97万起,比同级别合资车便宜两三万,配置却更丰富。 合资车也没闲着,大众朗逸都跌破10万了,但消费者好像更看重国产车的智能配置,比如L2级自动驾驶、语音控制这些。
技术层面,国产车进步明显。
长安的蓝鲸1.5T发动机用了500Bar高压直喷,燃油效率提了15%;奇瑞瑞虎8的1.6T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1%,比日系车还高。 这些硬核升级,让国产车不再是“便宜没好货”的代名词。
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
头部车型如博越L、RAV4荣放,月销轻松过1.5万,但中部车型如探歌、途昂,销量就卡在3000辆档位。 尾部车型更是艰难,很多月销不足百辆,4S店库存压得厉害。
消费者偏好也变了。
以前买SUV图个空间大、牌子硬,现在更多人看中智能化、油耗数据。 国产车在这块抓得准,比如博越L的车机系统能连续语音对话,年轻人特别买账。 合资车虽然底盘、变速箱还有优势,但智能配置跟不上,销量就吃亏。
区域销售数据也挺有意思。
一线城市,合资车还能靠品牌溢价撑一撑;但二三线城市,国产车卖得飞起,尤其是吉利、长城这些渠道下沉深的品牌。 有的县城4S店,国产车月销量能占七成以上。
供应链因素也在影响格局。
国产车用本土供应商多,成本控制好;合资车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更大,交货周期长,客户等不及就转投国产了。 这种微观层面的变化,慢慢累积成了销量差距。
9月榜单还透出一个信号:燃油SUV市场不再是大锅饭时代。 每家车企都得找准自己的细分赛道,比如哈弗大狗靠“轻越野”概念杀出重围,传统家用SUV如CR-V,如果不快速迭代,份额还会被蚕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