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原地怠速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损伤发动机?

有些司机朋友停车不熄火,一待就是十几分钟,甚至一个小时都舍不得关发动机。特别是夏天开空调等人,冬天取暖候车,或者在加油站、收费站排长队,不知不觉就会形成长时间原地怠速的习惯。

那问题就来了:这样到底对发动机有没有伤害?是不是老这样做,车就容易“出毛病”?有些老司机说怠速没事,有的又说伤车,其实真相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长时间怠速,对车到底有没有危害?会不会损伤发动机?看完你就明白该怎么做最合理了。

长时间原地怠速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损伤发动机?-有驾

咱们先搞清楚一件事:怠速不是坏事,但长时间怠速一定不是好事

正常怠速,比如等红绿灯、临时靠边,持续几分钟,其实对发动机是没啥问题的。但如果一停就是半小时以上,甚至一小时,那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就跟“憋着劲在喘气”一样,根本不舒服。

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转速低、负荷轻,燃烧温度上不去,长期这样运行,会导致机油循环效率低,燃烧室温度不够,进而出现一系列“小毛病”

我们逐条来看,为什么长时间怠速对发动机不好。

第一,燃烧不充分,积碳猛涨。
发动机最怕的不是跑得快,是跑不起来。怠速时进气少、喷油少、燃烧温度低,汽油燃烧得不完全,容易形成黑色的积碳,附着在节气门、喷油嘴、气门、活塞头上。
时间长了,怠速不稳、加速无力、油耗升高这些问题都会出现,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爆震。

第二,润滑效果差,磨损加快。
怠速时,发动机运转慢,机油压力低,润滑效果比正常行驶差。就像你做家务时,手上抹的护手霜只抹了一点点,时间一长就干裂了。
同理,怠速状态下,气门机构、曲轴连杆这些高精度部件的润滑不到位,磨损比你以为的要严重得多。特别是旧车、烧机油的车,后果更明显。

第三,冷却效率下降,发动机容易过热。
别以为发动机温度只有高速行驶时才会高,原地怠速时,冷却系统全靠风扇带动循环,一旦空调开着、外界温度又高,水温可能比你跑起来还高
尤其是老款自然吸气发动机,热管理差,空转半小时比你跑20公里温度还烫,水温表快接近红区你都不知道

第四,三元催化器容易堵塞。
三元催化器要在高温下工作,怠速温度低,排气气流弱,里面的积碳、硫化物排不出去,容易堵住催化器通道,导致排气不畅、发动机故障灯亮起,甚至导致年检无法通过。

长时间原地怠速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损伤发动机?-有驾

很多车主其实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习惯“低效率用车”。

比如这些场景你是不是也遇到过:

• 夏天送人,开空调坐车里等朋友,美其名曰“凉快”等人;

• 冬天接娃,车停门口开暖风,人坐里面玩手机;

• 排队加油、等过路费,车不熄火,发动机一直转;

• 停路边打电话、玩手机、听广播,忘记关发动机……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行为,一旦频繁发生,发动机“气短、胃寒、血压低”的毛病就悄悄上来了。真不是危言耸听,一些老司机常年一箱油开不到500公里,就是被这些坏习惯“拖垮”了油耗。

要想发动机健康少出毛病,就得改变点小习惯。

第一,怠速超过5分钟,就建议熄火。
不是说一分钟都不能怠速,但你要判断当前环境值不值得让发动机一直空转。如果你等人时间不短,熄火、下车、开窗等候比空转更合理

第二,开空调不要一动不动等太久。
夏天等人等事时,尽量让车行驶起来,哪怕绕个圈也比原地待着强。发动机转起来,冷却系统和进排气系统都能工作在正常状态,不容易积碳也不容易过热

第三,如果长时间怠速过,最好跑一段高速“拉拉转”。
所谓“拉转速”不是飙车,而是跑几公里匀速的高速路,让发动机处于高燃烧效率状态,清理之前残留的积碳,让三元催化恢复活性。每个月来这么一次,对车百利无一害。

第四,定期检查节气门和喷油嘴,有必要就清洗。
如果你经常原地怠速,再加上多数时间低速短途开车,那就建议你2-3万公里做一次进气系统清洗,不要等到车子出毛病再去补救。

长时间原地怠速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损伤发动机?-有驾

原地怠速不是毒药,但“长时间怠速”确实是发动机的慢性病源。燃烧不充分积碳多,机油压力低润滑差,发动机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运动,早晚要出事。

与其车子越来越“娇气”,不如早点改掉这个坏习惯。等人时熄火,下车别坐;排队时熄火,车也能凉快;偶尔怠速可以,长时间就别忍了。

你平时有没有怠速超过十分钟的情况?车子有没有出现加速迟缓、油耗升高的症状?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一块分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