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S6卖85万,宝马奔驰车主看完配置单后,为什么有人连夜退订了340i
雨天山路那次差点追尾,我下意识打方向避让,车身稳得连我自己都愣了一下。后来想明白了,大概就是quattro四驱在那零点几秒里重新分配了扭矩。旁边那台宝马5系就没这么幸运,轮胎打滑声听着都心慌。开了十几年车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配置表上的数字能说清楚的。
先说动力这块。331千瓦的数据摆在那,4.7秒破百听着也不算特别炸裂,毕竟现在电车随便都能跑进4秒。但V6双涡轮配上48V轻混的组合,妙就妙在你几乎感觉不到涡轮迟滞。油门响应的那种线性感,就像老式自吸发动机的脾气,踩多少有多少,不会突然给你一脚暴力往前窜。高速上想超车时,轻点油门,变速箱降个档,动力就绵绵不断地涌上来,这种从容感是很多小排量增压机做不出来的。
更关键的是那套quattro四驱。现在市面上挂四驱标的车不少,但真正用机械中央差速器的已经不多了。电子限滑固然省成本,可遇到冰雪路面或者湿滑弯道,你就知道机械结构那种可靠性意味着什么。系统能在前后轴间以40:60至70:30的比例动态分配扭矩,遇到极端情况时,毫秒间就能把85%的扭矩传到前轴。这种感觉用过就回不去。
悬架调校也是个讲究活。空气悬架现在不算稀罕,但能把舒适和运动平衡得这么好的不多见。舒适模式下过减速带,车身起伏被吸收得很干净,坐后排的人基本感觉不到;切到运动模式跑山路,侧倾控制又紧绷得像绷紧的琴弦,连续过弯时车身姿态特别整,给你足够信心去推极限。这种可调范围,不是简单的软硬切换,而是整个底盘逻辑都在变。
说到安全配置,激光雷达这东西在这个价位段还真不多见。城里开车最怕的就是电动车和行人突然窜出来,这套系统的预判能力确实比普通摄像头强不少。有次在路口准备右转,系统突然震动方向盘,抬头一看侧方真有台车闯红灯过来,要不是提前刹车,后果不敢想。探测距离能到250米,时速85公里以内都能实现完全制动。当然,再好的系统也不能完全依赖,注意力还是得集中。
内饰的三块屏幕刚开始觉得有点复杂,用顺了就发现设计得挺合理。仪表盘该显示的信息都有,中控屏操作逻辑也清晰,不用低头就能调节空调温度。唯一让人不太满意的是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不知道后续更新能不能解决。不过那套16扬声器的音响确实值得单独夸一句,开长途听音乐,声场包围感很强,高速风噪也压得住,这点比某些标榜豪华的品牌做得还到位。
座椅用的那个超细纤维材料,摸着手感挺特别,比真皮透气,比织物高级。关键是包裹性好,激烈驾驶时身体不会在座椅上晃来晃去。腰部支撑能调四个方向,这对经常开长途的人来说是真舒服,连着开几个小时腰也不会酸。18向电动调节加上通风按摩,该有的都有了。
至于外观那套黑化套件,喜欢的人会觉得很战斗,不喜欢的可能觉得有点张扬。我个人倒觉得低调点也挺好,毕竟性能这东西,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解释也没用。倒是那个四出排气,声浪处理得还算克制,不会像某些改装车那样扰民,但深踩油门时的嘶吼感又确实在,这个度拿捏得还行。配合21英寸的轮毂,整车气场确实足。
说到价格,85万多这个区间选择其实不少。有人可能会看玛莎拉蒂的牌子,有人可能更喜欢奔驰的纯电,但如果你想要一台能陪你走烂路、跑赛道,还能舒舒服服接送家人的车,S6这种“全能型选手”或许更适合。动力比玛莎拉蒂Ghibli快,四驱比它可靠,科技配置也更齐全。跟纯电的EQE比,虽然续航数据上差点意思,但V6发动机的声浪和机械质感,这是电车给不了的。
最后多说一句,这年头造车的思路越来越偏向极端——要么纯粹追求性能,要么完全主打舒适,像S6这种还愿意用机械四驱、还保留着V6发动机的车,可能真的越来越少了。趁着现在还能买到,想体验这种“老派运动”的人,或许该抓紧了。至于值不值,开过就知道,文字描述终究隔着一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