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球踢完,我这手机是真烫手。刚才通仔点球倒地那一刻,我真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缓过来。
你说这苏超,今年可真是火了一塌糊涂,结果呢?泰州那队,真就给它拿下了。
朋友圈里都炸了,说什么黑马逆袭,一黑到底。
我气啊,气什么呢?气那些所谓的“黑马论”。
什么叫黑马?不就是打着业余旗号,干着职业的事儿吗?
我扒拉了一下,那泰州队,主力里头有位叫范厚泰的,据说九岁开始踢球,还拿过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的“希望之星”。
十岁就代表合肥去日本比赛了,后来直接被长春亚泰的教练相中,进了梯队。
你说这履历,这专业背景,跟我们这儿的“业余”真是一个概念吗?
这事儿一查,我越想越不对劲。
官方资料可是写得清清楚楚,2016年底范厚泰就被长春亚泰的孙茂峰教练看上了,直接试训,然后进了长春亚泰梯队。
2018年,他跟着长春亚泰U14队,拿了MCC地中海中国冠军赛的季军和U14组青超联赛的亚军。
这孩子,从头到尾跟泰州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就代表泰州来踢苏超了呢?
我不是针对谁,但这种例子在泰州队里,据说不止一个,至少五个主力球员都是这种情况。
这哪里是什么黑马?这分明就是一支雇佣兵战队,打着“业余”的幌子,来我们这“降维打击”。
你说南通门将蔡天龙,那也是尽力了,好几个点球都预判对方向了。
泰州队那几个点球,个个都是球门左下角,又快又刁钻,不是专业训练出来的,能有这准头?
那真是,一切都是命,一切都是运,但这运气,多少是靠“实力”堆出来的。
所谓的“实力”,在这种语境下,就显得有点讽刺了。
你说最后泰州队赢了,是运气?我看,是“底子”太厚了。
这事儿一出来,我就在想,我们真心希望看到的,是业余足球爱好者能有更多展示的平台。
可现在呢?这些平台,是不是反而成了某些职业选手“回炉重造”或者“练兵”的场所?
这让真正业余的,那些怀揣梦想的球员,怎么去拼?怎么去赢?
这哪里是良性发展?这分明是劣币驱逐良币啊。
我手机还在手上,朋友圈里还在刷。
有人还在嚷嚷着什么“骄兵必败”,什么“实力还是有的”,我真是服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搞下去,那些真正热爱足球的普通人,还有多少动力继续下去?
那些真正想把中国足球搞好的,是不是都得先从这种“不纯粹”的业余比赛里挣扎出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很多事,人到了某个年纪,就特别容易感慨。
儿时的玩伴,初高中的同学,甚至十几二十年的老友,走着走着,生活没有了交集,圈子不一样了,身份也不一样了。
本来聊得热火朝天,后来电话里都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就渐渐不联系了。
这就像这次苏超,看似热闹非凡,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明白,人生就是这样,各自有各自的轨迹,各自有各自的战场。
但这种“战场”,如果一开始就不公平,那这仗,还怎么打?
我总觉得,有些东西,一旦被掺和进去,就变了味儿。
就像很多人说的,久别重逢,劫后余生,大病初愈,这些词都带着点温情。
可唯独没有“和好如初”,这就像这场比赛,赢了就是赢了,可那股子劲儿,就是差了点意思。
我只是想说,这场球,这结果,这背后,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究竟我们想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足球?怎样的业余联赛?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