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

暴雨如注,城市化作一片水乡泽国。

车流缓慢地蠕动,像一条条疲惫的巨蟒。

我心里没底:这风雨交加的夜晚,智能驾驶系统还能靠得住吗?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我刚拿到一辆搭载“天神之眼B”的腾势N7,正是检验它的时候。

这套比亚迪力推的智驾系统,号称城区路况应对自如,我的这台车还加装了双激光雷达,配置看着就高端。

为了彻底测试它的实力,我设计了三段测试路线:市区拥堵路段,高架快速路,以及蜿蜒崎岖的乡村道路。

一场“智驾雨战”,即将打响。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市区道路的测试,第一感觉是:稳。

换道、转弯、红灯起步,一切行云流水,精准到位,找不到任何明显的缺陷。

然而,这“稳”也意味着它缺乏灵活性,总是紧紧跟随前车,缺乏主动超车的意愿。

红灯变绿灯后,它反应略显迟缓,大约需要一秒钟的思考时间才缓慢启动,后车喇叭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有些尴尬。

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车夫,驾驭着马车稳步前行,却少了些年轻人的锐气。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然而,在变道超车时,它却展现出令人意外的果断。

只要侧后方有车辆,它便会迅速提速,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车动作,这种干脆利落的驾驶风格,令人拍案叫绝。

这不禁让我想起《史记》中那些运筹帷幄的将领,他们往往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天神之眼B”并非完美无缺。

在识别某些特殊物体时,它暴露出不足。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一次,我在高架桥下路口左转,正前方赫然矗立着一根粗大的桥墩。

“天神之眼B”对此视而不见,直接规划路线驶向桥墩!

我不得不紧急接管,冷汗瞬间浸透衣衫,如同曹操赤壁之战遭遇火攻,险象环生!

这很可能是因为它的数据库中缺乏对这类不规则物体的识别模型。

高架桥墩并非什么稀罕物,比亚迪应该着力丰富数据库,提升识别精度。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乡村道路测试,整体表现依然稳健。

连续弯道、狭窄路面,它都能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但它在处理一些看似简单的场景时,却再次展现出它的“保守”。

比如,在村口,路边停着一辆车,中间是实线,正常情况下,任何驾驶员都会选择绕行。

但它却固执地停在那里,等待前车启动。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我等了许久,它依然纹丝不动,最终我只能无奈接管。

这之后,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两次。

这反映出它在安全策略上的保守,但这“保守”在如今的智驾技术面前,多少有些过于谨慎了。

最后的暴雨测试,才是真正的考验。

暴雨倾盆,能见度极低,就连路面标线也几乎看不清。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然而,“天神之眼B”却依然能够准确识别路面标识,平稳完成驾驶动作。

但这需要系统能够正常启动,如果雨势过大,车速又快,它仍然有可能降级。

同样的路段,我们也测试了ADS系统,它没有被禁用,这让我联想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种系统在同样的环境下,表现却大相径庭。

我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腾势N7的激光雷达安装位置较低,更容易受到雨水和污垢的影响。

而ADS的激光雷达位置较高,因此抗干扰能力更强。

暴雨中比亚迪“天神之眼B”表现惊艳,它竟然比我还稳?-有驾

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高低之争由来已久。

低位设计美观,风阻小,但容易受污染;高位则相反。

这就像《道德经》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选择都有其利弊。

奥迪A6L e-tron在低位激光雷达上增加自清洁装置,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案。

总而言之,“天神之眼B”的性能表现可靠,但在灵活性、反应速度和特殊物体识别能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在市区,我更倾向于自己驾驶;在高速路段,则可以放心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比亚迪的智驾技术仍在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期待它能带来更加惊艳的表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