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觅这家公司宣布要造车,还是要搞全球最快的车,着实让我有点愣住。前两年大家都看惯了互联网和家电圈跨界搞车,但做扫地机器人的公司要造超豪华纯电超跑,你说这画风是不是有那么点出其不意?就像你家做烧饼的邻居突然有天说,“我准备跟法餐头牌比拼一下米其林三星”,你咋说?先笑出来再说呗。
其实这个新闻一出,大伙第一反应就是一连串问号:扫地机器人和汽车哪儿来的交集?追觅凭啥?为什么动不动就造车,而且还是顶着“最速、超豪华”的帽子?这背后到底是脑门一热还是深思熟虑?
先说追觅这家公司,别看它名气没小米、石头那么响,业务其实做得相当大气压。你家地上转的那个扫地机,说不定就是他们产的。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第三,出口那叫一个火爆,尤其在德国法国这种严肃苛刻的市场,人家还干到了市占率第一。年营收150亿,这规模放在新经济公司里也不算小。
追觅为什么会跨行造车?其实做硬件出身的老板,多少都有点造车的梦。“手里攒着芯片、传感器、智能算法那些家伙,顺手给车装上不是挺自然的么?”但问题是,扫地机两轮小电机,跟四个轮子下的极速超跑,中间隔了几个台阶。不是我看不起人,是这跨度一大,逻辑上总让人有点慌。
说到底,现在造车这个事,成了不少科技圈公司冲规模、讲故事、补短板的强力药方。小米刚开了个好头——SU7上市那会儿行业震动,纽北赛道拿了个狠成绩,网友们兴奋得都快把保时捷拉下来打。雷布斯的故事讲得漂亮:手机和汽车的融合点、软硬件生态闭环、电池和算法的极限、还能带动全行业关注——这波操作只能说肥水没流出自家地。从资本到消费者,躺赢一波信任和话题度。
但“小米能,小小米们也能吗?”不妨想想,小米为什么能行?追觅又凭啥试图“摸着大哥过河”?
别忘了,小米这些年在生态链和终端品牌上的布局,不光是协同,还有品牌信用、供应链资源、消费者基础。追觅虽然起步是被米家带大的,但现在代工比例都逐渐下降,要不是海外市场猛,光靠国内倒腾扫地机,能玩明白都难。
再看看极石的例子。同样是米链背景,同样是做硬件起步,老板一拍脑袋创立了极石汽车,最后销量还是尴尬,轻资产、轻运营、价格定位啥都对,但市场就是不跟——为啥?原因直白:品牌认知跟不上。硬件厂出身再牛,跟消费端“梦幻超跑”的距离,实际得靠几十年的品牌滤镜。当然,也不排除极石战略太保守,没赶上新能源风口的第一波红利。
追觅这回直接瞄准布加迪,说要造全球最速纯电超跑。我觉得,一方面这是在规避中低端市场的内卷,另一个层面,也是想“出奇制胜”,通过技术/速度话题,打开海外高端市场那扇锁死的大门。毕竟,国内轿车市场家用车才是主力,谈速度信仰的那群人就那么点。反倒是欧美,人家汽车文化深厚,对极致性能、速度有天然的情节。追觅新车如果真是海外定位,倒还真可能避开国产纯电卷价格、卷服务的泥潭,去赌个“技术出口/品牌跃升”的风险。
但路是路,理也是理,咱还得看实际:
第一,扫地机的技术积累对于造超跑真有多大用?智能传感器、AI算法、自动控制之类也许能移植点过去,可车的底盘、动力、电池、集成、标准、安全,这全是硬茬子中的硬茬子。你说家用小电机花点时间能拼过舶来品牌,到了顶级豪车,你这套系统每个零部件都是极限设计。关键还得掏出比造扫地机多好几十亿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能不能烧得住,这钱谁敢打包票?
第二,消费者认知的鸿沟不是靠营销就能抹平的。追觅你啥时候听说它跟“豪华、极致、速度”这些词沾边?新牌子的高端车,谁愿意先去试身手?汽车可不是马桶盖,不好用换掉就行,出问题可是天大的责任。
第三,全球供应链和政策风险也不是扫地机的体量和周期能比。尤其是造车拉长的回报周期,对一个还不到十年历史的年轻企业来说,敢all in就已经是破釜沉舟。
当然话又说回来,世界上不少牛逼的事就是被大伙说“你不行”的时候悄悄干成的。谁能想到特斯拉能干趴几十年老汽企?谁又能想到小米手机能硬刚苹果?但但但,这中间失败的例子比摸上岸的多十倍。做科技的,永远都得有点“理想主义+匪气”,但你不能光指着一腔热血和50亿就跟百年巨头干仗,总没那么容易。
所以,你倒不如想想,追觅此举到底是提前“扔个靶儿”,集结队伍试水,还是已经真刀真枪地要拼命?假如有人拿着你扫地机器人挣的钱赌一把超跑,你会义无反顾跟他走吗?科技行业换道超车已成潮流,但有几个真能完成从“家庭智能”到“性能极致”的物种跨越?
换个角度看,这件事更像中国科技企业的一个缩影:当下我们硬件大厂都到了某种瓶颈,压榨单一产品的天花板之后,都想用“组合拳”讲更大的成长故事。不只是“为赚钱”,也是给企业、给那些有才华的工程师们一个新愿景、新空间感。“我们不是只会做点头发垃圾,我们也能做世界最快的车!”——看着确实提气,但现实就是现实——想站在大众和法拉利肩膀上,光喊话是不行的。
当然,任何一个【敢想敢干】的创新,都值得尊重。别以为只有老大能玩大项目,谁说小弟干不成?说不定真有黑马跑出来呢?万一追觅就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不是也挺精彩?
最后,别忘了当年问阿里、腾讯、华为能不能做手机的时候,大伙也是一通冷嘲热讽。世界那么大,没点梦多无聊。但赔了裤衩的案例从来不少,慌着投身热潮,倒不如冷眼看戏,静待花开。
所以,对于追觅造车这事,我更想让大家自己去想想:
技术的突破,是不是等于可以随便跨界?品牌积累,多少钱都买不来吗?市场和趋势,真是选对了风口谁都能飞?
别轻易下最终结论。等它真在展馆里开出一辆让布加迪车主都想试试的车,再来“啪啪”打脸也不迟。
世界最终是属于愿意扑下身子干事、还要有点天马行空的人。但我还是那句话,想赢得漂亮,比光敢玩命还得多点智慧。追觅能不能滚出一条超豪华超跑的独木桥?不知道,但这事值得一看。
别管外头看客怎么议论风生,少年老成也好,初生牛犊也罢,爱咋咋地。真本事还得自己往汗水里找答案。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