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看到宝马X1那份报价单,脑子嗡的一下,差点没反应过来。原先挂着31.69万牌子的那台2023款sDrive25Li设计套装,怎么转眼就跳水到17.49万了?这跌幅,不是腰斩,简直是“膝盖斩”啊,感觉像是市场在狠狠地甩卖什么。
这数字摆在眼前,很难不让人心动。17万多买一台挂着蓝天白云标,而且还是2.0T动力的SUV?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个价格,你可能还在看一些合资品牌的紧凑型轿车或者入门级SUV呢。
所以,当价格低到这个程度时,那些曾经让你犹豫甚至吐槽的点,突然间就变得没那么刺眼了。比如它用的不是宝马引以为傲的后驱平台,而是前驱,比如变速箱是7速双离合而不是传统的AT。
要知道,在它卖30多万的时候,这些都是很多人纠结、觉得它不够“纯粹宝马”的地方。但现在,用几乎半价的价格拿到手,你还会为了这些“纯不纯粹”的点而耿耿于怀吗?
再看看它最拿得出手的空间。2802mm的轴距,4616mm的车长,这尺寸放在同级别里,绝对是宽敞得没话说。后排坐三个人不拥挤,腿部空间更是奢侈。
这种大空间属性,配合17万多的价格,突然就让这台X1有了一种家用神车的潜力。它不再是那个有点高冷、讲究“驾驶乐趣”的豪华品牌SUV,而是一个实实在在、能装人能载物、性价比爆炸的选择。
内饰设计方面,虽说上市两年了,那块贯穿式的大联屏看着还是挺有科技感的。方向盘也是熟悉的宝马样式,握感不错。但实话实说,取消了物理按键,把常用功能都集成到屏幕里,操作起来确实不如实体按键方便直观。
还有那个小小的拨杆换挡,取代了传统的鸡腿挡把,虽然节省了空间,但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这些都是当年它卖高价时,会被拿出来讨论的“槽点”。
可现在,这些小“不爽”对比巨大的价格优惠,是不是瞬间就变得可以接受了?甚至可以说,为了这十几万的差价,牺牲一点操作便利性,太值了。
配置方面,像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电动后备厢这些日常很实用的功能都配齐了,甚至还有自动泊车,对新手司机挺友好。这些都是加分项。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出成本控制的痕迹。比如座椅是仿皮的,虽然是运动风格,支持电动调节,但座椅加热竟然全系都要选装,这在豪华品牌里确实显得有点抠门。
还有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大一个优惠下来,它竟然还没有无钥匙进入功能!想要便利点,还得额外掏3000块选装。这小细节上的“不厚道”和整体价格的“大厚道”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哭笑不得。
但转念一想,省下十几万,拿3000块去装个无钥匙进入,或者再加点钱把座椅加热也选上,总花费还是远低于原价。这么算下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看的这款2023款sDrive25Li设计套装,居然还标配了12个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响。这在17万级别的车型里,简直是“越级”配置,听歌体验能提升不少,感觉是意外之喜。
动力上,虽然有1.5T三缸版本,但真心不推荐。三缸机的抖动和噪音问题,哪怕宝马优化得再好,也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2.0T版本现在才卖17万多,性能更好,平顺性也更佳,完全没必要去碰三缸。
2.0T分前驱和四驱,个人觉得X1作为一台城市SUV,前驱版本够用了,没必要为了四驱多花钱。至于那个高功率的M35Li,335马力,5.6秒破百,很强,但40多万的指导价,已经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车了,跟17万的这款不是一个消费群体。
底盘结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这也是这个级别常见且成熟的配置。结合前驱的布局,它更多地是偏向舒适和空间利用,而不是纯粹的操控乐趣。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款宝马X1,从31.69万跌到17.49万,是不是个“捡漏”的机会?我觉得是的。它可能不是最“宝马”的宝马,有些小缺点,但当价格降到这个冰点,它的品牌光环、宽敞空间、2.0T动力以及不错的配置组合,就构成了极高的性价比。
它不再是那个需要纠结“值不值30万”的豪华车,而是一个用普通合资车价格就能买到的、大空间、动力够用、品牌响亮的SUV。那些曾经的“槽点”,在17万的价格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波降价,对于预算有限却想拥有豪华品牌SUV的人来说,诱惑力确实巨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