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年营收超过900亿的汽车巨头,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利润不是靠自己卖车挣来的!长城汽车刚刚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表面看营收接近923亿,微增了不到一个百分点,但仔细一瞧净利润却下滑超过10%。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有整整28.44亿元来自于政府补助,这个数字占到总利润的44.88%。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部分“外援”,长城的利润表现可能会更加难看。这不禁让人想问,这家老牌车企到底怎么了?它的真实赚钱能力还靠得住吗?
深入财报我们发现,这笔巨额补助当中,有22.74亿元来自一个叫“汽车报废补贴”的项目。其实这并非我们国内常见的新能源购车补贴,而是和长城在俄罗斯的布局密切相关。从2024年10月开始,俄罗斯大幅提高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报废税率,幅度达到70%到85%,并且计划每年再递增10%到20%。但政策同时规定,只有在俄本土具备生产能力的车企才能申请税收返还。长城早在俄罗斯图拉州建立了全工艺工厂,年产能高达15万辆,因此能获得接近百分之百的退税。这笔钱不仅抵消了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甚至成为利润的重要支撑。
但我们不能只看外部输血,主业的表现才真正决定一家公司的健康状况。2025年上半年,长城经营活动产生的核心利润同比大幅降低了62.02%,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销售费用的急剧膨胀。这笔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0.84亿元猛增到50.36亿元,涨幅高达63.31%。官方解释是公司正在加速建设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同时加大了新车型和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此外,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9.95%下降到18.38%,减少了1.57个百分点。虽然上半年整车销量微增2.52%达到约56.89万辆,新能源车更是大涨23.64%至16.04万辆,但营收仅增长0.99%,这似乎暗示单车盈利能力正在承受压力。
面对主业利润的收缩,长城也在多方面寻求平衡。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49.39亿元扩大至-101.09亿元,主要原因被解释为购买了更多理财产品。这些理财投入带来了相应的回报,相关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82.94万元转变为正收益2948.84万元。可以看出,企业在努力通过资金管理来提升整体收益水平,缓解主营业务的利润压力。不过,这些举措能否从根本上改善盈利结构,仍然需要市场的进一步观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