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8万元的魏牌高山7,是高攀还是高性价比?”

先打个比方,魏牌高山7预售一公布,价格直奔28.98万,你可能还没来得及斟酌,就感觉钱包“咯噔”一下,没了知觉。而与此二手平台上高山8未上牌的新车报价才26万,这场“明着卖贵,暗处便宜”的戏码,简直像是商量好要逗消费者玩儿。是厂家自信爆棚,还是套路深到能把街坊都绕晕?反正MPV市场这汁儿,是真够呛!买车像买房,谁都怕花冤枉钱,车企和消费者这场拔河,到底拉向了哪头?值不值,怎么值,谁说了算?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辆魏牌高山7,看看它到底凭啥敢这样撂价,背后的门道又都在哪儿。

“28.98万元的魏牌高山7,是高攀还是高性价比?”-有驾

“28.98万,高山7,一家人的移动大客厅。”冯CEO一上台就是这种豪气喊话,给人感觉买车不是买工具,是买幸福。厂家的自信让人哭笑不得不大不小的尺寸,62%的“得房率”,坐进车里恍惚就像进了自家阳台。可台下讨论可不买账,“你这门槛高的跟领导办公室似的!”有网友直接吐槽,“高山8二手平台才26万,难道便宜的反而高级?”一边主打年轻家庭高品质生活,一边却遭遇市价的无情对比——高山7的定位和价格,简直是把消费者逼成了“明白人”。30万以内的MPV赛道,本来是让二胎三胎家庭有选择权的福利地,现在倒像变成了商家试验场。大家就想问,这车究竟能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

这事还真不是“贵即合理”。来,咱们盘盘账。高山7在配置上,是玩了个大的——激光雷达、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电混、四驱、5.7秒加速、172公里纯电续航……这参数拉出来,把岚图梦想家、腾势D9那些竞品按在地上摩擦一遍。单论智能硬件和动力系统,在30万内确实像是“天花板”了。但老百姓的算盘可不是厂家打出来的。东北王叔买车就要实在,“啥叫NOA?我就要不出毛病!”充电桩、终身智能驾驶免费,也称得上是实惠。但对很多人来说,“我宁愿便宜两万,少点黑科技,也不想全家饭吃不上还泡在车里学智能。”再说市场,腾势D9、别克GL8、岚图梦想家,一个个都是长期霸榜的老大哥。而高山8同平台新车居然能在二手市场低至26万,这信息就贼扎心。用户咋想?“我花近30万,买个入门,隔壁更高级还便宜!”心里能不打鼓么?再往深了扒,其实还有一层。国内MPV最近这些年涨得疯,车企高配跳水,渠道商私下竞争,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水贼深。高山7首发定价,没准就是故意“探底”,厂家留足后发空间,看你们大众熬不住降不降,这套路比选秀节目还精彩。

“28.98万元的魏牌高山7,是高攀还是高性价比?”-有驾

高山7这一波预售价,剥洋葱剥到最里还是个“测试市场”的心思。你以为这是最终价?大错特错!汽车圈的套路,先拉个预售价高一点,等消费者反响不对,就来个“首发特惠”“上市惊喜价”——比过年红包还刺激。咱们普通人哪有厂家的算盘精?往往是看热闹的多,真正下单的少。就像电视里抽奖,中奖率高,但真中奖的都在幕后。行业分析师早就一针见血“这定价就是个试水,后面还得往下走。”论坛里有网友神预测“首发可能就给到27万。”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市场舆情一波热一波冷。有人说厂家聪明,价高是给后期降价留空间,不然后边难救市;也有人冷讽,“你家高科技我不买账,价格诚心点我才捧场!”再说“全新未上牌”的高山8在二手平台满地都是,好家伙,这让高山7的排面怎么看也有点尴尬。各路人马都在观望,有人已经决定“持币待看”,有人表面吐槽,实际暗自琢磨就等后期降价。

市场的戏码永远不按套路来。就在大家以为高山7会以高预售价假装高端,结果一波操作让价格直接跳水,真相要比表面热闹多得多。其实啊,厂家的底色是“配置加分,价格减分”——拿智能硬件和动力去拉差异,给你个轻奢体验;可消费端讲究的是“不花冤枉钱才是王道”。一年前这些标配激光雷达、智能四驱,高端智能驾驶,还得40万预算,今年竟然被打到30万以下,这节奏就像秋天白菜价,降得让人“猝不及防”。“头回见,这价钱买这车!”业内人士都感叹“汽车市场卷成麻花”。可炸锅的其实就是二手价,那些平台低于新车定价的高山8,秒把高山7试探成了“虚高”的代表。厂家压力山大,用户则乐得看热闹,“你降不降,看你骨头是不是硬!”矛盾集中爆发,不光是价格问题,更是整个智能MPV市场的自我革新。高山7要“家庭移动大客厅”,厂家放话要做“30万内MPV天花板”,但能不能成为标杆,还得真金白银检验。大家的争议越来越大,“配置溢价,价值归零”,到底是企业在送福利,还是用营销玩心理战?就像东北大妈说的,“买菜都讲便宜,买车还追高价?”

“28.98万元的魏牌高山7,是高攀还是高性价比?”-有驾

眼看舆论潮来了又去,局面看着逐渐回稳,实则危机暗藏。高山7的预售价走高,等于给同平台更高配置的高山8当了“陪跑”。表面上,厂家用终身免费NOA、家用充电桩等奖权利变相补贴价格,但其实用户最关心什么?“我图啥?怕买贵了没体验,怕吃亏了没退路。”不少人等面子和里子都要,真遇到售后问题还没地说理。二手平台“未上牌高山8”横行,既暴露渠道价格体系的混乱,也暴露厂家销售策略的短板。高山7明明想抢家庭消费市场,实际上却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消费者观望,厂商内讧,销售策略进退两难——“降价怕亏本,不降价收不了场”。MPV赛道这水有多深?有经验的都明白,利益纠葛、价格混战,只会让大众越来越谨慎,持币观望成了主旋律。家用MPV本是舒心的选择,现在却变成了各种制度缝隙下的“智商税”。业内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等你价格探到底,用户已经跑到别家了!”而厂家又不能一味降价,怕砸了高端定位,这种两难,跟东北冬天穿短袖,真是“冷得有点尴尬”。

你要问高山7这价格营销是不是靠谱儿?打心底里,其实咱东北人都想说一句“服了”。厂家这一手试水,看着挺有章法,终身智能免费和充电桩是真给力,可架不住市场现实“比价不停,持币不动”。标榜“30万内天花板”,谁知二手市场立马打脸,顾客成了“明白人”,谁还傻乎乎提前掏钱?表面上厂商诚心满满,背地里套路深深。可不管咋整,一块钱两块钱都是血汗钱。咱老百姓讲究实惠,整天跟降价卷配置,最后还不是被价格牵着鼻子走么?思来想去,还是那句老话“贵的不一定最好,准备用的人才最精。”

“28.98万元的魏牌高山7,是高攀还是高性价比?”-有驾

高山7预售价将近29万,你们真觉得“买配置就值了”?还是觉得“先等市场降价再看”?二手未上牌高山8都只标26万了,厂家还坚持高配高价,是不是太自信了?高端智能和性价比,到底你更看重哪个?你掏30万买MPV的时候,是真要科技拉满,还是就想图个舒坦、实在?来评论区唠唠,真心话别藏着掖着,东北人都怕你“太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