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只要刷社交平台,从抖音汽车圈到小红书购车笔记,到处都能看到同一个名字——"钛7"。这是比亚迪高端子品牌方程豹的新作品,刚上市还没满一个月,销量就扎实地超过了一万台。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全新的车型,在一个还没被充分开发的细分市场里,能做出这样的成绩,背后肯定有什么东西戳中了年轻家庭的心窝子。更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购买者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四驱版本,说明消费者根本不是为了便宜去买这车。用户调研里充满了"造型硬派又不失家用""智驾比我老爹的豪车还丝滑""价格香到劝退合资"这样的呐喊。这哪是卖车,根本是戳中了整代人的需求!那问题来了,钛7凭啥让年轻家庭集体"上头"?比亚迪这一波操作,又给腾势、仰望这样的高端品牌带来了什么连锁反应?
第一部分 年轻家庭用钱包投票,钛7到底戳中了哪些痛点
先给不了解的朋友补个课。方程豹正式发布钛7这款车,官方指导价从17.98万一直到21.98万,搭载1.5T插混系统,纯电续航最高能跑200公里,真正做到了城市代步零油耗,远距离出行又不缺电。上市首月销量就直接突破一万多台,这在一个全新的中大型插混SUV市场里是什么概念?要对比的话,同级别的合资品牌中大型SUV,月销量根本上不了台面。当时还有不少传统车企的高管在嘀咕,"这价格真的能赚钱吗?"结果销量一出来,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钛7的爆火并不是靠简单的参数堆料。仔细研究它的配置单就会发现,每一项都像是从年轻家庭的吐槽大会里捞出来的真实需求。外观造型就拿方盒子设计来说吧,虽然看起来有点复古,但正是这份硬派的气质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车长接近5米,真正的大五座布局,空间利用率那叫一个绝。当你看到那无框车门、那隐藏式门把手、那悬浮式中控屏,再加上多种潮色可选,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年轻人对车的终极想象"。
智驾系统是钛7的另一个王牌。全系标配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这套系统有激光雷达加持,能实现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拥堵路段自动跟停这些功能。最狠的是,比亚迪今年7月就放出了一个承诺——如果用户在使用泊车辅助功能时出现事故,官方直接全额赔偿。这在整个业界都是头一份,说的就是有自信。现在不少年轻购车者用过这个功能以后,都直呼"这比我爸那台八十多万的豪车还好用"。
价格优势根本不是最关键的,但确实存在。17.98万的起步价,比同级合资中大型SUV便宜很多。关键是这个价格还送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和刀片电池三电保障。有购车者直接算了个账,"光这两样保障值多少钱?省出来的钱够加三年油了"。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当销售人员做过调查以后发现,买钛7的消费者里,有大多数人根本不是为了价格便宜而下单。他们说得最多的理由是"智驾系统靠谱""造型和别人不一样""品牌有底气"。这说明什么?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早就不吃"参数堆料"这套老调了,他们要的是"真正能解决生活痛点"的产品。
钛7在用户人群的画像也很清晰,绝大多数是25到45岁的年轻家庭用户,他们已经有了小孩,需要一台既能满足日常家用、又能偶尔来个短途越野、还要有智能配置的车。这个需求在以前的市场里其实是被忽视的,既不是家庭MPV,也不是传统SUV,而是一个全新的品类。方程豹钛7就是这个品类的开创者,而且首战就成功了。
第二部分 钛7热销背后,方程豹的年轻化战略藏着什么心机
问题来了,钛7这么成功,是不是比亚迪碰运气碰出来的?翻翼方程豹这几年的动作,你就会明白,这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一个周密计划的执行结果。
方程豹这个品牌本身就是比亚迪的一个大棋局。在比亚迪的品牌矩阵里,有主打性价比的王朝和海洋系列,有定位豪华的腾势,有定位终极奢华的仰望,还有就是这个定位"专业个性化"的方程豹。官方对方程豹的描述就是"用探索数字世界的专业智慧和精神,求解汽车与用户生活的个性化变革"。简单说,就是要做一个既有高端属性,又有专业硬派气质,更重要的是要"不一样"的品牌。
从钛7这款车的设计理念来看,方程豹明确走的是和比亚迪主品牌完全不同的路线。你看比亚迪的王朝系列,讲究的是"设计感"和"居家感",而钛7就是纯粹的"硬派和个性"。这个差异化战略意味着,比亚迪不是在用一个品牌去卖给所有人,而是用不同的品牌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年轻家庭要个性和硬派,就上钛7。家庭用户要舒适和经济,就买汉EV。追求豪华感,就选腾势。这样的分层其实已经是国际大厂的打法,但在自主品牌里还是比较罕见的。
技术下放的力度也很关键。以前天神之眼这套智驾系统主要用在腾势、仰望这样的高端车型上,成本可想而知有多高。现在钛7作为一款只有17.98万起价的车,直接就能享受到激光雷达版本的天神之眼。这在定价20万左右的合资竞品里是根本看不到的。刀片电池也是一样的道理,原来这是比亚迪的"看家本领",现在在中端车型上也能用上。这样做对比亚迪的利润肯定有冲击,但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在用产品说话,向消费者证明自己技术的领先性和诚意。
从市场数据来看,钛7首月交付了一万多台,其中大多数用户选择了四驱版本,说明消费者对这款车的接受度远超预期。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钛7的成功还带动了整个方程豹品牌的关注度。方程豹原有的豹5、豹8这样的产品,销量在钛7上市以后也有了明显的抬升。这说明钛7不只是卖出了多少台车,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方程豹这个品牌的市场地位,让消费者知道了"哦,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专业个性化的品牌选择"。
第三部分 钛7爆火后,腾势为啥也跟着"躺赢"
有人可能会好奇,方程豹钛7这么火,和腾势这样的高端品牌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里面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而且揭露了比亚迪整个品牌矩阵的运作逻辑。
比亚迪现在有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从下往上分别是王朝和海洋系列的大众品牌,然后是方程豹的专业个性化品牌,再往上是腾势的全品类豪华品牌,最顶端是仰望的终极奢华品牌。这个体系的妙处就在于,每个品牌都有明确的定位,但它们之间又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成就的生态。
钛7为什么能帮助腾势?首先是技术背书。钛7用的刀片电池、天神之眼系统、插混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和腾势的产品是同源的。年轻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钛7,会真实地体验到这些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等他们三五年以后收入增长,需要升级购车时,对比亚迪技术的信任度就已经建立起来了。这种基于实际使用体验的信任,远比任何广告词都管用。
其次是品牌认知的进阶。以前很多人对腾势这个品牌的印象不太清楚,甚至有人觉得腾势就是"比亚迪的高端马甲"。但现在不一样了。既然比亚迪的主品牌都能做出这么潮的产品,那腾势这个"更高端"的品牌肯定有更多的"绝活"。腾势Z9GT是一款GT性能车,腾势N7是中型轿车,这些产品本身的产品力其实都不错,就是缺少市场认知度。现在钛7帮助比亚迪"教育"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到比亚迪品牌矩阵的存在,反过来也提升了腾势这些高端产品的关注度。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是用户升级路径的建立。钛7的典型用户是年轻家庭,他们在买第一台车的时候,往往会被钛7的各种优势吸引。但这群人也是高成长性的用户,五年以后,他们的职业和生活都可能发生变化。当他们需要升级购车时,因为已经对比亚迪和天神之眼系统有了深度的认知和信任,自然会考虑腾势这样的高端品牌产品。这种品牌内部的用户升级,粘性远远高于跨品牌选择。换句话说,钛7就像是在帮腾势"养客户"。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比亚迪正在玩一个"主品牌引流,子品牌收割"的成熟套路。钛7负责在20万这个价格区间内塑造品牌认知,建立消费者对比亚迪技术的信任,然后腾势负责在更高价格段收割那些升级需求的用户,最后仰望负责收割真正的超高端消费者。这样的矩阵打法,最大化地延长了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同时也最大化地利用了每个品牌的定位优势。
第四部分 网友吵翻了,这些质疑你认同吗
钛7爆火以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的辩论现场,各种质疑声音都有。咱们挑最典型的几个来聊聊。
有人问,"钛7这么便宜,不会是减配偷工减料吧?"这个问题问得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因为很多人对"便宜"这个词有天然的怀疑。但如果深入研究钛7的供应链,你就会发现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钛7用的刹车系统来自博世,这是行业公认的顶级供应商。悬架系统也采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组合,在同价位车型里这是比较少见的配置。更关键的是,比亚迪自己就是电池和电机的生产商,这意味着省去了中间的代理成本。合资品牌需要从总公司进口电池和电机,再通过代理商分销,这中间的成本有多高可以想象。所以便宜的真实原因就是比亚迪整合了供应链,而不是什么"偷工减料"。
还有人说,"现在买钛7的年轻人,五年以后是不是会后悔?"这个问题涉及到车的保值率和技术的过时问题。从保值率的角度,钛7因为是新款且销量火爆,早期购买者实际上是占优势的。二手车商反馈,比亚迪的新款热销车在置换和转卖时流通速度比较快,这直接拉高了保值率。从技术过时的角度,比亚迪承诺对天神之眼系统进行持续的OTA升级。也就是说,你买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智驾系统,而是一个能不断进化的系统。今年能实现的功能,明年可能就有了新的升级。所以从长期来看,钛7的购买者不用担心"技术老化"的问题。
有人还提出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方程豹会不会抢比亚迪主品牌的市场?"这个逻辑其实反了。方程豹的目标用户是追求个性和专业化的消费者,这批人在主品牌用户的市场里占比其实不大。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的目标用户是追求高性价比的大众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方程豹的目标市场。钛7反而是在开拓一个新的细分市场,而不是从主品牌手里"抢食"。换句话说,钛7帮比亚迪把市场做大了,而不是重新分配了市场。
结语 比亚迪这波操作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
从钛7首月销量超过一万台,到方程豹品牌的"专业个性化"定位确立,再到腾势品牌关注度的提升,整个事件链条反映出来一个深层的商业逻辑——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品牌打天下"的阶段,升级到了"多品牌矩阵协同"的阶段。
这个转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比亚迪不再是那个只会"堆技术指标"的理工男品牌,而是真正进化成了一个懂得市场细分和品牌运营的成熟企业。他们明白一个基本的商业道理,就是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用同一个品牌去满足所有需求是低效的。比亚迪通过创立方程豹这样的新品牌,就是在说,"我们知道有一批年轻人既要品质,又要个性,既要智驾,又要硬派,我们就单独为你们设计一个品牌"。
更深层的逻辑是对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理解。一个年轻购车者买了钛7以后,他对比亚迪这个企业、对天神之眼这项技术、对刀片电池这个产品有了深度的认知。然后,当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购车决策时,这个认知就会自然地指导他的选择。从钛7升级到腾势,再升级到仰望,比亚迪就这样通过品牌矩阵的精心设计,把单次的购车转化成了多次的购车机会,把"一锤子买卖"变成了"长期生意"。
这对整个汽车行业也是一个示范。在电动车和智能车的新时代,光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还要有清晰的品牌战略和矩阵运营的能力。比亚迪用钛7证明了这一点。下次再有人在网上说"国产车只会模仿"时,你就可以用钛7的数据和口碑直接怼回去——这不是模仿,这是创新,这是对市场的深度理解,这是一个品牌成熟的表现。
那么最后问个灵魂拷问给你,如果你现在预算在20万左右,要买人生中的第一台车,你会选择方程豹钛7这样的"年轻爆款",还是选择传统合资品牌那些"老派"的选择呢?评论区我们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