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近期有购车的打算,或许也在为油价的事儿犯愁:
毕竟,这几年油价屡次上涨,要是还买燃油车,确实让人心里不太舒服。
但说实话,油价即便再高,也算不上当下最让人困扰的事。
真正让人觉得烦心的,是三件事正在中国汽车市场慢慢出现,可能不少人还并不知晓。
首先,是“汽车的保值率”基本上崩塌了。
而且不光是电动车,就连燃油车也一同下跌了。
以速腾为例,曾经的“合资热门车”,如今新款刚上市,裸车价格就降到了8.39万,足足减少了四万多。
直接进入了国产A级车的价格范围。
帕萨特,曾经是德系车的“脸面”,现在价格也降到了12.19万——
五万多的优惠,让它一下进入了“亲民行列”。
你觉得这是优惠?其实更像是“降低自身价值”。
日系车这边也全面告急——轩逸、锋兰达、荣放都在大幅降价,动不动就是三四万的优惠,满是“想活下去”的意味。
更厉害的是豪华品牌。
雷克萨斯ES,那个曾经需要加价排队购买的“高冷象征”,现在优惠直接达到8到9万,入门价格降到20万出头。
不管谁看到,都会说一句“太让人意外了”。
另外,奥迪、奔驰也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C级、A4L的价格纷纷跌到了中级车的水平,直接从“高端位置”进入了“打折区域”。
说到底,这一轮大幅降价,直接摧毁了保值率。
因为新车都不值钱了,老车还能值钱吗?根本不可能!
考虑到这种变化,所以建议大家:
如果不是急需用车,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不买车”。
因为参考这些趋势,卖车的时候,真的会损失很大!
除了“保值率崩塌”,第二件让人难受的事,是汽车的技术更新速度,快到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买车就像买手机,两三年就更新一代,这在过去根本想不到。
以前买辆车,开五六年没什么问题,十年八年换车都很正常。
但现在不一样了。
拿朋友来说,2022年买了辆小鹏G9,当时刚上市,落地价30多万。
买的时候觉得自己终于跟上了潮流,开出去很有面子。
结果呢?
不到2年,2025款小鹏G9上市,不仅价格只要20多万,续航、配置还全面提高。
像5C充电、CDC减震、双腔空悬……直接成为标配。
我朋友开着自己的老款G9,一下子觉得手里的车没那么好了。
你可能会说:“车更新换代,不是很正常吗?”
确实正常,但以前更新的是外观和配置;现在更新的,直接是汽车的“核心功能”。
比如一年前买车的时候,销售还跟你吹嘘续航500公里、充电半小时;
现在看,市场已经卷到续航700公里,充电15分钟能续航400公里。
而你那辆刚开两年的车,一下子成了“技术老旧款”,想买的人都不愿意接手。
技术进步本来是好事,但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买车的风险越来越大。
先不说保值率的问题,可能到时候想转手,都没人要,不是吗?
此外,第三件让人难受的事,是很多品牌可能会“直接消失”。
这真不是吓唬人。
因为以前买辆车,最多担心保养麻烦点,配件贵点,但总会有人管。
现在不是这样了,有的品牌,说没就没了。
比如曾经很风光的广汽菲克,2022年直接申请破产,让车主们陷入困境;
还有那个让不少人感兴趣的威马、高合,买车时信誓旦旦说“未来会很好”,结果呢?
说消失就消失,留下一批车主,连保养配件都找不到。
再比如现在的法系车,东风标致、雪铁龙,十年前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
现在去4S店看看,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了。
买了车的人,每天都在担心品牌哪天突然宣布退市。
到时候自己手里的车,就真成了没人管的“孤儿”了。
你别觉得这种事离你很远。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一些小品牌、新势力,靠烧钱造车、低价卖车,能坚持几年?
他们自己都没把握,消费者就更心慌了。
你想想,辛苦攒了几年钱,好不容易下决心买辆新车。
结果没开多久,品牌倒闭了,后续售后没人管,车子成了麻烦事——
开也不是,卖也不是,这比油价涨几毛钱难受多了吧?
所以,总结一下,现在买车,真的要小心。
说白了,能不买车就不买。
真的要买,也要选那些降价幅度小一些,保值率高一点,品牌稳定一点的车型,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