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王哥试电车,百公里加速进6秒,邻里纷纷点赞舒适感

标题:我买电车之后,油车哥几个都爱上来“体验一把”

油车王哥试电车,百公里加速进6秒,邻里纷纷点赞舒适感-有驾

内容:

那天小区门口晨跑回来,碰上王哥站在我的新车旁边,眼神里透着种“你这到底值不值”的意思。王哥一辈子开油车,家里那辆08年雅阁修了又修,“油车才踏实,电池怕老化,配置越花哨越难修。”他嘴里的事儿,邻居都听腻了。可这回我把钥匙丢给他:“你自己踩一圈,别老光说不练。”

油车王哥试电车,百公里加速进6秒,邻里纷纷点赞舒适感-有驾

王哥把车开出去十分钟不到,回来愣是脸色缓了两分,拉着我进车里,开空调、切音乐,摸了半天方向盘边上的语音键。他憋不住:“你这座椅比我家那个油车舒服多了,真皮吧?”其实我也不懂“纳帕真皮”跟“PVC”有啥大分别,就是半年用下来真没缝出怎么掉皮,夏天也没那么黏。以前加装过腰托都没这效果。

想着聊配置,又想到刚提车那阵群里老刘炫配:“你看看油车,顶配得多贵,电车就给你气悬挂。”我没太懂这悬挂好在哪,回头国道上压坑那一下,后排那妞儿喝酸奶都没洒,司机位震感还真挺抑制住的。王哥还叨叨:“那啥空气悬挂,以前得八十万奔宝才有。”

油车王哥试电车,百公里加速进6秒,邻里纷纷点赞舒适感-有驾

插一句,隔壁小区有辆瑞士进口的电车,群里说底盘能调到两种模式——城市和山区,用的是主动底盘系统,好像真是冷门玩意。保养师傅每次调程序都得拿电脑连好半天,说老了就贵,电车现在普遍用上了,都不算啥稀奇。

唠了会车,王哥又琢磨起“加速”这事,他总嫌电车没声,一踩油门“嗡嗡”才有感觉。我带他去大桥那头,绿灯一闪踩到底,推背感直接把他头发撩里了。过会他自己蹦了句:“这动力,跟原来公司那辆进口跑车差不多。”其实普通电车起步就是快,零延迟,群友还曾自测说百公里加速能进6秒,数据我没去扒,体验是真实。

油车王哥试电车,百公里加速进6秒,邻里纷纷点赞舒适感-有驾

插叙两笔,有回办公室老陈吐槽:“电车车窗摇上好几秒才关严,怕漏雨。”我那款倒是自动防夹带全闭自检,用下来没碰过问题。不像原来16年油车,雨天车窗卡半天,自己修还整坏过一次开关。说到这,冷知识补一下,有些新势力品牌加了雨量传感——下雨自动关窗,师傅说国产的几个高配车型都有,老油车真没见过。

还有一趴是智能那块。记得以前小时候家里小面包,音响调个频道手都僵了,现在倒好,语音一唤就能导航、关空调。销售顺嘴一提:“你的车带DPX联动,全车控件能同步切换模式。”我一开始以为是噱头,后来早点接送娃,每次直接语音说“儿童模式”,座椅位置空调全自动收拾妥了,不用早上揉着眼折腾半天。

有次那充电的事儿被群里传得神乎其神,“电车充一天才能跑,电费还贵!”我自己平时都是家充,晚上谷电时间插上,师傅说一度电才五毛不到,按公里算,磨合期开半年后才花了三百多的电。王哥油车一年下来还得三四千油钱。前两天去保养,技师摸着我的车电机边看边说:“这玩意儿保养省事,甭换齿轮油,就查查冷却液。”养车成本这一块,以前油车进厂捯饬机油、滤芯还得看天数,电车基本就是查个系统升级。

再插两句,老李家那辆油车,去年换变速箱漏油三千八,还得等件。电车这类大修少,电池寿命几年内都没啥事,群里有人用了九年,实际衰减没想象那么夸张,那新闻里说三五年必须换电池基本是误传。

至于那个“别墅和毛胚房”的说法,小区里有个大学生嘴上说房子不重要,“我就爱开个破捷达自在。”结果上我车趟,空调一开,氛围灯亮起来,真皮座椅一躺,直接说“像坐马桶盖上了”。这种体验其实以前摸过豪车,但现在电车也给了。那种高级感说不上玄乎,日常上班通勤尤为舒服。

油价涨得飞快,天要下,谁都得过日子。去年夏天去市区拉货,油车哥们还吐槽加油让钱包见红。我用电,只怕没地方插桩。现在城市里充电桩密度还行,听社区物业说最近政府要多装几个新桩,往后更方便。

至于你问缺点?也不是没有。有时冬天电耗猛增,续航比说的缩水,我冬天去东北出差就碰过,电池掉得快。群里说是气温低导致活性降低,技术进步还跟不上使劲踩的老板。但这些也都算瑕不掩瑜,配件供应、小故障也就是小概率和时间问题。

话扯到这儿,有时坐到车里等娃放学,前排杯托里单薄个橘子皮,窗外飘着秋天的风。王哥远远望着油车那头,悄悄念叨:“早晚也得弄辆电车。”有的老油车还留着,说不定三五年后,二手电车也会流进村里小巷。至于我的电车,充电桩连着新小区,估摸着再开几年,电池能撑多久,只有等老技师下一阵子再瞅一眼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