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说价格战没出路?看看国产车老板们怎么接招
雷军这话听着在理,但车圈大佬们可没闲工夫光顾着吵架。长城魏建军咬着牙说"我们只卖车不玩虚的",比亚迪王传福拍着桌子喊"技术才是硬通货",奇瑞尹同跃蹲在车间琢磨"便宜也得有好货",吉利李书福直接甩出数据"研发砸钱谁怕谁"。这几位掌门人凑一块,活像菜市场里抢特价鸡蛋的大妈——表面上互相瞪眼,背地里都在盘算怎么守住自家地盘。
价格战打到连裤衩都快赔光了
光去年一年,全行业光降价就白扔了1380亿真金白银。原本卖15万的新车,现在恨不得白送还要倒贴充电桩。最狠的某品牌直接把30万级别的车砍到15万,车轱辘还没装配完,工人工资先欠了三个月。结果呢?车企利润薄得像纸片,4S店销售卖一辆车提成还没外卖小哥一单多。更扎心的是,消费者看着满街降价车反而更不敢买了——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再降五千?
技术流派:比亚迪的"闭眼造车"哲学
王传福这人挺轴,别人都在比谁降价快,他愣是把每年赚的钱塞进实验室。去年光研发就砸了542亿,比128个县城的财政收入还多。人家搞自动驾驶用激光雷达,他直接让车自己学认路;别人用外国芯片,他自己造的芯片塞进车机比手机还快。有回媒体问他"研发失败咋办",他叼着烟淡淡说了句:"失败的钱,就当给行业交学费了。"
务实派:吉利的"抠门"生意经
李书福这招更狠,别人烧钱搞技术,他带着工程师蹲在生产线抠螺丝。去年吉利把全球过剩工厂打包买下,光生产线改造就省下20亿。听说有供应商报价高了5毛钱,他直接带着采购部蹲人家厂门口三天。这种"铁公鸡"精神还真见效——帝豪车型保养费用比奶茶还便宜,修车师傅见面都得喊声"李总"。
硬核派:奇瑞的"土味"生存法则
尹同跃这老头最逗,别人都在吹智能驾驶,他闷头在新疆戈壁滩测车。去年冬天零下30度,他带着团队裹着军大衣睡在车里,就为测试电池在极寒下的表现。有回记者问他"为啥不学友商搞高端",他拍着哈弗H6说:"能帮老张家拉货的车,比城里摆阔的豪车实在多了。"
暗流涌动:价格战背后的生死局
看着热闹,其实车圈早杀红了眼。长安朱华荣半夜开会改PPT,赛力斯张兴海亲自试驾摔断腿,连宝马都开始学拼多多搞百亿补贴。最惨的是新势力,蔚来李斌去年亏得把总部大楼抵押了,理想王传福哭着说"造车比养娃还费钱"。这哪是买车啊,分明是看谁家底厚能扛到最后。
车圈乱象:韭菜还是真香现场?
现在买车跟开盲盒似的——直播间抢的"骨折价",提车时发现座椅少个垫;销售承诺的终身质保,修车时变成分期付款。最绝的是某品牌,广告里说续航1000公里,实际开空调直接砍半。难怪有人说:"现在买车得带个算盘,不然连优惠都算不明白。"
破局之道:卷技术还是卷裤腰带?
说到底,价格战就是场慢性自杀。长城去年砍掉12个冗余部门,比亚迪把生产线改造成"变形金刚",吉利直接买下沃尔沃当技术保姆。这些狠招看着吓人,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绝路。就像网友说的:"再这么卷下去,车圈怕是要出《劳动法》第250条——禁止无薪加班。"
未来出路:给中国车装上"防卷结界"
要我说,与其互相扒裤子,不如学学德国工匠精神。奔驰研发个车机系统能折腾五年,丰田造个螺丝钉要测三百遍。咱国产车也该定个规矩:三年内降价超10%就赔消费者双倍差价,电池衰减过20%厂家免费换新。只有让消费者踏实,行业才能真站起来。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资料来源:企业观察报、懂车帝、搜狐汽车、新浪汽车、今日头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