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款宝马X5,很多人喜欢搞对比。尤其是2.0T和3.0T的两个版本,一看售价差十几万,心里就有点虚:差别到底大到啥程度?你这个差别没你想象的那么大。
我自己开了几年宝马,也翻了下不少调校资料。宝马官方宣传的动力差异,可能比实际开起来的感受还要夸张。我身边那几个同事,我还记得有个销售说:差别大,开起来就是不一样。可我试驾下来,觉得实际差距没那么触目惊心。你要是真的每天市区城里开,不用追求极致性能,两车的差距也就没那么明显。
先说动力吧。3.0T那款,马力大概在340左右。2.0T的新版,加入了48V轻混系统,标配240多马力。是不是听起来,就觉得:哎呀,差那么点,不会差这么多吧?我试过几次,油门稍微用力一点,起步没啥明显的差别。虽然3.0T会轻飘一些的推背感,但在堵车或者普通的日常城里跑,2.0T其实挺够用。
这48V轻混,真不是空谈。它的作用,主要就是起步更平顺,油耗也有改善。试了几次,平均油耗我感觉比以前老款2.0T省了大概14%到15%。我估算,百公里大概4.8-5.2升吧,算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日常需求。实际油耗其实比一些主打市场的省油车还要好,特别是在城市堵车频繁的情况。
说这个,是因为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你说油耗那么低,这车会不会为了省油,动力变得软弱?其实也有这个担心。结果我开下来发现,动力还是挺顺畅的。就算在超车时候,踩个油门,车反应还算及时。只是没有3.0T那种哇的一声冲出去的快感。你知道的,宝马追求驾驶乐趣,但我觉得,日常用还挺够用。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记得有个朋友,开的是个3.0T版本,跟我聊天。说:你那2.0T的,够平顺了吧?打游戏一样,没啥压力。我笑了,毕竟他开的是全系最顶级,那也是耗油贵得一匹的车。相比之下,我们这种预算点的家庭用户,2.0T搭配48V系统,确实挺划算。
说到差别,还得提一提差异的边边角角。比如换个轮胎材质,悬挂调校,再贵点的配置,3.0T的车可能会在乘坐体验上更出彩。毕竟,6750转时的动力储备,还是比2.0T多不少。但是日常跑多远?就是个家庭出行,短途上下班,真没必要非得追求极端动力。
我想到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个城市家用,觉得油耗要低,动力也要够。这两车差别大吗?我真的觉得差别没那么大,除非你经常长途高速,或者追求极致运动感。买个3.0T的,是对性能有特殊需求的少数人,大部分人其实用够用就行。
不过我还听到有人说:2.0T的油耗会更高。其实不一定。更不用说,那些油耗比拼的数字,其实受到不少因素影响。路况、驾驶惯、轮胎摩擦……我那次在城市里面跑,调到经济模式,油耗甚至低到4.7升。以前开30万的柴油皮卡,油耗都不低,现在用这个8万多的SUV,感觉挺值。
你有没有想过,像我这样开车,最烦的事是什么?其实是调油门踩得不顺手,那点微调都能看出车子调教的细腻。宝马的底盘一般不错,但调成运动模式后,悬挂有点硬,家里那老人说:这车悬挂挺扎实啊。要我说的话,2.0T版本的调校偏向舒适,噪音控制也不错,也许比3.0T版本还要静。
我从一个不太喜欢喧宾夺主的角度来看,更多的差异在于那些配置上。3.0T标配的运动包,座椅包覆更紧,悬挂调校偏硬。对比下来,2.0T版本那些配置能省下一万多块,实际上用不到那些炫酷的运动元素。你要是真的追求驾驶,不如自己改改悬挂口味,选个适合的轮胎。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你觉得,买车最大坑在哪里?是不是很多人只盯着马力,忽略了实际用车成本?我那天跟朋友吐槽说,百公里油耗差个半升,三年后油钱就甩咱们买车初期的钱好几倍吧。
这个市场也复杂。销售说:你要省钱?就买个1.5T的家用车,省油还省钱。我心想,话也对,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用车。
不管怎么说,我倒觉得,很多人对动力差别的感知,可能都被心理预期左右了。前面那段话,不知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偏颇——实际上,谁开车不追求顺滑、经济、平顺?极端例子,比如追求极致性能,当然另说;但普通家庭,真没必要非找个动力爆棚的车,操控还得睿智点。
说了这么多,反正我心里有个疑问。
你会为了那十万差价,牺牲点动力表现吗?还是觉得只要够用就行?毕竟人生已经够难了,开车也没那么折腾。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