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聊新能源车,路上的绿牌车也确实一天比一天多,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现在买车不选个电动的或者混动的,就有点跟不上潮流了。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是不是燃油车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要是现在再买一辆烧油的车,会不会开个几年就落伍了?
但你要是看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燃油车销量数据,可能会大吃一惊。
这个市场非但没有熄火,反而上演了一出非常现实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车依然是卖得风生水起,排队都买不上;而有的车,曾经也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如今却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九个月加起来都卖不出一万辆。
这中间的差距,比人和人的差距都大。
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聊聊这燃油车市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的车能成为常青树,有的车却快要被大家忘记了。
咱们先从那些卖得最好的车说起。
排在第一位的,还是那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产轩逸,一到九月份,卖了超过二十二万辆。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相当于全国每天都有八百多个家庭,把一辆崭新的轩逸开回了家。
紧跟在它后面的,是老对手大众朗逸,销量也突破了二十万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两款车都上市这么多年了,样子看着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凭什么还这么多人买?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一辆十来万的家用车,图的就是一个省心和踏实。
轩逸和朗逸这两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经过了市场的长期考验,口碑摆在那儿。
它们可能没有最炫酷的大屏幕,也没有最强劲的动力,但它们省油、空间够用、小毛病少、维修保养方便又便宜。
你买车的时候去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尤其是那些开了好几年车的老司机,十个人里头估计有好几个会给你推荐这两款。
这种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感,是很多新车型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换不来的。
当然,轿车市场是这两位老大哥的天下,但在SUV领域,情况就更有意思了。
今年杀出了一匹黑马,那就是咱们国产品牌吉利的星越L,销量快接近二十万辆了,把很多合资品牌的SUV都甩在了后面。
星越L的成功,给所有国产品牌都上了一课。
它的打法非常聪明,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好的东西,卖差不多的价钱”。
你看,它的尺寸比同价位的本田CR-V、丰田RAV4都要大一圈,车里的装修看着也更豪华,用的发动机技术也不差,但价格却和这些合资车差不多。
这就好比你去饭店吃饭,同样是五十块钱一份的套餐,别家给的是一荤一素,这家直接给你两荤两素,分量还足,你自然会觉得这家更划算。
星越L的火爆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咱们的国产品牌,已经不满足于只靠便宜来吸引人了,它们开始有能力在产品质量、设计和技术上,跟国际大品牌正面较量了。
看完了金字塔尖的这几位,我们再来看看中间地带的车型,也就是销量榜上排在几十名到一百名之间的。
这个区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且能反映出两个很明显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豪华品牌的车卖得越来越好了。
像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Q5L这些车,以前总觉得是老板们才开得起的,现在一到九月份,每款都卖了将近十万辆。
这说明大家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手头宽裕了,买车就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开就行”,而是开始追求更好的品质、更强的品牌和更舒适的体验。
辛苦工作挣了钱,给自己和家人换一辆好一点的车,犒劳一下自己,这种想法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第二个趋势是,国产品牌里有特色、有想法的车型,也站稳了脚跟。
比如奇瑞的艾瑞泽8,哈弗的大狗,还有红旗H5,销量都相当不错。
它们不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就拿哈弗大狗来说,它的定位就很巧妙。
它看起来比一般的城市SUV要硬朗一些,能走一些烂路,但开起来又比那些真正的硬派越野车要舒服得多,也更省油。
这正好就满足了那么一群人:他们平时在城市里上班,但心里总想着周末能去郊外撒个野,亲近一下大自然。
大狗就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说明咱们的汽车厂家越来越懂咱们自己人的心思了,知道大家想要什么,能造出真正符合我们需求的车了。
然而,有阳光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
在这份长长的销量榜单上,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那些排在一百多名开外的车型。
有超过一百款燃油车,从一月到九月,忙活了大半年,总共连一万辆都没卖出去。
这里面有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比如本田的飞度、缤智和冠道,雪佛兰的科鲁泽,还有斯柯达的明锐等等。
这些车当年可都是响当当的热门车,为什么现在却卖不动了呢?
原因其实很现实。
我们拿本田飞度来举个例子。
想当年,飞度可是被称为“平民超跑”的,省油、耐用、车子不大但里面空间特别能装,是很多年轻人第一辆车的首选。
但是现在,它的这些优点都不再那么突出了。
你要说省钱,现在七八万就能买到一辆不错的国产电动小车,开起来一公里就几分钱电费,比飞度加油可省太多了。
你要说配置,同样是七八万的国产燃油车,大屏幕、倒车影像、皮座椅都给你配齐了,而飞度可能还是个塑料方向盘和小收音机。
当它最大的优点被别人超越,而自身的缺点,比如噪音大、内饰用料差,又没有改进的时候,消费者自然就不愿意再为它买单了。
再比如雪佛兰科鲁泽这样的合资紧凑型轿车,它们现在的处境就非常尴尬。
比品牌和口碑,比不过排在最前面的朗逸和轩逸;比价格和配置,又比不过越来越强的国产品牌轿车。
它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没有一个能让消费者下定决心非买它不可的理由。
在现在这个选择如此丰富的市场里,一款车如果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就很容易被淹没。
所以我们看到,燃油车市场并没有整体性地衰退,而是在进行一场非常残酷的内部淘汰赛。
那些产品力强、品牌信誉好、能跟上时代变化的车型,依然活得很好。
而那些固步自封、产品更新慢、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车型,无论它过去有多辉煌,都在被市场慢慢地抛弃。
这也给我们普通消费者提了个醒,现在买车,不能只看牌子了,更要看这辆车本身到底值不值,它提供的功能和体验,是不是真的符合你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