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劳斯莱斯设计师卡班新作!荣威M7 DMH官图发布,这车一出来,我就盯着那对“眼睛”看了十分钟——不是因为它帅到失神,而是它把豪华感做进了细节里。没错,就是那组矢量光轨晶钻日行灯,配上3D悬浮贯穿尾灯,用的是宝马天使眼同款厚壁注塑工艺,透光更均匀、寿命更长。你可能没听过这个技术,但你一定见过那种晚上发着“塑料感”蓝光的车灯——而荣威M7 DMH偏偏反其道行之,走的是“温润如玉”的高级路线。更绝的是,它还首次加入了“ROEWE”呼吸光语LOGO灯,白天有金属光泽,夜里会发光,像不像一个会呼吸的徽章?这就叫仪式感。那么问题来了:一位设计过劳斯莱斯、布加迪的大师,为何选择为一款“国民车”操刀?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从“东韵西律”到“自信·优雅”:这不是炫技,是文化翻译
很多人以为好设计就是“好看”,但我告诉你,真正打动人的设计,是能讲故事的。约瑟夫·卡班,这位曾执掌奥迪、宝马、布加迪乃至劳斯莱斯设计的大师,加盟上汽后交出的第一份量产答卷,就是这台荣威M7 DMH。他没有照搬欧洲豪华车的浮夸线条,反而提炼出“东韵西律”的新哲学——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秩序,在这台车上达成了微妙平衡。
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车身比例:4940mm车长、2820mm轴距,B级车的骨架,却透着C级车的沉稳气场。方正而不呆板,横向延展的“磐石姿态”像一座现代建筑,给人安全感。我特别喜欢它的侧面型面处理——没有复杂腰线切割,而是靠光影流动来塑造立体感。这种“智感曲面”的设计理念,听起来抽象,但你站远十米一看,就会发现它像一块被水冲刷过的石头,圆润中藏着力量。
前脸采用直瀑式威仪格栅,纵向视觉拉伸明显,延续了“明珠”概念车的设计语言。这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把“挺拔自信”的气质具象化了。想想看,一辆家用车如果看起来畏畏缩缩,你还愿意带家人长途出行吗?而这台M7 DMH,光是停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我能扛事”的感觉。
细节见真章:灯光不只是照明,更是情绪表达
说到灯光系统,我得再强调一遍:这套灯组不是堆料,而是“品牌灯语”的一次升级。矢量光轨日行灯,造型锐利却不刺眼;贯穿式尾灯用了高透光率光学材料,点亮后如同水晶雕刻而成。关键是工艺——厚壁注塑听起来冷门,但它决定了光线是否柔和、是否有层次。相比之下,很多同价位车型还在用普通导光条,边缘发白、中间暗淡,一看就不高级。
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个“呼吸光语LOGO”。它采用了烫印镀铝+侧壁线性发光工艺,和某些豪华品牌SUV的发光LOGO是同一级别。想象一下,夜晚回家,车子自动迎宾,LOGO缓缓亮起,配合荣耀迎宾光毯投射在地面,那一刻,你不是在开车,是在被尊重。这种体验,过去只属于几十万的豪车,现在下探到了中大型国民车范畴。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个灯嘛,花里胡哨。”可我想问各位车友:当你每天下班疲惫不堪,走到停车场,看到自己的车温柔地“打招呼”,是不是比黑漆漆一片更治愈?情感价值,也是产品力的一部分。
越级空间+混动实力:家庭用户的“刚需天花板”
我们聊聊实用性。4940×1890×1510mm的尺寸,2820mm轴距,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后排可以轻松跷二郎腿,三个成年人并排坐也不会挤。对于经常跑长途的家庭来说,宽适空间就是幸福感的来源。我试想过,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上下车是否方便?答案是肯定的——低门槛+宽开口设计虽未明确提及,但从官图比例来看,进出便利性值得期待。
动力方面,M7 DMH搭载上汽第五代DMH超级混动系统,这是核心亮点。1.5L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峰值扭矩135N·m,热效率超43%。别小看这个数字,超过43%的热效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顶尖水平(丰田第四代THS约为41%,本田i-MMD约40.6%)。高热效率意味着同样的油,能转化更多动能,油耗自然更低。
电机部分,最大功率137kW,峰值扭矩330N·m,CLTC纯电续航预计可达150km。注意,是“预计”,所以最终数据还需上市后实测验证。但以目前信息看,这是同级中罕见能达到150km纯电续航的插混车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城市通勤完全可以纯电完成,真正做到“可油可电,日常零油耗”。
我一直认为,混动技术的本质不是炫技,而是解决用户的真实焦虑——续航短、充电难、油耗高。而M7 DMH的做法很务实:不追求极致性能,而是优化综合能耗与驾驶平顺性。这样的取向,恰恰符合“国民车”的定位。
对比竞品:谁才是真正的“越级选手”?
咱们拿两款热门对手简单对比一下:
比亚迪汉DM-i:同样是中大型插混轿车,汉的优势在于市场口碑和技术成熟度。但其设计风格偏商务,年轻家庭用户可能觉得不够亲切。且现款纯电续航多为121km或200km(后者价格更高),若M7 DMH真能以主力车型实现150km续航,性价比将极具竞争力。
广汽传祺E9(PHEV版):虽然定位MPV,但在家用大空间需求上存在交叉。E9空间更大,适合多人出行,但风阻更高、能耗控制难度大。M7 DMH作为轿车形态,在高速稳定性与能耗表现上更具优势。
所以你看,M7 DMH打的不是“堆配置”战术,而是“精准卡位”:比紧凑级大,比传统豪华车便宜,比同级混动车续航长。它瞄准的,正是那些既要体面又要实惠、既看重品牌又在乎实用的“理性升级派”消费者。
设计之外,是品牌的坚持与野心
在这个千篇一律的“龙脸”“鲨鱼鼻”时代,荣威敢让卡班这样一位国际大师主导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它不是在模仿豪华,而是在重新定义“国民车的高级感”。从“明珠”概念车到M7 DMH量产落地,你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设计传承脉络,而不是朝令夕改的急功近利。
当然,也有朋友担心:大师加持会不会导致“曲高和寡”?毕竟审美是有门槛的。但我觉得,M7 DMH聪明之处在于——它保留了足够的简洁与克制。没有夸张的空气动力套件,没有复杂的装饰面板,一切服务于“大方、进取、从容”的基调。这是一种成熟的美,耐看,不腻。
写在最后:它值不值得等?
荣威M7 DMH暂无售价信息,仅知将于下半年上市。但从已曝光的信息看,它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大师设计背书、越级空间、超长纯电续航、豪华级灯光工艺。如果你正在考虑一台兼顾家用与品质的中大型混动轿车,它绝对值得加入备选清单。
不过我也提醒大家:理性消费的前提是亲自体验。参数可以对比,但座椅舒不舒服、底盘滤震如何、车机流不流畅,这些只有坐进去开一圈才知道。建议上市后第一时间去试驾,别光看官图种草。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一辆“国民车”有没有必要配备发光LOGO和迎宾光毯?这是提升幸福感,还是多余的成本堆砌?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顺便说一句,我听说卡班团队在设计时,特意研究了中国家庭三代同堂的出行场景……想知道更多幕后故事吗?点个赞,下次我挖点内部花絮给大家看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