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风声鹤唳,说特斯拉要搞个“丐版”Model 3/Y,价码直接下探到15-17万区间。配置上嘛,肯定要精简一番,像是氛围灯、后排娱乐屏、电吸尾门这些统统咔嚓掉,换成单层夹胶玻璃、铁皮车顶,座椅通风加热也变成绒布材质。但据说,车体架构、三电系统这等硬核还在,超充桩也能用。这消息一出,舆论场直接沸反盈天,都在嘀咕特斯拉这波梭哈到底能不能行。
这事儿有嚼头的地方在于,一面是特斯拉Model Y去年狂揽48万订单,稳坐销冠宝座,另一面,老款车型涨价缩水的槽点还没消停,现在又来个“降价寒碜”,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吗?很多人寻思,莫非特斯拉这回是想薅那些只想买个代步驴车的刚需用户?但话说回来,特斯拉的牌面会不会跟着掉价?
得,咱先庖丁解牛,理一理这事儿背后的门道。特斯拉作甚要这么干?最直给的原因,莫过于竞争白热化。国内新能源车市现在卷成麻花,比亚迪、小鹏、蔚来这些豪强都在玩命跳水,特斯拉要是不跟牌,怕是要被洗出牌局。而且,15-17万这个档位,明摆着冲着比亚迪秦PLUS DM-i、埃安S这些走量爆款去的,简直是图穷匕见。
但问题来了,瘦身版的特斯拉,还是那味儿吗?有人说,特斯拉的护城河在于它的智能化,譬如Autopilot自动驾驶、OTA迭代这些,要是为了低价把这些都阉割了,那就成了“换皮电车”了。还有人担忧,特斯拉的金字招牌会蒙尘,盖因很多人粉特斯拉,图的就是那个“黑科技”、“未来感”的标签,要是沦为“平价车”,恐怕就失了魂。
当然,也有人替特斯拉叫好。横竖现在不少车主买电车,就是为了解决通勤问题,对那些锦上添花的玩意儿并不care。只要特斯拉能保住品控和安全,价格足够撩人,照样能圈粉。再者,特斯拉的充电桩优势还在,这对于长途奔袭的铁骑来说,是个不小的甜头。
从历史长河来看,车企降本增效是老生常谈。当年,福特T型车就是靠着量产,把身价打下来,这才让汽车走进寻常巷陌。特斯拉如今的路数,有点像当年福特的翻版,就是把汽车打造成一种大众快消品。
别忘了,汽车这玩意,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还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向往。就像开头评论区吐槽的,头顶那块大玻璃,虽说有人觉得是鸡肋,但也有人视若珍宝,觉得是浪漫和情调的载体。要是特斯拉把所有“可有可无”的配置都一刀切了,那它还剩点啥?
归根结底,特斯拉的“降价简配”大戏能不能唱响,还得看普罗大众买不买账。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番操作,将会对整个新能源赛道产生蝴蝶效应。至于特斯拉最该动哪儿的刀子,这事儿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杆秤。但有一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企业在逐利的同时,也要体察消费者的情感诉求,终究,汽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铁疙瘩,它也是我们生活的一抹亮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