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纯属产品分析,无任何商业合作,请放心食用。
常年霸榜销量冠军的日产轩逸,这次居然要动真格了!最近外媒一波接一波的谍照和官图轰炸,直接让这台“买菜神车”成了车圈顶流。我仔细扒了扒资料,好家伙,新一代轩逸的变化简直是脱胎换骨,外观更激进,内饰终于不“复古”了,甚至动力系统还塞进了奇骏同款1.5T三缸机!这是要彻底摘掉“马路三大妈”的帽子,直接对标思域、影豹的节奏?
不过话说回来,轩逸这车在国内,经典款卖6万,新款卖9万,新老同堂直接玩成三代同堂,销量全靠价格战和网约车司机撑腰。但这次换代,日产明显是想搞点新花样,毕竟自家都快被本田收购了(虽然后来谈崩了),再不拿出点硬货,怕是真要凉凉。
先看脸!新一代轩逸的前脸争议挺大,有人说像大众迈腾,有人说像自家天籁。海外版的中网改成了竖向条幅设计,LED灯带直接贯穿车头,搭配分体式大灯,乍一看甚至有点新能源车的范儿。最狠的是车标能发光,夜间辨识度直接拉满,10万级家轿玩这操作,日产这次是真下血本了。
侧面线条更绝,溜背造型+宽体轮眉,配上双色车身和隐藏式门把手,瞬间有种20万级轿跑的既视感。尾部更是大改,贯穿式尾灯+小鸭尾扰流板,后包围还加了银色箭头装饰,连隐藏式排气都安排上了。要我说,这设计要是真量产,隔壁朗逸和卡罗拉的设计师怕是要连夜改方案。
不过也有网友吐槽:“轩逸变帅了,但网约车司机们同意吗?”毕竟经典款轩逸能卖爆,靠的就是低调耐看。新一代造型这么激进,搞不好会劝退一批中年用户。但日产显然铁了心要讨好年轻人,销量可以靠经典款撑着,品牌形象得靠新车立起来。
如果说外观是“整容”,那内饰绝对是“换脑”。现款轩逸那个中控屏,尺寸小得连导航都得眯着眼看,塑料感更是扑面而来。新一代车型直接搬来了楼兰和天籁的豪华套餐:双12.3英寸一体式大屏、触控式空调面板、双辐式方向盘,甚至连档把都换成了电子按键式。这配置别说吊打朗逸了,放B级车里都不虚。
细节上也够卷,座椅还是祖传的“日产大沙发”,但材质升级成真皮+缝线,门板和中控台用了多层设计,氛围灯大概率也会安排。唯一让我担心的是,这套触控按键用久了会不会留指纹?毕竟日产的品控这几年可是没少被吐槽。
动力绝对是重头戏!现款轩逸的1.6L自吸发动机,135匹马力被网友戏称“踩油门像踩棉花”。新一代车型直接上了三套动力:
2.0L自吸:149马力,主打省油耐用,适合保守派;
1.5T三缸机:奇骏同款,201马力!数据比思域1.5T还猛,但三缸机在国内的口碑……日产这是要赌一把?
ePower混动:1.5L三缸机只发电,电机驱动,188马力。油耗据说能压到4L/百公里,但电池容量小,不能插电,算是日系混动的折中方案。
最让我意外的是,海外媒体还提到了纯电版的可能。虽然具体参数没曝光,但参考日产Ariya的技术,续航400公里应该没问题。要是定价15万以内,直接和比亚迪秦EV对狙也不是没胜算。
不过问题来了:1.5T三缸机到底行不行?奇骏当年就栽在这台上,震动和噪音被喷成筛子。轩逸要是照搬,销量怕是要悬。但反过来想,201马力放在A级车里简直是降维打击,年轻人为了性能或许真能接受三缸。日产这波操作,到底是“真香”还是“作死”,只能等实测了。
日产现在的处境有多难?2025年一季度国内销量同比暴跌30%,英菲尼迪都快混成“限量版”了。轩逸作为销量支柱,占了品牌近一半的份额,说是“定海神针”一点不过分。但光靠降价卖老款终究不是办法,新一代车型必须扛起品牌升级的大旗。
从配置看,轩逸这次确实堆料够狠,颜值、科技感、动力全面升级,甚至有点“越级打怪”的意思。但对手们也没闲着:比亚迪秦L马上要上第五代DMi,朗逸换代在即,吉利星瑞2.0T才卖11万……轩逸想突围,关键还得看定价。如果1.5T车型敢定12万起,ePower混动压到15万内,或许真能复制现款的销量神话。但要是飘了,定价直奔16万,那恐怕只能收获一句:“挺好的,下次别做了”。
作为一款累计销量破500万的神车,轩逸的每一次换代都牵动整个家轿市场。这次日产显然憋了个大招,设计年轻化、配置科技化、动力多元化,甚至不惜冒险上三缸机。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最终定价和实际体验。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非专业建议,实际配置以官方发布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