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传奇落幕,途锐停产背后的三点无奈:输给时代,还是输给自己?

“最后一辆途锐Final Edition的订单确认于2026年3月截止,这意味着23年的燃油途锐传奇正式进入倒计时。 讽刺的是,这款曾拖拽波音747的‘西装暴徒’,如今在展厅里甚至不如一台智能座舱的试驾车热闹,是时代抛弃了它,还是它固执地留在了时代里? ”

23年传奇落幕,途锐停产背后的三点无奈:输给时代,还是输给自己?-有驾

途锐Final Edition的细节充满了告别仪式感。 激光雕刻的“Final Edition”字样印在后窗玻璃上,迎宾踏板、换挡杆和仪表台饰板也嵌入了同名标识。

础版配备18向电动调节座椅和曲面显示屏,Elegance版本升级了矩阵大灯和实木饰板,而顶配的途锐R插混版则拥有456马力的综合输出和700Nm的扭矩,德国起售价75025欧元(约62.2万元人民币)。 这些配置像是一本精心编排的纪念册,试图用细节留住23年的荣光。

途锐的辉煌历史远比这些标识更值得书写。 2006年,一辆V10 TDI版本的途锐在法兰克福机场拖动了重达155吨的波音747飞机;2011年,V6车型用12天完成了从阿根廷到阿拉斯加、全长22750公里的洲际穿越;2009年至2011年,途锐赛车三度征服以残酷闻名的达喀尔拉力赛。

这些战绩曾让它成为“硬核越野”的代名词,甚至与同平台的保时捷卡宴、奥迪Q7并驾齐驱。

23年传奇落幕,途锐停产背后的三点无奈:输给时代,还是输给自己?-有驾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然而,市场表现始终是途锐的软肋。 尽管三代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20万辆,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数据堪称惨淡:2024年全年仅售出6543辆,月均545台,而2025年的月均销量进一步下滑至300台左右。

同平台的奥迪Q7价格高出十余万,销量却更稳定,凸显了品牌溢价在豪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有车主调侃:“花60万买途锐,别人总觉得你开了辆高配途观L。 ”

途锐的定位矛盾或许是根源。 它拥有与宾利添越、兰博基尼Urus同源的MLB Evo平台,空气悬挂和托森差速器赋予其硬核越野能力,大众的品牌形象始终难以支撑其高端定价。

关键的是,电动化浪潮加速了它的衰落。 理想L9等国产新能源车以激光雷达、智能座舱为卖点,而途锐的V6发动机和机械四驱在“冰箱彩电”面前黯然失色。

降价也未能挽救结局。 途锐入门版价格从巅峰期的158万元跌至清库存时的37万元,但展厅依然冷清。

23年传奇落幕,途锐停产背后的三点无奈:输给时代,还是输给自己?-有驾

相比之下,新能源区年轻家庭对ID.8的智能座舱展现出的兴趣远高于途锐的机械魅力。 一位经销商坦言:“来看途锐的几乎全是70后老车主,年轻人问都不问。 ”

途锐的车主画像也折射出它的困境。 他们多是医生、律师、企业高管等“反logo族”,追求低调奢华,新一代消费者更倾向显性品牌价值。 一位车主直言:“电动车再好,也没有V6发动机的轰鸣和托森差速器的机械感。 ”这种情怀与时代的割痕,或许正是途锐停产的注脚。

大众官方在新闻稿中强调“燃油版途锐”的停产,暗示电动化续作的可能。 但对于此刻而言,途锐的退场更像一场与燃油时代的郑重告别,它曾用钢铁之躯拖动飞机,穿越大陆,征服沙漠,却终未跑赢电机的静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