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天极氪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了一条消息:“新款001即日起全国交付限时价25.98万起。 ”短短几小时评论区就炸开了锅。 有老车主吐槽“买早了”也有潜在买家追问“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更有人直接晒出订单截图配文“终于等到了”。 这一幕仿佛成了2025年电动车市场的一个缩影价格战愈演愈烈技术迭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款车凭什么敢定这个价?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新款极氪001官方指导价26.98万-32.98万元限时权益下实际起售价压到了25.98万元。 对比同级竞品小鹏P7起售价21.98万元智己L6是21.99万元小米SU7更是低至21.59万元。 表面看极氪001贵了4万多仔细看配置表会发现:它全系标配了9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和双腔空气悬架。 而竞品这些配置往往需要选装或顶配才有。
举个例子小米SU7的800V平台需要选装智己L6的双腔空悬仅限高配版。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如果把这些配置全加上竞品实际落地价可能反超极氪001。 这种“高配低价”的策略显然是想复制当年特斯拉Model 3的降维打击。
消费者真的买账吗? 极氪001在8月销量只有3474辆在中大型车榜单排第12位。 这个数字对比6月的14383辆巅峰确实有些尴尬。 有业内人士分析8月销量下滑是因为消费者在等新款。 而极氪官方透露新车开启交付后单日锁单量已破万。 不过这些订单有多少能转化为实际交付还要看后续产能。
说到智能驾驶这次极氪玩了个狠的。 全系标配千里浩瀚H7系统搭载NVIDIA DRIVE Thor-U芯片算力700TOPS。 这是什么概念? 2025款入门版用的Mobileye EyeQ5H芯片算力只有48TOPS连零头都不到。 老车主还能通过众筹升级系统预计花费不超过1.5万元。
这个方案一公布论坛里立马分成两派。 一派夸极氪“良心”认为这是行业首个大规模硬件升级案例;另一派则质疑众筹可行性担心后期维护成本。 有技术博主拆解发现新系统的激光雷达安装位与老款不同升级可能需要改动车身结构。 极氪官方回应称详细方案正在研发中11月才会开启众筹。
实际体验如何? 有提前试驾的媒体描述H7系统在高速匝道能自动识别雪糕筒城区道路遇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时刹车更线性。 也有用户吐槽系统对加塞车辆的应对还是偏保守。 值得注意的是全系标配的“小蓝灯”设计当辅助驾驶激活时车外灯带会亮起蓝光提醒行人。 这个细节引发热议有人觉得是安全创新有人却调侃“像科幻片里的机器人”。
性能升级更是刀刀见肉。 新车弃用800V平台全面转向900V架构。 最直观的变化是充电速度:官方数据10%-80%电量最快只要10分钟。 实际测试中有车主在480kW超充桩上录得7分钟充入70%电量的成绩。 这是因为极氪用了“神盾金砖电池”支持12C超充倍率。
加速性能也够吓人。 四驱版电机总功率680千瓦零百加速2.83秒极速从240km/h提升到280km/h。 有车评人开玩笑说:“这数据已经接近百万级超跑了。 ”普通用户更关心能耗新款电耗最低13.6kWh/100km比老款降了约15%。 一位从2023款换购新车的用户反馈实际续航能稳定在600公里以上高速路段也能保持在550公里左右。
底盘升级容易被忽略却影响深远。 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取代了老款的开式结构离地间隙最高调到206毫米。 有车主在川西高原测试时发现海拔4000米以上悬架依然正常工作。 而老款在类似环境会出现充气缓慢的问题。 越野模式下悬架行程85毫米的调节范围能应对大多数非铺装路面。
坐进车内变化同样明显。 中控台取消了斜向缝线换成亮银色装饰条;空调出风口改成贯穿式设计;触控按键变回实体按键。 这些改动引发争议:有人说“更实用”有人却觉得“少了设计感”。 所有人都承认新增的256色氛围灯确实炫酷它能随音乐律动还能在开门时闪烁红光警示后方来车。
后排体验是本次升级重点。 4向电动腿托+2向电动脚踏的组合让后排座椅最大躺角达到125度。 有家庭用户实测1米8身高的成人能近乎平躺。 座椅通风和按摩功能下放到后排这在同级车型中罕见。 不过也有挑剔的用户指出按摩点位虽然从前排10个增加到20个力度偏轻柔。
音响系统堆料更狠。 29扬声器的ZEEKR Sound Max系统功率4680W头枕内置8个扬声器。 播放杜比全景声片源时后排乘客能听到清晰的头顶音效。 音频爱好者指出低音下潜还是略逊于宝华韦健等传统豪华品牌。
最让人惊艳的是智能星空天幕。 官方资料显示这块天幕用星空膜导电技术集成了500颗独立LED能模拟流星划过。 实际体验中夜间行车时天花板确实会出现点点星光。 有用户担心夏季隔热问题极氪回应称玻璃涂层能隔绝99%紫外线。
市场反应方面极氪001面临的竞争比三年前激烈得多。 小米SU7上市半年交付破10万辆智己L6打出“未来战舰”概念小鹏P7改款后智驾能力提升。 就连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型也开始降价比如宝马i3终端价已跌破30万。
极氪的应对策略是打技术差异化。 900V平台目前只有蔚来ET9等百万级车型在用下放到25万区间属首次。 充电网络布局也在加速极氪超充站已覆盖全国90%高速服务区。 有车主分享经历:从上海到北京沿途在5个服务区充电总用时不到1小时。
老车主的态度值得玩味。 论坛里有2023款车主组织团购升级方案也有人转手旧车换新车。 一位ID为“极氪老粉”的用户发长文吐槽:买车三年经历三次大改款每次都有核心配置升级“感觉像被背刺”。 多数人承认这次升级幅度确实远超往年。
经销商渠道传来新消息。 北京某体验店销售透露周末日均客流量是平日的三倍试驾需排队两小时。 也有消费者犹豫:同价位能买到理想L6这样的增程车续航更无忧。 极氪的回应是推出电池租赁方案车价最低可降至20万以内。
安全性升级很少被提及至关重要。 全系标配远端气囊碰撞时能防止前排乘客相互撞击。 爆胎控制技术通过扭矩分配保持车身稳定有媒体在专业场地测试时单侧轮胎失压后车辆仍能直线行驶。
产能问题始终是隐患。 极氪杭州工厂虽已实现双班生产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供应紧张。 有订单用户反馈交付周期可能要4-6周。 相比之下小米SU7的交付速度已压缩到2周内。
关于品牌定位的讨论也很有趣。 极氪001始终坚持猎装车造型这让它在轿车和SUV之间找到差异化市场。 2024年全球每10台猎装车中有7台是极氪这个数据说明小众市场也能做出规模。 另一方面猎装造型牺牲了部分后排头部空间身高超过1米85的乘客会感觉压抑。
充电兼容性测试结果出乎意料。 有用户用第三方充电桩时发现900V平台能自适应调整电压普通国网桩也能达到150kW功率。 峰值功率需要极氪自建的超充桩才能实现这也引发对充电标准统一的思考。
售后服务成为新焦点。 极氪推出“终身质保”政策条款注明电池衰减需超过30%才能索赔。 有车主组团要求明确衰减测试标准官方客服回应称采用国标循环测试法。
二手车市场已出现反应。 某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老款001的残值率在新车发布后一周内下降5%。 车商开始调整收购策略对2024款车型压价更狠。 有业内人士预测这次改款可能加速电动车贬值周期。
设计细节的争议持续发酵。 比如取消后保险杠红色反光片改用仿通风口设计有用户认为影响夜间安全性。 新增的神秘紫车漆在阳光下会呈现渐变效果维修成本比普通漆面高30%。
车机系统虽然没大改升级了ZEEKR OS 6.0。 新系统支持三屏联动后排娱乐屏能独立播放视频。 不过有用户抱怨应用商店更新慢主流娱乐APP数量不如竞争对手。
关于驾驶质感的描述两极分化。 运动模式下悬架支撑性明显增强有赛道体验者称弯道极限比老款提升15%。 日常驾驶时舒适模式下的细碎振动依然存在尤其是过减速带时后排跳动较明显。
价格战的阴影始终存在。 特斯拉Model 3即将改款的消息传出后有观点认为可能引发新一轮降价。 极氪销售私下透露如果竞品大幅调价不排除推出更多权益包的可能。
供应链细节值得关注。 极氪001的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和蜂巢能源电机来自日本电产和汇川技术。 有分析指出多供应商策略能保障产能也可能导致批次间性能差异。
用户共创模式这次玩出了新花样。 极氪在APP发起“配置投票”让用户决定下次OTA优先升级的功能。 当前票数最高的是“露营模式”可见车主对拓展用车场景的需求强烈。
充电效率的实测数据引发技术讨论。 在350kW充电桩上车辆前期能维持300kW以上功率电量超过70%后降至150kW。 工程师解释这是电池保护机制用户更希望全程高速充电。
智能魔毯功能的实际效果众说纷纭。 系统通过摄像头预判路面起伏自动调节悬架软硬。 有用户在北京晚高峰路段测试称能过滤掉八成颠簸;也有人觉得算法过于敏感导致车身频繁微调。
关于品牌忠诚度的现象很有趣。 极氪社区调研显示65%的新车主来自传统豪华品牌用户转化其中宝马3系车主占比最高。 这些用户普遍对操控性要求更高对智能配置的接受度低于新势力受众。
售后服务网络扩张速度跟不上销量增长。 三四线城市用户反映维修需预约到省会城市平均等待周期7天。 极氪计划年底前新增100家授权服务中心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
最终所有讨论都回到那个问题:在25万-35万区间你会为技术买单还是为品牌买单? 极氪001用900V平台和激光雷达标配试图证明前者市场教育仍需时间。 有车主在长途测试中录得百公里电耗12.3度这个数据让围观者沉默。
补充图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