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逛车展或看新车资讯的朋友肯定发现了:增程车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夸张。前两年 150km 纯电续航就算主流,现在零跑 C11 增程版直接干到 300km,广汽昊铂 HL 更是冲到 350km,甚至有车型喊出 450km 的目标。
车企扎堆比拼大电池,真的是为车主着想吗?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这场 “容量竞赛”,看看大电池到底值不值得买单,准备买增程车的朋友别错过!
一、现状:3 年翻一倍!增程车电池容量卷疯了
短短几年,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像是 “开了挂”,数据对比一下更直观:
2021 年,理想 ONE、岚图 FREE 这些主流车型,纯电续航还停留在 123-145km,电池容量大多不到 25kWh;
2024 年,零跑 C11 增程版用上 43.74kWh 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破 300km;问界 M9 增程版直接给 52kWh 电池,续航达 275km;
2025 年更夸张,极氪 9X、小鹏 X9 等新车把纯电续航刷到 380-450km,电池容量比早期车型翻了近一倍。
乘联会的数据更说明问题:现在在售的增程车中,超 200km 续航的占比达 48%,超 250km 的占 20%,而 3 年前这两个数字还是零。车企的宣传重点也变了,从 “无续航焦虑” 改成 “市区当纯电开”。
二、为啥疯卷?消费者需求逼出来的 “军备竞赛”
增程车本来是 “小电池 + 大增程器” 的路线,为啥突然转向大电池?核心还是戳中了车主的痛点:
市区通勤想 “彻底用电”:早期 150km 续航看似够用,但冬天开空调、开导航后实际只剩 100km 左右,很多人得天天充电。现在 200km 以上续航,夏天能开一周,冬天也能撑 3-4 天,刚好匹配城市通勤需求。
绕开充电短板:虽然充电桩越来越多,但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还是不方便。大电池能减少充电频率,就算没充电桩,每周去加油站补一次油就行,完美解决 “充电难” 的顾虑。
竞争倒逼升级:新能源市场里,插混车续航不断提升,增程车如果不跟进,很容易被淘汰。比如长安深蓝 S7 增程版从 121km 续航升级到 200km 后,销量直接涨了 30%,其他车企只能跟着加码。
简单说,这不是车企 “好心”,而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逼出来的 —— 谁的电池大、纯电跑得远,谁就更受青睐。
三、隐忧:大电池真的越香?3 个坑要警惕
但 “电池越大越好” 是误区,很多车主买完才发现问题,这 3 个隐藏成本必须算清楚:
买车贵了好几万:电池成本占电动车总成本的 30%,容量翻倍意味着价格飙升。比如零跑 C11 增程版,200km 续航版卖 15.58 万,300km 版直接涨到 18.58 万,多花 3 万就多了 100km 续航。按每年开 2 万公里算,得 10 年才能靠省的油钱赚回来。
馈电油耗反而更高:电池变重会增加车重,车重每多 100 公斤,馈电油耗就上升 8%。问界 M9 增程版带 52kWh 电池,车重超 2.5 吨,馈电油耗 7.8L/100km,比电池小的理想 L6(馈电 6.9L)高了近 1 升,跑长途反而更费油。
续航虚标更明显:车企标的都是 CLTC 理想续航,实际开起来打折扣。有车主实测,零跑 C11 增程版 300km 标称续航,冬天开空调只能跑 180km,和早期 200km 续航的车型(实际 120km)比,实际提升并没那么大。
四、选车指南:别被容量忽悠,按需求选才不亏
其实增程车选电池,不是看数字大小,而是看自己的用车场景,这 3 类需求对应不同选择:
市区通勤为主(每年高速少于 5 次):选 200-250km 续航的车型,比如长安启源 A07 增程版(200km 续航)、零跑 C16 增程版(200km 续航)。这类车电池不大,价格控制在 15 万左右,市区用电成本低,偶尔跑高速也够用。
经常跨城跑(每月高速 2-3 次):优先 250-300km 续航的车型,比如问界 M5 增程版(210km 续航)、理想 L6(212km 续航)。电池容量适中,馈电油耗不会太高,纯电续航能覆盖大部分短途,高速用油也踏实。
充电极不方便(乡镇用户):别盲目追大电池,选 150-200km 续航的基础版就行。比如深蓝 S7 增程版 121km 续航版,价格比 200km 版便宜 2 万,平时用电代步,没电了加油就行,没必要为用不上的续航多花钱。
结尾互动:你觉得大电池增程车值吗?
这场电池容量竞赛,本质是车企的营销噱头,但也确实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你现在开的增程车电池多大?实际续航够不够用?或者你纠结选 200km 还是 300km 续航?评论区聊聊,点赞前 3 的朋友,我会分享 “增程车真实续航实测清单”,帮你避开虚标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