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车买的时候老板说啥都不要,直接骑就行!朋友上周还这么跟我吹牛,结果今天就接到他电话,车在路上被扣了,人还得灰溜溜去交罚款。
这感觉就像一夜之间,马路上就多了无数双眼睛,专门盯着来来往往的电动车。以前那种戴个帽子就敢出门,电门一拧就消失在车流里的潇洒日子,好像真的一去不复返了。以前总觉得头盔是个累赘,天热的时候捂得一头汗,现在倒好,成了出门的通行证,要是敢松松垮垮地挂在车把上,或者干脆不戴,那路口的交警准会热情地向你招手,递上一张罚单。
上海那边是30块,有些地方首次20,再犯就50。钱不多,但架不住这事儿天天查,比上班打卡还准时。官方的数据说得明明白白,一个合格的头盔能在关键时刻把受伤的概率降低70%,死亡率更是能降40%。道理谁都懂,可这每天出门前多出来的一道程序,还是让人有点不是滋味。
头盔的事儿还只是个开胃菜,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我朋友遇到的那种情况。他的车,没牌。
以前大家都觉得,电动自行车嘛,又不是汽车,上个什么牌。这种想法现在可是大错特错了。从新国标开始推行,这事儿就一直在说,但总有人觉得是狼来了。现在,狼真的蹲在了每个路口。四川内江那边搞了一次专项整治,查了六千多起违规,扣了两百四十多辆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麻烦的是,现在的电动车早就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自行车了。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三轮,甚至还有些四轮的老头乐,每一种车对应的驾照都不一样,从F证到D证再到C2,门门道道多得很。要是没证开车上路被抓到,罚款直接从200块起跳,最高能到2000,万一情节严重些,进去待上十几天也不是没可能。
但最让人憋屈,也是最坑的一种情况是,就算你老老实实戴了头盔,辛辛苦苦考了驾照,你的车,依然可能不配上路。
这就涉及到所谓的无资质车辆了。说白了,就是那些非正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根本没通过国家强制认证的铁疙瘩。买车的时候,要是店家给不出车辆的3C认证、充电器的3C认证,还有那张最重要的产品合格证,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你买回家的可能是一份巨大的安全隐患。
前阵子,湖北南漳县就查了一个车行,一口气卖了42台不合格的电动车,涉及十几个型号。最后的结果是车被没收,老板不仅违法所得没了,还得交一大笔罚款。可对于那些已经把车买回家的普通人来说呢?他们花出去的钱,可能就真的打了水漂,因为这辆车从出厂的那一刻起,就不具备合法上路的资格。
这就像你兴冲冲地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手机,结果回家一开机,发现它根本连接不上任何网络信号,它本质上就是一块砖。这种感觉,比直接罚款还要难受。
所以说,现在骑电动车出门,真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了。以前那种仗着车小灵活,在车流里自由穿梭,把交通规则当成参考的日子,已经彻底结束了。从现在到年底,甚至更久,这种两禁止一必查的严管模式会成为常态。
街面上那些曾经熟悉的自由感正在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秩序和规则感。这背后,是暴增的电动车保有量和频发的交通事故之间尖锐的矛盾。这场席卷全国的严查风暴,本质上是在为过去十几年的野蛮生长补课。
那个属于电动车的草莽时代,或许真的就此落幕了。
你那边的电动车查得严吗?有没有因为这些新规遇到过什么糟心事?评论区聊聊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