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来聊聊一款家喻户晓的车,日产轩逸。
这车在国内卖得实在是太好了,简直就是马路上的“常客”,很多人买家庭第一台车的时候,都会把它列入考虑名单。
大家喜欢它,主要是图个省心、省油、空间大,坐着也舒服。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讨论的焦点,那就是它的动力。
特别是那套经典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配上CVT变速箱的组合,在市区里开着是挺平顺的,可一旦上了高速,要把速度跑到120公里每小时,它到底还够不够用?
尤其是在需要超车的时候,会不会让你干着急?
这个问题,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个明白。
而且,听说轩逸还有一个混动版本,叫e-POWER,很多人对它不了解,据说它在高速上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是个被低估了的狠角色,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先说说我们最熟悉的老朋友,1.6L的燃油版轩逸。
这台发动机最大有135马力,官方说它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时速需要12秒。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来看,确实算不上亮眼,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在实际的高速测试中,这个成绩也差不多,测出来是12.12秒。
但这只是起步阶段,高速上更考验车的,其实是中后段的再加速能力。
比如说,你正以80公里的时速巡航,前面有辆大车开得比较慢,你想超过去,需要把速度提到120公里。
这时候你一脚油门下去,会发现这台轩逸需要花上8.36秒才能完成这个过程。
8秒多钟,听起来不长,但在瞬息万变的高速公路上,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打好提前量,看准了前后都没有车的时候,才能稳妥地完成超车动作,整个过程需要你非常冷静和有耐心,少了一点说走就走的底气。
当你深踩油门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发动机在努力地工作,转速表指针会一下子跳到5000转以上,发动机的嘶吼声也会清晰地传到车里来。
但是,车速的提升却是非常线性的,就像一股平稳的水流,而不是像涡轮增压车那样,突然给你一股很猛的推背感。
这就是CVT变速箱的特性,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平顺和燃油经济性。
在高速上以120公里的时速稳定行驶时,它的表现就非常出色,能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在2000转以下,大概1900转左右,这时候车里又安静又省油。
可一旦你要求它急加速,它就像个反应有点慢的员工,需要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才会把动力传递下去,这就造成了一个短暂的“动力空窗期”。
所以,对于1.6L的轩逸,我们的结论是,它是一款非常称职的家用车。
如果你一年跑高速的里程不到一万公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那它的动力是完全足够的,甚至可以说很合适。
但如果你是个生意人,经常需要跑长途,或者你就是喜欢开车,享受那种干净利落的超车快感,那这台1.6L的轩逸可能会在某些时刻让你觉得力不从心。
好了,说完了燃油版,我们再来看看那个传说中的“隐藏王者”——轩逸e-POWER混动版。
很多人一听混动,可能就想到了丰田或者本田的技术,觉得也就是省点油,动力上不会有太大惊喜。
但日产的这套e-POWER系统,思路完全不一样。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不用充电的电动汽车”。
它的核心逻辑是,车上那台1.2升的发动机,从头到尾都不直接驱动车轮,它唯一的任务就是发电,像个随车携带的充电宝。
而真正负责让车子跑起来的,是一台纯粹的电动机。
这台电动机的扭矩达到了惊人的300牛·米。
这是什么水平呢?
大众那台很出名的1.4T发动机,最大扭矩也才250牛·米。
电动机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动力输出是即时的,没有任何延迟。
所以,当e-POWER混动版的轩逸在高速上需要超车时,它的表现就和燃油版截然不同了。
同样是从80公里加速到120公里,它只需要5.92秒!
比燃油版快了将近2.5秒。
这个差距在高速上就是天壤之别,意味着超车变成了一件非常轻松、安全的事情。
你只需要轻点油门,强劲的动力就会瞬间涌现,车子会很安静、很迅猛地完成超越,整个过程既没有发动机的嘶吼,也没有变速箱的顿挫,体验感非常高级,完全就是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
可能有人会担心,在高速上一直用电,电池会不会很快就没电了?
发动机会不会来不及充电,导致车子没劲儿?
这个问题日产的工程师早就考虑到了。
他们设计了一套智能发电系统,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发动机会自动启动,并且会稳定在热效率最高的2500转左右的工况下,安安静静地为电池充电,始终让电池的电量保持在一个非常健康的区间,比如30%到70%之间。
你只管开车,能量的分配和管理,车子会自己搞定,完全不用你操心。
这样的结果就是,它不仅动力响应快得像电动车,油耗还非常低。
在120公里时速下,它的百公里油耗只有5.18升,比本来就很省油的1.6L燃油版还要再低0.8升。
而且因为主要靠电机驱动,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被隔绝得非常好,车内的静谧性也提升了一个档次,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只有62分贝,比以安静著称的大众朗逸还要好。
当然,光说自己好还不行,我们得把它放到市场里和竞争对手比一比。
在这个级别,它的对手有丰田的卡罗拉双擎、本田的思域混动,还有我们国产的强大选手比亚迪秦PLUS DM-i。
从数据上看,轩逸e-POWER的表现非常均衡。
论高速油耗,它比本田思域混动稍微高一点点,但比卡罗拉双擎和比亚迪秦PLUS DM-i都要省。
论中段加速能力,它虽然比不上思域混动那么极致,但也属于第一梯队,动力体验远超卡罗拉双擎。
更重要的是价格,它的终端售价比性能相近的思域混动要便宜不少,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
而且,日系车还有一个传统优势,就是保值率。
数据显示,轩逸开三年还能卖出原价的62%左右,这个数据比一些新能源车型要高出不少,这意味着你将来换车的时候,能少损失很多钱。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真实车主的反馈。
一位北京的e-POWER车主说,他国庆节开着车跑了1300多公里高速,全程开着空调,油耗也就在5.2升左右,超车的时候只要切换到运动模式,动力响应特别快,感觉完全不像一台十几万的车。
而另一位开1.6L燃油版的广州车主则表示,平时开着挺好,但高速上坐满人之后,超车的确感觉有点吃力,她甚至说如果混动版能再便宜一万,她肯定会考虑换车。
这些来自一线用户的声音,最能说明问题。
总的来说,轩逸用两款不同性格的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6L燃油版,是给那些预算有限,追求务实、可靠的家庭用户的稳妥之选。
而e-POWER混动版,则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轩逸的传统印象,它用媲美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高级的行驶质感,证明了自己是一款名副其实的“高速神器”,为那些既要省钱又要驾驶乐趣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