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测试涵盖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15种典型高风险场景,例如:
城市篇:“开进大转盘”“儿童突然过马路”“十字路口急刹”
高速篇:“夜间施工+卡车”“横穿的野猪”“前车突然消失”
测试方式采用车辆实景驾驶,设置模拟车流与假人模型,在真实道路(非封闭测试场地)下进行挑战。
参与测试的车型共来自20多个品牌、36款量产车,包括:特斯拉Model 3、Model X,华为智界、问界、阿维塔、小鹏、理想、小米、蔚来、极氪、比亚迪、零跑等。可以说,这是中国目前最系统、最接近真实场景的辅助驾驶大规模公开测评之一。
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款车型能在所有15项测试中全部通过。
城市道路场景中,“开进大转盘”的通过率最低,仅23%;“4个小学生过马路”通过率为58%。
特斯拉Model X在城市项目中表现最好,9个项目中通过了8个。
高速场景中,“横穿的猪”通过率仅5%,“前车消失”通过率仅14%。
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X在高速测试中各通过5项中的4项,整体领先。
根据网络流传的两张图表,在36款车中,有15款车型在“高速事故模拟”中“0通过”,凸显行业技术短板。
7月2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转发该测试视频,强调特斯拉在中国并没有使用本地道路数据进行训练,却依然获得最佳成绩。他表示未来将加强本地化训练,争取通过全部测试场景。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回应称:“我们和大家一样是从媒体上看到测试结果。我们不关注排名,因为排名只是短暂的,安全没有上限。”她再次强调测试初衷并非竞赛,而是提醒用户认清辅助驾驶的边界。
不过这个测试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面对舆论热议,多家车企也纷纷表态:
华为旗下鸿蒙智行、智界汽车表示“不予置评”。
岚图汽车虽未参与此次测试,但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主动发声,呼吁行业关注“极端场景下的技术瓶颈”,建议:
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国标;
用“最差场景通过率”代替宣传口号,倒逼厂商筑牢安全底线。
广汽丰田销售副总彭宝林称,旗下铂智3X在城市测试表现优异,9项中通过7项,在14万级车型中唯一达此成绩。
央视新闻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均提醒公众:目前市售所有车型均不具备自动驾驶能力,无论宣传如何,实质都属于“L2级辅助驾驶”系统,驾驶人必须全程监管、随时接管,仍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指出:“脱手脱眼”的驾驶行为将面临民事、行政、刑事三重法律风险。公安机关将联合相关部门,从车企管理、用户培训、广告合规等方面加强监管。
面对热议,懂车帝方面明确回应:这次是一次科普性质的真实场景测试,并非官方排名,不涉及商业合作或推广,目的是唤起公众对辅助驾驶安全边界的认知。
懂车帝汽车安全负责人东门健男提醒:“当前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仍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交通环境,驾驶者切不可掉以轻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