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开着车在路上,那股灯光亮得让我一瞬间就想起了去年我遇到的那次维修工人,他那口快嘴。刚刚和朋友打电话,他说:你不觉得,现在车子都像手机一样,更新快,功能多,玩得不亦乐乎。我心里暗想,这话有点夸张,但确实说得挺到位。
提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细节。昨天晚上的车,导航突然跳出一推提示,挤压了我原本想快点过去的心情。就是那种软件升级后新鲜感满满,但实际用起来,别说流畅,偶尔还卡顿。有点像手机刷系统,刚开始好用,过段时间就开始疲软。难怪,相比以前,车厂现在更像是软件公司,硬件的基础都差不多,激烈的竞争其实就是软件了。
我记得我去4S店看车,销售那会儿跟我聊,一款新车的市场成本估算在4-6万之间(这段先按下不表),剩下的就给渠道、广告、软硬件升级和利润了。供应链就像一锅炖菜,原料差不多,但用料得看口味,最后调出来的味道也差不多。像这款上汽的至境 L7和同价位的理想ONE、华为的车体验都差不多,但差别就在那个软的地方。就是说,哪家的软件调得顺溜,车用起来顺心,味道自然就不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还记得我那次在展厅看到的别克展车,那个带有微风口温控的空调面板,白天看着挺舒服。我对油耗的心里估算大约在百公里9-10升(样本少,感受体感),这是它的长处。和特斯拉比就差点意思,特斯拉在节能和续航上多一个优势。这个差别,你实际用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就像买电脑差别在于哪块硬盘质量好,操作流畅点。
我疑惑一句:为什么很多车厂还在死磕硬件配置?市场不是更看软件体验和成本控制吗?硬件基础就像房子地基,能稳住还是最要紧的。再说,研发投入真不一定越大越好,硬件技术可能几年就落后了,软件上只要不断升级,用户粘性就能稳。
说到这,我又想起一件事。日常之间,身边人对车的期待变得复杂了。你会不会发现,买车就像选手机,越漂亮、功能越花哨,其实用得越久越觉得多余。我问过一位旁边卖车多年的兄弟,他说:其实用户更关心一辆车的耐用、舒服,剩下那些花里胡哨,都可以靠升级补回来。可是你会不会觉得,这不正是营销方式变得像手机一样唯他独尊的表现么?
我还在思考,为什么当下车厂都拼命搞智能化、自动驾驶,忽视了沉淀技术的那份长远——就像手机升级硬件很快,但系统调优却需要时间。有人说,车越来越像智能手机,变成了出行终端,但我想,如果硬件不跟上,软件就算用得再流畅,也只是橱窗模型。
我觉得像别克的那句话挺有意思,坚持长期主义。但是,这个长期究竟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多久?3年?5年?还是更久?我一直能理解,别克在智能化上之前的差距,确实需要时间去弥补。它们投入研发,也不像一些新品牌那样快刀斩乱麻。你难免会问:那为了长远,现阶段的痛点是不是还得忍耐?又有谁愿意每天都期待下一次的软件升级呢?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到打磨这个词。不只是汽车,很多事情都需要耐心。就像我自己,有时候搞懂一台车的底层逻辑,花的时间比想象中多。就算是供应链,也不能像快餐那样一锅端,靠拼速度拼价,最后折腾出的车,用户反而不满意。市场不也在这样磨合中逐步清晰出来一个套路?技术和供应链,就像是做菜用的调料,少了就咸了,多了也没意思。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一直在想,足够长远的技术积累,才是保证车子被用下去的基础。可惜,现在的营销风潮让人有点迷糊——吹得天花乱坠,但能长期坚持、不断优化的,又有几个?现在不少车厂,把市场占有率变成了拼命挤的游戏,比方说最强增程豪华轿车这类标签,感觉更像是市场噱头。
但我也不禁在想,如果没有持续的技术沉淀,再贵的标签都只是放炮,到头来,只会变成一堆泡沫。你说,车厂的研发是不是也像盖房子一样,得有未来几年甚至十年的眼光,不能只看今朝?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哪些公司还能在坚持长线布局中收获?我知道某些大厂跟新品牌,一头扎进去也是要熬,但我真的担心,这些努力会不会慢慢变成无声的牺牲——就像刚买的新手机,用到两年就卡得不行了。
在这复杂的角度切换里,唯一能明确感受到的,就是:汽车行业的绝不只是硬件堆叠,它更像是软实力的战场。而且,这个软,也绝不能短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最难的还是,要让用户在用车中,感受到有温度的科技。
这阵子,我在车里晃悠,被一句左右司机的对话吸引:我觉得,现在买车,除了看品牌和外形,还是看体验。你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能够用得顺心,才能有真正的忠粉。也许,我们要问问自己,下一辆车,会不会成为一只用得安心的伙伴?或者只是又一场营销秀里,瞬间的火花。
(这段先按下不表)
小情绪又冒出来。我挺嫌麻烦的。每次抱着新车兴奋一阵子,又得开始琢磨用惯、软件升级、维护成本。有时候真的觉得:这车,既然跟手机一样,何不直接让它换皮换壳的?细想,又觉得换皮太肤浅,硬实力才持续。
未来会怎样?我也不清楚。只希望,那些坚守技术、耐得住长久交易的车厂,能在这变化的潮头上,少点虚都多点真。就像我去年偶遇的那位修理工,他说:车就是个工具,有温度的才值钱。我不禁在想,未来的车,是不是也该学会有温度的软件?
可触摸的小事情,是不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那个细微的手感、那棵老树上掉落的叶子的轻响里?或者,下一次,打开车门那一瞬间的触感。
打算再观察半年,或者更久——说不定,真有一天,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为我们心里的一部分。
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