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轿车销量榜出炉,大众成最大赢家,日系车惨遭滑铁卢!

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非凡,感觉就像是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各家车企都把看家本领拿了出来,价格战打得是“刀刀见红”。

咱们普通老百姓看得是眼花缭乱,一边是各种优惠降价的消息砸过来,让人心里直痒痒,一边又怕今天刚抄底,明天就成了“老韭菜”。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你来我往、刺刀见红的搏斗里,到底谁笑到了最后?

是咱们一路高歌猛进的国产新能源大军,还是那些家底厚实、经验老道的合资品牌?

8月轿车销量榜出炉,大众成最大赢家,日系车惨遭滑铁卢!-有驾

最近出炉的这份8月份轿车销量榜单,就像一面镜子,把车圈的真实面貌照得清清楚楚。

看完这份榜单,你可能会有点意外,那个平时不怎么把“智能”、“科技”挂在嘴边,却总能稳坐钓鱼台的,可能恰恰是大家最熟悉的老面孔。

咱们得先说说现在的大环境,一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卷”。

以前是新能源车企之间互相“卷”,比续航、比智能、比服务,现在可好,油车也被拖下了水,大家搅在一起,不管你是烧油的、插电的、还是纯电的,都得在同一个场子里比划比划。

这种情况下,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就拿咱们新能源的领头羊比亚迪来说,虽然总盘子依然大得吓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的增长速度没以前那么猛了,甚至前段时间还调整了年度的销量目标。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市场上的好车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不再单一,哪怕你是武林盟主,也架不住四面八方都有高手来挑战。

过去是没得选,现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选,这就是市场的真实写照。

那么,在这场大混战里,谁最稳呢?

答案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是大众。

对,就是那个被我们调侃了几十年“套娃脸”,被戏称最会“研究中国人”的大众汽车。

不信你瞧,8月份的轿车销量榜前十名里,大众一家伙就占了仨位置,朗逸、速腾、帕萨特,这“三兄弟”跟商量好了似的,手拉手冲进了第一梯队。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几乎要淹没一切的时候,为什么这几位“老将”还能这么能打?

咱们就拿销量排在第五位的大众朗逸来说吧,这台车一个月还能卖出两万四千多台,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朗逸这车,可以说是“中国特供车”里最成功的一个范本。

啥叫特供?

就是这车从娘胎里出来,就不是给德国人开的,它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为了讨好咱们中国家庭。

中国人买家用车最看重什么?

8月轿车销量榜出炉,大众成最大赢家,日系车惨遭滑铁卢!-有驾

第一是空间得大,坐着敞亮,朗逸的后排空间在同级别里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第二是牌子得硬,那个“VW”的标志,在咱们父辈那一代人心里,就约等于“皮实、耐用、有面子”。

再加上一个谁也挑不出大毛ish的外观,一个朴实无华但用着顺手的内饰,它就像班级里那个各科成绩都能考85分的好学生,虽然没有哪一科是顶尖的,但加起来的总分就是高。

所以,很多家庭在看了一圈天花乱坠的新能源车之后,冷静下来一合计,想买台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车,最后还是会回到朗逸面前。

这就是大众的厉害之处,它把中国消费者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再看排在第八的速腾,一个月卖了一万九千多台,它更是一汽-大众手里的一张王牌。

速腾的定位比朗逸稍微高一点,讲究的是一个“德味儿”。

从早年间坚持用独立后悬挂,到底盘调校得那种扎实厚重的感觉,速腾在中国市场攒下了一大批认它的粉丝。

它满足了这样一群人的需求:我信赖大众的品牌,但我又对车子的驾驶感受有点小追求,不希望太无聊。

可以说,速腾精准地抓住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

而第九名的帕萨特,作为B级车市场的老江湖,它的稳定销量更像是一种惯性。

在很多单位和中年消费者的认知里,帕萨特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一台车,它还代表着一种商务、稳重、可靠的形象。

所以你看,朗逸、速腾、帕萨特,这三款车像三颗钉子,牢牢地钉在了10万、15万、20万这三个最主流的轿车价格区间,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线。

那些天天盼着这几款车能“骨折价”甩卖的朋友,可能真的要失望了,人家基本盘稳着呢,压根儿不愁卖。

当然,要说大众是最大赢家,咱们的国产品牌肯定第一个不服气。

实际上,这场战役里真正的主角,还得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力量。

排在第四名的比亚迪秦PLUS DM-i,一个月卖掉两万六千多台,就是最好的例子。

秦PLUS的出现,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直接把合资品牌在A级家轿市场经营多年的“护城河”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它的DM-i混动技术,说白了就是解决了老百姓最大的两个痛点:既想省钱,又怕麻烦。

在城里上下班,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又安静又省钱,一公里的花费比坐公交还便宜;偶尔要跑个长途回老家,它又能烧油,完全没有找不到充电桩的焦虑,而且在没电的情况下油耗也低得惊人。

8月轿车销量榜出炉,大众成最大赢家,日系车惨遭滑铁卢!-有驾

这种“既能吃草又能跑路”的本事,简直是为中国家庭量身定做的。

虽然现在它的对手越来越多,像吉利、长安都推出了类似技术的车型,秦系列的日子没以前那么舒坦了,但它的江湖地位和产品实力,依然是响当当的。

排在第六的比亚迪海鸥,一个月也卖了两万三千多台,这是比亚迪在小型车市场布下的一颗精妙棋子。

如果说五菱宏光MINIEV是开创了微型代步电车这个品类,那海鸥就是这个品类的“消费升级”版。

它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给到你一台有四个门、能坐四个人、续航里程更实在、还支持快充、设计也挺时髦的小车。

这对于那些预算不多,但又希望车子能更实用、更像一台“正经车”的年轻人或者家庭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它虽然没能进前五,但不是因为它变弱了,而是因为整个市场的竞争水平都被拉高了,对手们也都在进步。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一下榜单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排在第三名的日产轩逸,一个月卖了接近两万八千台。

作为前十名里唯一的一款日系车,轩逸简直就是东风日产的“救命稻草”。

你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了轩逸,日产在中国的日子该有多难过。

轩逸能成功的秘诀,其实和朗逸有点像,但它把“舒服”和“省油”这两点做到了极致。

那个被网友戏称为“日产大沙发”的座椅,坐进去就让人不想起来;而常年稳定在百公里五个多油的油耗表现,在这个油价动不动就往上蹿的年代,对老百姓的钱包实在是太友好了。

轩逸就像一个偏科生,它在智能化、动力操控这些方面可能平平无奇,但它把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考到了近乎满分,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我们再看看榜单上其他几位。

第十名的特斯拉Model 3,销量也有一万七千多台,作为全球智能电动车的风向标,它的销量出现波动,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市场变了,消费者的选择多了,Model 3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选择了。

所以我们看到,特斯拉现在也只能频繁地动用“降价”这个最直接的武器来吸引顾客。

排在第二名的五菱宏光MINIEV,一个月卖了三万七千多台,这简直是“人民的代步神车”。

不到三万块钱,就能让你拥有一台能遮风挡雨的四轮车,解决了无数人的出行“刚需”。

它小巧的车身在拥堵的城市里穿梭自如,停车方便,用电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城市通勤工具,它无可挑剔。

当然,它的短板也同样突出,续航短、配置低,跑高速更是别想了,它的价值就在于特定场景下的极致性价比。

而本次榜单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以四万六千台销量强势登顶的吉利星愿。

这款车可以说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又一次精准的“卡位”,它看准了6万元级别纯电市场的巨大潜力,用远超同价位车型的设计和配置,给了消费者一个很难拒绝的理由,它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咱们中国品牌对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