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

(这两年刷短视频,从汽车博主到宝妈群的讨论都在变,不再是"凯捷要买什么配置",反而变成了"星光730电动版真的香吗"和"凯捷现在还值得买吗"。这背后的故事,绝不是简单的车型迭代,而是中国家庭用车需求在2025年的一次大洗牌。五菱MPV的"国民神车"地位,从2010年宏光横空出世,到2014年宝骏730接棒,再到2020年凯捷主打"大四座"概念,每一次产品升级都对应着中国家庭的一次需求升级。但到了2025年,情况复杂了——不只是怎么坐更舒服的问题,而是该坐什么样的车的问题。凯捷曾经的"舒适感升级"承诺,到了今年反而面临销量困局,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才两千多辆,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什么?与此同时,五菱又推出了全新的星光730,采用三种动力选项、配备电动侧滑门,这是想用什么办法重回"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时代?)

第一部分: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

2020年11月,凯捷刚上市时,五菱用一个新概念把整个MPV市场给震了一下——大四座。这个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放弃传统的"能坐7个人"的思路,改成"4个人坐得特别舒服,需要的时候还能放平第三排拉东西"。官方指导价定在8.58到11.68万区间,虽然看起来没有特别便宜,但对比同价位的轿车和SUV,这个宽敞度和灵活度确实是绝活儿。当时的反响也不错,第一年销量能破10万,五菱这步棋看起来是赌对了。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但到了2025年,故事反转了。凯捷在2023年2月推出了混动铂金版,价格拉到了12.98万到14.98万,车辆配置也升级了——第二排座椅支持560毫米前后滑动,160毫米左右移动,多向电动调节,看起来舒适度确实在升级。但这套升级方案似乎没有打动消费者的钱包。2025年9月的销量数据是多少呢?仅仅1辆。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也才2334辆,这个数字已经说明问题了——曾经的"国民神车接班人",现在彻底掉队了。

为什么会这样?表面上看,是因为MPV市场整体萎缩了。2025年3月,整个国内MPV市场的销量是9.2万辆,这已经不是五菱一家的问题。但深层原因,其实是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在2025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是凯捷的舒适感不够升级,也不是价格定位有问题,而是这个"大四座"概念本身就遭遇了时代的淘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不买新能源SUV或者新能源MPV,还要坚持传统燃油车的大四座设计?凯捷在这个转折点上,显得有点无力。

第二代宝骏730在2014年上市的时候,市场上就有过一场论战:到底是7座MPV实用,还是5座SUV方便?当时的结论是MPV赢了,因为空间多、也便宜。但到了2025年,这个论战已经演变成了新的问题:到底是传统燃油的七座MPV实用,还是新能源的五座或六座SUV实用?这一次,答案开始倾斜向新能源。凯捷虽然在2023年也推出了混动版本,但混动版价格12.98万起,已经进入了丰田赛那和腾势D9的竞争区间。在这个价位,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有品牌积淀的合资品牌,或者选择销量口碑都在那儿的新势力品牌,也不必非得选凯捷。

这就是凯捷在2025年遭遇的困局。它不是不舒适,配置也升级了,问题出在它还在用2020年的思路去解决2025年的问题。而此时此刻,五菱和整个汽车市场的思路已经变了。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第二部分: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

2014年7月30号,宝骏730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为"二胎家庭"量身定做的车。当时中国的二胎政策刚刚放开的信号还在酝酿,但五菱就已经嗅到了这个市场的机会。宝骏730的7座设计、亲民的价格、充足的空间,让它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成了中国最会拉家带口的车。到了2020年,五菱推出凯捷的时候,用户需求又变了——不再是简单的"能坐满人",而是"坐的人要舒服"。所以凯捷主打第二排的舒适度升级,这个选择也是合理的。

但现在到了2025年,五菱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2025年9月23号,五菱正式开启了一款新车的预售——星光730。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它既继承了宝骏730的"730"这个经典代号,又用"星光"这个全新的词汇,暗示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预售价从7.68万起,到11.28万,相比凯捷的8.58万起步,价格更亲民。更关键的是,星光730提供了三种动力选择:纯燃油版、插电混动版和纯电版,这个选择组合在2025年的MPV市场上还真不多见。

为什么五菱要推出星光730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市场在教五菱一个新课题:新能源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2025年1到3月,五菱银标系列(主要是新能源产品)销量达到161,724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最厉害的是宏光MINIEV,从2015年的宏光到2020年的凯捷,再到现在的宏光MINIEV,这条新能源路线上的车已经累计卖出155万辆。这个数字比传统宏光和宝骏730加起来的销量还要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五菱造什么,人民就买什么"这个铁律,在2025年已经更新成了"五菱要造人民需要的新能源车"。

星光730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它保留了七座的设计,保留了MPV的血统,但硬生生地给了消费者三个选择:还想要传统燃油体验的,有1.5升的燃油版;想要兼顾续航和油耗的,有插电混动版;想要彻底换个思路的,有纯电版。而且这三个版本的起售价都拉到了7.68万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水准。最牛的配置还不是这些,而是全系都配备了电动侧滑门,这在同价位的MPV里确实是绝活儿。宝妈们最烦恼的"小孩在车里乱跑,一不小心会被反弹门夹伤"这个问题,在星光730上彻底解决了。

换句话说,五菱推出星光730,就是在向消费者和市场表明一个态度:我们知道2025年的需求变了,我们也做好了改变的准备。凯捷的"舒适感升级"已经不够了,市场需要的是"动力选择"和"安全体验"的升级。而这,也反映了五菱作为"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的品牌,在2025年做出的最新诠释。

第三部分:五菱MPV从2010到2025,用户需求的四次大转变


从2010年的宏光到现在的星光730,五菱MPV的15年演变史,其实就是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四次大转变的见证。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2010年。那一年,SUV还是奢侈品,轿车是大多数人的梦想,MPV这个概念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简直是个陌生词汇。五菱推出宏光的时候,整个市场的共识是"MPV是商用车,不是家用车"。但五菱看到了一个机会:如果一辆车既能拉货,又能坐人,既能在城市跑,又能在县城卖,那是不是就能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结果宏光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这个认知。2011年,宏光月销超过8万辆,成了中国最畅销的车型,没有之一。那一年的消费者要什么呢?很简单,就四个字:能装就行。座椅硬不硬无所谓,空间够不够最重要。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2014年。宝骏730上市的时候,中国的二胎家庭开始增多,80后和90后这批新晋爸妈有了新的需求。他们不再只是想"能装",而是想"坐人更多"。宝骏730用七座设计完美抓住了这个机会,一个车卖了860万辆。那一年的消费者要什么呢?是"一家七口都能坐下"。这个需求虽然简单,但有威力。

第三次转变发生在2020年。经历了十年的车轮滚滚,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都升级了。凯捷上市的时候,五菱发现了新的消费需求——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七座,但坐在车里的人都希望舒服。这一年的消费者要什么呢?是"坐得舒服"。凯捷用大四座和多向调节座椅,想要完成这个转变。但问题是,这个转变的周期很短。


第四次转变,就正在2025年发生。现在的消费者面临的选择更多元了。有人还是想要七座的MPV,但不要传统燃油,要电动或混动。有人开始怀疑"七座"这个概念本身,觉得五座SUV也不错。这一次的转变,不仅仅是功能升级,而是对整个购车决策框架的重新思考。在这个转变点,五菱推出星光730,提供了三种动力方案,其实就是在说:"不管你的需求是什么,我都有选择给你。"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这四次转变反映的,不仅仅是五菱的产品思路在变,更重要的是中国家庭的用车环境在变。2010年的中国,主要城市还在大规模建设车位,出行需求是"能拉能坐"就够了。2014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对出行的要求开始提升,"七座大家庭"成了标配。2020年的中国,消费升级已经很明显,人们不再只要求"能用",开始要求"要舒服"。到了2025年,电动车普及率已经超过50,消费者的购车逻辑彻底重新排序,"是否新能源"甚至比"座位数"的权重更高了。

五菱在这四次转变中,没有掉队,而是每一次都踩准了节拍。这也是为什么五菱MPV的累计销量能超过780万辆,为什么即使凯捷销量下滑,五菱整个集团的销量还在增长。因为五菱永远在听市场的声音,只要市场的需求变了,五菱就跟着变。这一次也不例外,星光730就是五菱在2025年的答卷。

第四部分:2025年买什么MPV,这个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如果在2020年,有人问你"10万块钱买什么车最划算",答案很简单——宏光、宝骏730、凯捷,这三个选项就能解决大部分需求。但到了2025年,这个问题变复杂了,因为选择太多了。

首先是传统燃油MPV这个板块。宏光现在的主力已经不是传统燃油版,而是宏光MINIEV这样的新能源产品。但如果你真的还想要燃油MPV,那么星光730的燃油版就是一个新选择。7.68万起的价格,1.5升的发动机,三排座位,这个配置对比十年前的宝骏730还真没有贵多少,但配置早就翻倍了。同时,这个价位上还有其他品牌在竞争,比如比亚迪宋MAX这样的车型。但坦白说,星光730的诚意在这里体现了出来——不仅给你七座,还给你电动侧滑门,这是同价位很少见的配置。

其次是混动MPV。这个板块在2025年变得很有意思。五菱凯捷混动版的价格是12.98万起,星光730的插电混动版预售价没有明确公布,但从7.68万的起售价推测,应该不会超过11万。同价位上,还有合资的本田FREED,但这款车在中国还没有正式引进,想买也买不到。所以在混动MPV这个板块,五菱其实是有优势的。

最后是纯电MPV。这个板块在2025年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五菱宏光MINIEV的销量已经超过155万辆,累计销量排在全球新能源车型的前列。如果你要问纯电MPV这个板块谁最强,答案肯定就是宏光MINIEV。但如果你对传统MPV的空间和形态有执念,觉得MPV一定要是"大盒子"的样子,那纯电版的星光730上市之后,可能就是更好的选择。

在这三个板块的对比中,消费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五菱用三款车(宏光MINIEV主打纯电,星光730覆盖燃油和混动,凯捷还在那儿放血)把整个10万级MPV市场的所有需求都覆盖了。这是2025年独有的现象。如果放在2020年,这样的覆盖范围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五菱做到了。

与此同时,别克GL8这样的合资MPV也在做降价。2025年款别克GL8的最低价从原来的27万降到了18.99万,这说明什么?说明合资品牌也开始慌了,他们看到了五菱星光730这样的车型即将上市,看到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在上升,所以主动出击,用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但即使降到18.99万,别克GL8还是比星光730高出一万多块,配置上也没有特别的亮点。

所以在2025年买什么MPV这个问题上,答案已经变得很清晰了:如果预算不超过11万,星光730就是首选。如果预算在11到15万之间,可以考虑五菱凯捷混动版或者星光730的高配,对比之下可能星光730更有竞争力。如果预算在15万以上,可以看看别克GL8有没有更低的优惠价。如果对新能源没有排斥心理,五菱宏光MINIEV和宏光MINIEV EV的销量数据本身就是最好的推荐。


结语:2025年的五菱,依然在写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从2010年到2025年,五菱MPV走过了不平凡的15年。这15年里,市场换了好几次血,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了四次,技术路线也在进化,但五菱这个品牌始终坚持一个核心逻辑——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个逻辑在2010年是对的,在2014年还是对的,在2020年依然对,到了2025年,依然没有过时。

凯捷在2025年销量下滑,这不是五菱的失败,反而是五菱正在调整战略的体现。五菱不是不能继续卖凯捷,而是看到了市场已经在变,主动做出了改变。这种主动性,在一个十多年的老品牌身上是很难见到的。大多数企业在品牌下滑的时候,会选择死守,会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是市场错了。但五菱不同,五菱的态度是"既然市场变了,那我们就跟着变,而且要变得比市场更快"。

星光730的出现,就是这个"变得比市场更快"的表现。这款车汇集了五菱在15年MPV发展中积累的所有经验——空间的安排、座椅的设计、动力的选择、安全的配置——全部都浓缩在这一款车里。而且,五菱还在这款车上做出了创新,比如电动侧滑门这样的配置,在同价位就是唯一的。


2025年的五菱MPV市场,看似有点乱——宏光MINIEV在卖电动,凯捷在清库存,星光730才刚开始预售,宏光的燃油版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乱",其实是五菱在精细化运营市场的表现。每一款车都找到了自己的消费者定位,每一个价位都有相应的产品覆盖,这就是五菱在2025年的新玩法。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展望未来,2025年底之前,星光730的销量表现会是一个看点。如果这款车能够像当年的宏光和宝骏730那样爆红,那说明五菱的这一步棋就走对了,说明"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个逻辑在新能源时代依然有生命力。如果星光730的销量只是不温不火,那也没关系,因为五菱还有宏光MINIEV这样的"王牌",这张王牌已经出了155万张,市场早就给了最好的回答。

无论怎样,五菱这个"国民品牌"在2025年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星光730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五菱曾经用宏光定义了"能装的车",用宝骏730定义了"家庭车",用凯捷试图定义"舒适车",现在用星光730想要定义"新时代的国民MPV"。这个故事的结局怎么样,就得看消费者怎么投票了。但从五菱的这一系列动作来看,他们已经做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用产品矩阵来覆盖市场的每一个角落,用持续的创新来回应市场的每一个变化。这,就是五菱的底气,也是五菱能在中国汽车市场屹立不倒的原因。

凯捷的舒适感升级为什么没能挽救销量?五菱为什么要放弃凯捷,重新押注星光730?-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