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车排量这事儿,可忒闹心了吧?一边是“排量即王道”的调调,好像不大排量就矮人一截;另一边是油价嗖嗖往上蹿,兜里没米比没面子更窝囊。这俩念头,哪个更实在?
老实讲,关于排量,大半的犯愁都属于庸人自扰。依我看,1.5L到2.0L这个档位,特别是捎带点小涡轮压榨的,才是家用车的“甜点排量”。这可不是信口开河,是我这些年跑了几十万公里咂摸出来的“三维平衡”——劲儿得够使,油耗别太狠,钱包能兜住。
赶上早晚高峰,小排量反倒成了香饽饽。你品品,1.5L自吸的车,怠速省油,跟车也麻溜。堵俩点儿,也就多喝瓶可乐的油。可换成2.0T的SUV,那油耗,简直像烧纸。更要命的是,涡轮还没醒,车就像拉着石碾子,稍微给点油就往前蹿,堵得冒火。所以说,堵车这事儿,小排量才是王炸,那叫一个灵巧省事。
赶上节假日跑长途,排量挑对了,能省下好些个大洋。就拿我那老铁老李来说,开1.5T的CR-V,高速溜达,油耗也就六个多。我开2.0L自吸的凯美瑞,七个出头。可另一个哥们开2.0T的途观,直接奔着九个去了。为啥?因为1.5到2.0L的排量,在经济转速那块儿,能把动力和油耗拿捏得最稳当。大排量涡轮,在高速上反倒有点“屠龙之技,无处施展”的赶脚。
当然咯,排量这事儿,也得小心踩雷。先说说1.5T,别看现在1.5T挺吃香,但得看推重比。有些紧凑型SUV,硬是给捯饬个1.5T的发动机,马力是上去了,车重也跟着膨胀,结果加速还不如1.8L自吸的。所以选1.5T,先瞅瞅马力除以车重,低于100马力/吨,不如老老实实选2.0L自吸。
再说2.0T,那伺候起来,简直是割肉。油耗高不说,打理也贵。矿物油和全合成,那价钱可不是一个量级。还有保险,也比小排量的贵出一截。算下来,一年多掏个五六千块钱,寻常家用真没必要为了那点“八辈子用不上的动力”充大头。
所以,到底该咋选?我给你支几招。
如果你是打工人,每天上班路程不远,1.5L自吸绝对够格。像卡罗拉1.5L,裸车价亲民,市区油耗喜人,开起来还省心巴拉的,菜鸟也能轻松上手。
要是五口之家,周末还爱郊游撒欢,1.5T涡轮或者2.0L自吸都成。1.5T涡轮,满载爬坡不怵,高速超车也来劲。2.0L自吸,胜在顺滑,老小坐着舒坦,适合对舒适度有要求的家庭。
如果你是驾驶发烧友,或者想置办中型车,2.0T低功率版可以盘盘。但别贪心选高功率版,低功版油耗省,打理也划算。最好选带“可变排量技术”的车,市区能切换成两缸模式,油耗直接降维打击。
说到这儿,还得捎带提一句,往后啊,1.5L混动才是真谛。油耗低到尘埃里,续航杠杠的,而且现在不少城市还给混动车型开绿灯,免摇号、送牌照。就上海那铁皮,拍一张都够半辆车钱了。
说白了,选排量就是跟自己的“伪需求”握手言和。别被那些“排量越大越有排面”的广告词儿给拿捏了。见过太多车主,买了2.0T高功率版,结果天天在市区堵成翔,动力压根儿用不上。也见过一些人,赶时髦选1.5T小排量,结果车重超标,开起来比自吸还肉。
真正门儿清的做法,是根据自己80%的用车场景来定。日常通勤多,就选1.5L;长途自驾多,就选2.0L;偶尔想撒野,再考虑2.0T。记住喽,车是为咱服务的,不是咱伺候车的。选对了排量,才能让开车变成享受,而不是跟油耗、保养死磕的累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