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车开了五年以上了吧?是不是觉得油门刹车方向盘,人车合一了?城市里钻个空档,高速上跑个长途,都感觉轻松加愉快。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时候:偶尔一次情况,让你心里“咯噔”一下,后背冒点冷汗。然后琢磨:“刚才要是……不就完了吗?”
今天咱不聊那些基础的,就唠点我自个儿摸爬滚打,跟老司机们交流总结出的 “保命”经验。你看一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
第一条:眼睛得“毒”,看路要看三层
新手咋想的: 盯死前车屁股,它刹车我刹车,反应快就没事。
老司机咋做的: 眼睛跟雷达似的,最远一层看路口信号灯、前方车流的整体动态;中间一层看前面三四台车的“小动作”;最近一层才是前车。这么看,前面有点风吹草动,你心里早就门儿清了,根本不用急刹。这叫开车的“格局”。
第二条:脚下有“鬼”,不踩油就备着刹
新手咋想的: 脚不是在油门上,就是在刹车上挪。
老司机咋做的: 只要不加速,右脚下意识就虚搭在刹车踏板上。这成了肌肉记忆。过路口、旁车道有盲区、前车刹车灯一亮,你脚已经在那儿待命了。这半秒不到的提前量,不是反应快,是根本不给它发生的机会。这才是防御性驾驶的精髓,比你装什么高级安全配置都管用。
第三条:在车道里,得“会站队”
新手咋想的: 老老实实开在车道正中间。
老司机咋做的: 在城里开,如果左边有车、右边是公交或者大货,我会在车道里稍微往左靠一点,离右边的大家伙远点,心里踏实。不是压线开啊,是在线内微调。这叫 “给自己留足安全缓冲区” 。遇到加塞的,我的原则是:可以减速让他,但方向盘绝不乱甩。你一甩,撞了旁边车,咱全责,那才叫冤。
第四条:后视镜不是摆设,是你的“后眼”
新手咋想的: 要变道了,才看一眼后视镜。
老司机咋做的: 习惯性地 “扫”一眼车内后视镜,频率跟看仪表盘差不多。不是为了看啥,就是为了知道屁股后面跟着谁,是辆啥车,跟得紧不紧。万一需要紧急刹车,你扫一眼就知道后头是个重卡还是个小车,决定是刹停还是赶紧躲。心里有底,手上不慌。
第五条:车灯是“信号弹”,不是照明灯
新手咋想的: 天黑了、下雨特别大才开灯。
老司机咋做的: 只要是下雨、起雾、黄昏、或者进隧道,立马开灯。别管你觉得看得清看不清,开灯的首要目的是 “让别人看见你” 。你成了车流里一个显眼的标志,别人就不会轻易“忽略”你。在高速上,晴天开个日行灯或近光灯,也能让远处的人更容易发现你。
---
这几条,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变成习惯,得靠平时一点点琢磨。车越开,胆子其实应该越小,因为见的意外多了,更知道平安才是福。
各位老司机,你们还有哪些“独家秘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点赞转发给身边开车的朋友,指不定哪条经验,就能在关键时候帮上忙。
下期,咱聊聊《为什么说在高速上,最危险的可能不是开得快的,而是开得慢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