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公路充电实测:电动车边跑边充反而掉电?

最近,一条关于“太阳能公路能给电动车边跑边充”的消息在网上火了。听起来像是未来科技照进现实,可真有这么神奇吗?国内有媒体和网友亲自做了实测,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电动车不仅没充上电,反而掉电更快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阳能公路充电实测:电动车边跑边充反而掉电?-有驾

太阳能公路的概念其实不算新鲜。早在2016年,法国就建成了全球第一条太阳能公路,全长1公里,铺满了光伏板。当时宣传说这条路能发电,还能给路过车辆充电。可现实很骨感——这条路发电效率极低,成本却高得吓人,最后成了“面子工程”。国内这几年也在尝试类似技术,比如山东济南的“光伏高速公路”,但实测效果同样不尽如人意。

最近,有网友开着一辆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动车,专门跑到某段试验中的太阳能公路上测试。结果发现,车子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不仅没充进电,电池电量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这可就尴尬了!按理说,太阳能公路应该通过埋在地下的无线充电装置给车辆供电,可实际效果却像是“充电速度赶不上耗电速度”。

专家解释说,问题主要出在技术瓶颈上。首先,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受天气、角度、遮挡等因素影响太大。就算晴天,光伏板的实际转化率也只有20%左右,铺在路面上还会被车辆频繁碾压,寿命大打折扣。其次,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高达30%以上。电动车一边跑一边充电,充进去的电可能还没跑掉的电多,自然越充越亏。

更现实的问题是成本。修建一公里太阳能公路的造价是普通公路的10倍以上,而发电量却少得可怜。有数据算过,一条一公里的太阳能公路,一年发的电可能还不够50户家庭用一个月。花这么多钱搞个“充电效果不如充电桩”的工程,划算吗?

不过,也有乐观派认为,技术总是在进步的。比如德国就在测试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让电动车在特定车道行驶时高效补能。国内一些企业也在研发更耐磨、发电效率更高的光伏路面材料。或许再过几年,太阳能公路真能实现“边跑边充”的梦想。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眼下还是老老实实用充电桩更靠谱。毕竟,太阳能公路听起来高大上,但实测效果还不如多建几个快充站。与其期待“黑科技”救场,不如关注眼下电动车的续航提升和充电便利性。

(本文配图:1. 山东济南光伏高速公路实景图;2. 电动车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3. 法国太阳能公路维修现场图。数据截至2023年10月,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澎湃科技等公开报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