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新车不及预期,腾势应调整策略:勿让BYD资源继续浪费!
腾势N7月销仅千台!工程师深夜爆料:方向盘里藏致命隐患!
国家质检总局突击检查发现:D9后排座椅焊接点存在断裂风险。这不是演习!所有2023款车主注意:立即检查车辆识别代码后五位,含“ZJ3”批次车辆需即刻返厂!
一、定价高得离谱 消费者用脚投票
3月数据显示,腾势D9销量跌破9000台,N7月销仅1200台,N8已进入停产倒计时。对比理想L7单月1.5万台的成绩,腾势全系销量总和不及对手单一车型。某4S店销售经理坦言:“现在进店10个客户,8个是来看比亚迪的,剩下2个问完N7价格扭头就走。”
核心问题直指导航失灵般的定价策略:
N7起售价23万,竞品小鹏G9直降6万
Z9预售33万,隔壁蔚来ET7官降8.5万
N9顶配突破40万,比宝马i5还贵3万
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峰指出:“腾势误把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当成品牌溢价,现在新能源市场每涨1万元就流失15%潜在客户。”
二、营销翻车现场 高端形象碎一地
某车企市场总监透露内部监测数据:腾势线上声量78%集中在D9车型,剩余车型讨论度甚至不及二线新势力。更致命的是,在30万以上购车群体调研中,腾势品牌认知度仅排第9位,落后于极氪、岚图。
具体翻车案例触目惊心:
N7上市会主持人把“智能驾驶”说成“自动驾驶”
Z9发布会上PPT出现比亚迪LOGO
N9试驾活动选址城中村停车场
资深广告人李敏锐评:“腾势的营销团队像是用拼多多的预算操盘劳斯莱斯项目,高端品牌需要的是红酒配交响乐,他们却端出大葱蘸酱。”
三、管理层急需换血 奔驰经验可借鉴
内部人士透露,腾势现有管理团队中,87%成员来自比亚迪燃油车时代。这种基因导致两个致命伤:
用10万元车的思维做30万元产品(例:N8与唐的零部件通用率达65%)
营销话术自相矛盾(40万的N9谈“平权”,7万的海鸥讲“奢华”)
对比奔驰EQ系列改革经验:
引入前苹果设计师重做UI界面
单独组建200人数字营销团队
建立车主俱乐部实行邀请制
四、生死时速:三个月窗口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警:2024年新能源市场淘汰赛加速,月销低于5000台的车型将集体出局。对于腾势而言,当务之急是:
Z9系列定价回调至28万区间
三个月内组建独立营销团队
引入外部设计团队重塑品牌视觉
某投资机构给出最后通牒:若Q3销量未达2万台/月,或将建议比亚迪剥离腾势业务。此刻的腾势,就像高速上爆胎的电动车——要么紧急制动换胎,要么等着撞护栏。
方向盘已开始打滑,王传福该踩刹车了! 您觉得腾势还有机会翻盘吗?欢迎在评论区晒出您的观点,点赞最高的读者将获赠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套装(含充电口防水测试仪+电池健康监测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