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电动车电池饿死谁之过?车主维权指南在此
那天推开车库门,按下启动键——寂静无声。仪表盘漆黑一片。5000元买的电动车,仅闲置一个月竟成了“铁疙瘩”。
送到门店,师傅五分钟就下了诊断书:电池“饿死”。要换?650元。保修?别想。
“保修期明明没过!”你攥着发票的手在抖。
老板轻飘飘一句:“GPS在耗电,电池饿死不保修。”——这理由成立吗?
先别急。让我们拆解这个问题。
电池为什么会“饿死”?
即使不骑,电动车也在悄悄耗电。GPS定位、防盗报警、电池自放电...就像关掉屏幕的手机,后台程序仍在运行。电压低至临界值,电池就会永久损伤。这是锂电特性。
但——这该消费者全权负责吗?
关键点在于:购买时是否被告知。
若说明书用极小字隐藏在角落,销售员全程未提醒,这属于未尽告知义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
那位杭州女子最终如何维权?她做了三件事:
拍照存证。合同、说明书、沟通记录。
要求举证。“请拿出厂家关于GPS耗电不保修的正式文件。”
寻求调解。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厂家最终免费更换电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你的权利,保留你的证据。
日常如何避免?
长时间停放?每周充电一次。或断开电池连接线。简单两步,避免损失。
更深一层看——
当产品越来越智能,消费者的知情权更需保障。GPS本是卖点,若因它导致电池损坏而拒保,是否合理?科技应服务生活,而非增加负担。
下次购买电动车,记得多问一句:“长时间不用,需要注意什么?”
你的权益,需要自己守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