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专家评级8.5

喜欢

  • 能量回收

  • 性能/精致

  • 服务间隔长

不喜欢

  • 购买价格

  • 没有备胎

  • 有效载荷/载重量/牵引额定值

大众的 ID.Buzz 不仅从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标志性的“Kombi”厢式货车中汲取了怀旧造型灵感。与原版车型一样,它的发动机也位于车尾,驱动后轮,从而优化了牵引力,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驾驶员的传动系统噪音。

然而,相似之处仅此而已,因为大众对其经典商用厢式货车/小型巴士的重新演绎——“Kombinationskraftwagen”(组合式机动车)或简称“Kombi”——是一种完全现代的设计,采用全电力驱动。

这种安静、平稳且高效的动力传动系统可为货车带来零排放和惊人的性能,再加上底盘动力和安全性,这是其动力不足的前辈的设计师从未相信过的。

与原版一样,ID. Buzz系列提供多座“生活方式”和厢式货车“主力”两种变体。因此,考虑到我们的重点是传统业务,我们花了一周时间试驾以工作为中心的 Cargo 车型,看看它在流行的中型(2.5 至 3.5 吨 GVM)商用货车领域的表现如何。

它是否物有所值?它有哪些功能?8/10

我们的测试车只有一种规格,配备单电机和单速变速器,标价为 79,990 美元,不含上路费。是的,差不多 8 万美元,但与售价 98,951 美元的全电动梅赛德斯-奔驰 eVito货车相比,这似乎很划算。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我们的示例车配备了多种选装配置,包括单色银色金属漆(1890 美元)、IQ. Light LED 矩阵大灯(2100 美元)、照明装饰条(490 美元)、电动开/关侧门(890 美元)和 19 英寸“Tilburg”合金轮毂(3500 美元)。这些配置使价格增加了 8870 美元,因此与 90,000 美元相比变化不大 - 而这些还不包括上路费用。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ID.Buzz Cargo 标配 18 英寸钢制车轮,前轮尺寸为 235/60R18,后轮尺寸为 255/55R18,并配有全轮罩。然而,由于尺寸不同且采用全电动传动系统,因此不提供全尺寸备胎,因此车主必须依靠“轮胎移动套件”,其中包括轮胎密封剂和 12 伏空气压缩机。

还有车身颜色的保险杠、全 LED 照明(包括日间行车灯)、加热前车门后视镜、电动尾门等。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机舱内设有织物装饰的驾驶员斗式座椅和双人长座椅,最多可容纳三名乘客,此外还有一个密封的舱壁(带有大窗户)将机舱和货舱分隔开。

它包括四个 USB-C 端口和一个 12 伏插座、双区气候控制、10 色环境照明、带多功能控制装置的合成皮革边缘方向盘、安装在转向柱上的驾驶员仪表盘(因此可随着高度/伸展调节而移动) ,以及由 10 英寸彩色触摸屏控制的多媒体系统,具有Apple/Android 连接、DAB+ 数字收音机等。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包括用于家庭和公共充电的电缆,并且除了适合我们的选择之外,大众还提供了许多选择,包括后谷仓门而不是标准的上翻式后挡板。

它的设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吗? 9/10

Cargo 的轴距为 2989 毫米,是 ID. Buzz 系列三款车型中轴距最短的一款。它的总长度为 4712 毫米,宽度为 1985 毫米,高度最高可达 1953 毫米(取决于轮胎尺寸),因此可以轻松进入高度受限的区域,例如多层停车场和地下装卸区。

它基于大众专用的全电动 MEB 底盘平台打造,电动机位于后轮之间,以优化牵引力,其大型电池安装在载货地板下方,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货舱容量。麦弗逊式前悬架/半拖曳臂式后悬架确保平稳行驶,四轮盘式制动器提供充足的制动力。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MEB 平台还确保了宽敞的客舱、短的前/后悬和 11.09 米的实用紧凑转弯半径,以便在狭窄的城市和郊区轻松操纵和停车。

造型显然受到了原始分体窗 Kombi 的启发,尤其是车头上显眼的 VW 徽章和可选的怀旧双色涂装方案(Cargo 上不可用)。

尽管如此,向其标志性祖先致敬并不会减损 ID.Buzz 的帅气和未来主义风格,尤其是 Cargo 的短轴距。结合我们测试车上可选的 19 英寸合金轮毂,它拥有厚实而肌肉感的姿态。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宽敞的车舱设计体现了典型的大众商用车简约风格,配有一擦即净的橡胶地板、织物装饰座椅和以灰色为主的表面,搭配对比鲜明的灰褐色顶篷、车门和仪表板嵌件。还有常见的缎面镀铬和钢琴黑色亮点。

我们唯一的抱怨是中央触摸屏不仅控制多媒体,还控制常用的车辆设置(如气候控制),这在驾驶时可能会很麻烦,而且会分散注意力。大众汽车仪表板设计即将回归物理按钮和拨盘,这将受到欢迎。

内部空间和技术实用性如何?8/10

我们的测试车整备质量为 2376 公斤,毛重为 3150 公斤,有效载荷为 774 公斤,与众多额定载荷超过一吨的涡轮增压柴油中型货车相比,这一水平不算高。车顶最多可承载 100 公斤。

它的额定牵引力可达 1200 公斤,与一些合法牵引力可达 2500 公斤的涡轮增压柴油竞争对手相比,这个数字也相对较小。大众汽车没有公布 GCM(总组合质量)评级,因此我们无法确认它可以合法地同时承载和牵引多少重量。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货舱装载量相对较小,只有 3.9 立方米,可通过两侧的滑动门和上翻式后挡板进入。货舱的橡胶木地板长 2208 毫米(使用客舱隔板底部的小型装载舱口可额外增加 450 毫米),宽 1732 毫米,后轮罩之间的间距为 1230 毫米。

因此,它可以承载一个标准的 1165 平方毫米的澳大利亚托盘或两个欧洲托盘,由地板上的六个负载锚固点固定。后轮罩的前部和后部还有负载锚固钩。

鉴于其 1257 毫米的载货高度,可调节的系紧轨道安装在墙壁上和机舱壁的中间高度,以额外支撑较高的载货。墙壁和门从地板到屋顶排列整齐,还配有明亮的 LED 照明、急救箱和 12 伏插座。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一个受欢迎的功能是货舱内的地板下储物空间,只需拆除驾驶员侧的盖板即可进入一个空腔,方便安全地存放车辆的充电线。

该车最多可容纳三名乘客,最不受欢迎的中央位置适合大多数身高的人,因为我的身高是 186 厘米,并且有足够的头部空间、膝盖与仪表板之间的间隙以及由于地板基本平坦而有足够的脚部空间。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即便如此,乘客长座椅无法进行任何调节,而三个大个子乘客的臀部/肩部空间将会考验远距离友谊,因此最好将三人出行限制在短途旅行中。

车舱储物空间包括位于每个前门底部的大型瓶架和垃圾桶,以及位于中间高度的小型搁板。仪表板顶部的储物空间经过优化,延伸至挡风玻璃底部很长一段距离,包含多个开放式垃圾桶和两个小瓶/杯架。

乘客侧还有一个大型开放式架子和手套箱,但没有头顶眼镜架,长凳座椅下也没有储物空间。

其发动机的关键数据是什么?9/10

单个电动机通过单速变速器驱动后轮。它可产生高达210kW 的功率和 550Nm 的扭矩,并且有四种可选的驾驶模式,包括舒适(默认)、环保、运动和个性化。

续航里程是多少?充电时间是多长?9/10

大众声称其79kWh 锂离子电池的官方续航里程为 431 公里(WLTP),平均能耗为 20.3kWh/100 公里。

我们进行了 249 公里的城市、郊区和高速公路驾驶,其中包括在不同驾驶模式之间切换以及 50 公里的满载行驶。

在我们测试周结束时,期间没有进行有线充电,仪表显示屏仍然显示 40% 的电量和 180 公里的剩余行驶里程。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它还显示平均耗电量为 17.8kWh/100km,这明显低于官方数据,并证实其声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400 多公里的实际行驶里程是可信的。对于大多数在城市使用的传统/送货车来说,这已经足够满足日常行驶里程了。

大众声称,185kW直流快速充电可在 26 分钟内将电池电量从 10% 充至 80%。使用 11kW 交流壁装电源箱,从 0 充至 100% 需要 7 小时 30 分钟,而家用交流壁装插座则需要 22 小时 45 分钟。

开车感觉怎么样?9/10

宽大的车舱门可以打开,方便上下车。虽然没有腰部支撑或底部坐垫倾斜度调节装置,但驾驶位置直立且舒适。厚边仿皮方向盘握在手中感觉很好,左侧有一个大脚踏板可以支撑身体。

虽然挡风玻璃位于驾驶员前方很远的位置,但两侧 A 柱和 B 柱之间都有大窗户,可确保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晰看到。所有后视镜的视线也很好,但中央后视镜通过后挡板窗口的视野被中央座椅头枕部分遮挡。

电动传动系统创造了几乎无声的驾驶体验,大部分噪音来自轮胎,即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轮胎噪音和风噪也几乎不会造成干扰。

总体而言,对于一款商用车来说,其平顺性和噪音抑制效果非常出色,营造出一种与外界隔绝的平静工作环境。驾驶员左肩上方的大面积盲区通过主动盲区监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转向柱上的控制杆可用于选择驻车档、前进档、空档和倒车档以及再生制动 (B) 的最大设置。

我们还尝试了不同的驾驶模式,包括舒适、环保、运动和个人模式,尽管我们的大部分测试都是在默认的“舒适”模式下进行的,该模式提供了性能和能源使用之间的理想平衡。

由于其即时且充足的扭矩输出,从静止起步加速毫不费力且迅速。这是一种平稳而无情的冲击,将您牢牢地压在座椅上,因为数字速度计显示三位数的速度正在快速逼近。

选择“运动”可将性能提升到大多数人认为在商用货车中不可能达到的水平 - 或者实际上永远不需要的水平。“环保”则相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但对于大多数驾驶来说,这仍然绰绰有余。“个性化”允许个性化车辆设置。

它还拥有电动机械辅助的卓越转向感,四线圈悬架提供了出色的底盘动力,更类似于性能轿车而不是商用货车。

大众 ID.Buzz Cargo 2025 评测:GVM 测试-有驾

同样出色的是它通过再生制动回收能量以保持健康电池电量的效率,特别是考虑到它提供的性能。我们多次在驾驶结束时,显示的行驶里程与我们开始时相同,有时甚至更高。因此,里程焦虑大大减轻了。

为了测试它的 GVM 等级,我们用叉车将 650 公斤的重物抬入货舱,加上驾驶员,这相当于有效载荷仅比法定限值低约 20 公斤。

在这样的重量下,后悬架压缩程度不到 30 毫米,在我们 50 公里的城市/郊区测试路线上的颠簸路面上滑行,没有出现任何触底迹象。

电动机具有充足的 550Nm 扭矩,因此也不会出现问题,即使在陡峭的爬坡上也能保持强劲的加速。事实上,这种有效载荷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说如果行驶距离更长,能耗不会明显增加。

安装了哪些安全设备?安全等级是多少?8/10

ANCAP没有评级,但其附属机构 Euro NCAP 在 2022 年的测试中授予了 ID.Buzz 系列满分五星评级。

标准安全菜单包括前/侧/侧帘式安全气囊、带行人和骑车人监控的AEB 、用于交通拥堵情况的自动走走停停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控、车道保持、前/后停车传感器、倒车摄像头、轮胎压力监测等。

提供什么保修?服务间隔是多少?运行成本是多少?8/10

它的标准保修期为五年/无限公里数,外加八年/160,000 公里的电池保修和两年的道路救援。

每两年/30,000 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进行一次定期保养。前五次定期保养的上限价格为 670 美元,最长可达 10 年/150,000 公里,总计 3350 美元。大众还提供各种保养计划。

结论

ID.Buzz Cargo是对中型商用货车的重新构想,它结合了欧洲时尚风格、零排放和惊人的性能。但它可能不适合传统企业主和其他务实的企业主,他们优先考虑有效载荷、载重量、牵引等级、购买价格——甚至备用轮胎。然而,对于与大众汽车有着同样大胆愿景的有钱买家来说,它是无与伦比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