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91.5亿港元!这是奇瑞汽车要在香港市场筹的“巨款”。如果一切顺利,它将成为今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听上去是不是很猛?可问题来了:香港市场已经冷了大半年,车企融资的故事大家也听过不少。奇瑞凭什么能在这个时候杀进来,还要一口气拿走这么多钱?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销量数据很漂亮,但真撑得住吗?】

奇瑞自己信心满满。招股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今年要卖出300万辆!

听上去很豪横,截至8月底,他们已经卖出172.73万辆,其中出口接近80万辆。出口占比快到一半,这个数据在中国车企里妥妥属于第一梯队。

要知道,在俄罗斯、巴西、中东这些市场,奇瑞的瑞虎、艾瑞泽早就成了“街车”。去年俄罗斯车市一度因为外企撤退出现真空,奇瑞趁机猛攻,销量直接翻倍。

但问题也很扎眼:这种“低价+耐用”的打法,在欧美这些门槛高的市场能不能奏效?出口数据漂亮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在全球市场立住脚,那是另一回事。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91.5亿要花在哪?能砸出未来吗?】

招股书写得很直白:35%的钱投到新车型研发,25%砸进下一代技术。

听起来很美,谁不想造高端、搞创新?可投资人心里想的却是——奇瑞行不行?

我们来对比下:

• 比亚迪去年研发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刀片电池、混动技术一个接一个推出,硬是把“油车王国”逼到转型。

• 长城这几年砸钱搞混动和越野,产品力提升明显。

• 理想靠“增程”走出了一条独特路线,销量一个月一个新纪录。

奇瑞呢?喊了多年“技术奇瑞”,发动机确实不错,但新能源这条赛道上,至今没拿出能打爆市场的“杀手锏”。91.5亿能不能补上这个短板,是个问号。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港股市场冷清,奇瑞真选对时机了吗?】

别忘了,今年港股IPO市场是真冷。根据路透社数据,2024年以来,港交所的融资规模同比下滑接近六成。很多企业犹豫再三,不敢贸然上。

奇瑞却偏偏挑了这个时候逆势冲击,还把目标定到91.5亿港元。这是底气,还是赌气?

诚然,奇瑞找来了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高达5.87亿美元,看起来像是“有人撑腰”。可业内都知道,基石投资者更像是“战略队友”,真要维持股价,还得看市场散户和机构买不买账。

奇瑞要在港股“搞大事”:91.5亿砸下去,换成“世界级”身份?-有驾

【最难的一战:甩掉“低端车”标签】

说句实在话,奇瑞在国内有个难以摆脱的形象——“性价比高,但不上档次”。有人甚至调侃它是“买发动机送车”。这在发展初期是优势,可想冲高端,这就成了负担。

举个例子:

在埃及市场,奇瑞车一度超过丰田,成了销量王。但当奇瑞试图推更高端的车型时,当地消费者一句话让人扎心:“奇瑞?不就是便宜耐用的车嘛。” 这就是品牌的天花板。

奇瑞这次募资,想要的不只是钱,而是想撕掉这个“低端”标签,真正把自己打造成能和比亚迪、特斯拉掰手腕的全球品牌。可问题是,这张“身份牌”不是靠钱砸几款车就能换来的,它需要时间,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认知升级。

【写在最后】

奇瑞IPO是一场豪赌。赌的不是能不能融到钱,而是能不能用这笔钱真正买到未来。

如果成功,奇瑞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走向全球的中国车企代表;如果失败,这91.5亿可能只是资本市场又一次热闹的过场。

一句话总结:钱能买车,能买工厂,但能不能买到“世界级的身份”,这是奇瑞必须回答的问题。

你怎么看?

• 如果有钱,你会买奇瑞的股票,还是继续观望?

• 你觉得奇瑞有机会甩掉“低端”标签,走向高端吗?

评论区说说你的理由吧!

话题标签

#奇瑞IPO #港股市场 #新能源汽车 #中国车企出海 #投资观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