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尤其是那些关注五六十万以上豪华车的朋友们,都在讨论一张刚刚出炉的7月份销量榜单。
这张榜单可不一般,看完之后真是让人感觉时代变得太快,有点跟不上了。
以前我们一提到这个价位的车,脑子里想到的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三驾马车”,觉得那是大老板、有钱人的专属座驾,是身份的象征。
可现在再看榜单,会发现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车不仅挤进来了,而且势头非常猛,甚至可以说是在这个传统贵族的地盘上“大杀四方”。
我们先来看看具体的数据,感受一下这股冲击力有多强。
一直以来的销量冠军,奥迪A6L,虽然这次还是保住了第一的位置,但赢得一点也不轻松。
它的销量从上个月的一万五千多辆,一下子掉到了一万零七百多辆,跌幅接近百分之三十。
要知道,奥迪A6L在我们国家那可是有特殊地位的,早些年是很多单位的标配,形象深入人心。
虽然现在公车采购的时代过去了,但它一直是很多中年成功人士的首选,代表着一种沉稳和体面。
可现在连这个最稳固的客户群体都开始犹豫了,这背后的信号值得深思。
再把目光转向第二名,你可能会大吃一惊,它不是奔驰也不是宝马,而是国产品牌问界M9。
这款车卖了一万多辆,和奥迪A6L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问界M9能卖得这么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它背后有华为的技术支持。
现在的人买车,尤其是买新能源车,越来越看重智能化体验。
问界M9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和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确实是它最大的亮点。
这套系统用起来非常流畅,就像操作一部高端智能手机一样,而且它的自动驾驶功能在高速公路或者堵车的时候,能很大程度上解放驾驶员,这种科技带来的新鲜感和便利性,是很多传统豪华车给不了的。
过去人们觉得开奔驰宝马有面子,现在可能觉得在朋友面前展示一下车子自己找车位、自己开出来,是另一种更有科技感的“面子”。
看完一头一尾的冠亚军,我们再看看榜单中间的部分,会发现一个更普遍的现象:老牌的合资豪华车,几乎都在降价促销,但销量依然不理想。
比如宝马5系,这台车在很多人心里是运动和操控的代表,以前常常是需要加价或者等很久才能提到车。
现在呢?
很多地方直接给出了七折左右的巨大优惠,价格都下探到四十多万的区间了,可即便如此,销量还是比上个月跌了快三成。
比它更惨的是奔驰E级,销量直接被“腰斩”,下滑幅度非常大。
还有奔驰GLC这款SUV,以前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的心头好,形象高端,空间也实用,但这个月销量也跌了四成。
这种集体性的销量下滑和大幅度降价,说明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过去那种单靠品牌光环就能让消费者买单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务实了。
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买车这样的大件上,会更仔细地去衡量这辆车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
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是更舒适的乘坐体验,还是更省心的驾驶辅助?
当国产车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更丰富的配置和更前沿的科技时,传统豪华品牌那个车标的吸引力,自然就没那么强了。
国产车阵营里,除了问界M9一鸣惊人,比亚迪旗下的腾势D9也表现非常抢眼,排到了榜单第六名,卖了六千多辆。
这是一款主打高端市场的MP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务车。
在腾势D9出现之前,这个市场基本是被丰田埃尔法这样的进口车垄断的,埃尔法甚至要加价几十万才能买到,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腾势D9一出来,直接就改变了游戏规则。
它提供了插电混动和纯电两种选择,车内的配置高得惊人,比如后排的航空座椅,不仅能完全躺平,还带按摩功能,舒适度比埃尔法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价格却只有埃尔法的一半左右。
这就让很多消费者开始思考,我花那么多钱买埃尔法,到底买的是车,还是那个虚无的“面子”?
当有了一个更舒服、更划算的选择时,很多人自然用脚投票了。
腾势D9的成功,也带动了像极氪009、理想MEGA这些国产高端MPV的发展,合资品牌在这个领域的阵地确实快要守不住了。
当然,市场也不是一边倒的。
有些传统车型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比如丰田普拉多,这个月卖了1700多辆,成绩比之前好了不少。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年轻人喜欢自驾游,向往去西藏、新疆那些风景壮丽的地方。
普拉多凭借它强大的四驱系统和皮实耐造的好口碑,在越野圈里地位很高,开着它去走青藏线,心里会特别踏实。
这说明,当产品在某个特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硬核实力时,它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市场。
还有宝马X5,虽然销量不如同级别的奔驰,但表现还算稳定,没有出现暴跌,这可能跟它一直以来备受好评的底盘调校和驾驶感受有关。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榜单里最失落的可能要数上汽奥迪的A7L了,销量刚刚够到1600辆的入围门槛。
这款车从设计上来说,溜背造型确实很漂亮,很有轿跑的感觉。
但问题在于,它的定价偏高,而车内的配置和技术又没有跟上,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在现在这个精明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时代,光靠一个好看的外壳,已经很难打动人了。
总的来看,整个五十万以上的高端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国产车能实现反超,主要赢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拥抱科技,与华为这样的顶尖科技公司合作,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二是非常懂得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敢于在配置上“堆料”,用实实在在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来打动人。
而传统合资豪华品牌,虽然品牌历史悠久,但在技术更新上显得有些迟缓,价格体系也比较僵化,面对国产车的凌厉攻势,自然会感到力不从心。
当然,国产车也不能高兴得太早,销量的提升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产品的品质控制、电池的安全性、售后服务的完善,这些“内功”还需要持续修炼,不能只靠一时的价格优势。
最后,大家可能都会好奇,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下一个倒下的老牌贵族会是谁?
从这次榜单的数据来看,奔驰E级的情况确实比较危险。
它的销量下滑幅度最大,说明其品牌光环在快速褪色。
如果奔驰不能尽快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核心技术上拿出有竞争力的东西,来回应新一代消费者的期待,那么它很可能会在这场变革中被甩得更远。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其实越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的选择,能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好、体验更棒的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