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万落地奥迪A4L,2580公里后车主小张的烦恼与得意
小张买这辆奥迪A4L,说实话还挺突然。两个月前,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咬牙上个高配日系,转头就被销售一句“优惠到位”给勾住了魂。那天正好下着点毛毛雨,小张和他爸一起去店里看车。他爸嘴里念叨着“年轻人别太冲动”,结果坐进A4L驾驶座没五分钟,连老爷子都忍不住说:“这椅子软硬正合适,比你姑父那台SUV强多了。”
其实小张也纠结过宝马3系,但最后还是被奥迪A4L的外观和舒适打动——家用嘛,总不能光顾自己乐呵。预算本来卡在20万出头,那会儿2025款悦享版裸车价直接砍到了19万多,加上税险啥的落地22.5万不到。这价格搁去年同事群里一说,还真有几个哥们表示心动。
新车刚提回来的时候,小区楼下老王远远看到,还特意喊了一嗓子:“哟,这不是四个圈吗?面儿大!”讲真,这代A4L外形确实耐看,不花哨但有气场。六边形中网镀铬亮条,晚上灯一开,有点冷峻范儿。我妈第一眼瞅见还以为是更贵那个系列,她认牌不认型号,只觉得这前脸比邻居家的国产轿跑精神。
内饰方面吧,也别指望什么飞天科技感,中控屏10寸出头,用起来顺手但没啥惊喜。不过方向盘是真皮包裹,上手温润,还有全液晶仪表盘,看导航方便不少。我媳妇吐槽语音助手反应慢,经常让它播歌,它半天才蹦出来一句“请重复您的指令”。不过平时上下班听广播、接电话倒也够用。
空间这个事得单拎出来说一下。有次我拉同事出去团建,一米八的大高个坐后排都能翘二郎腿。他们直夸宽敞,我心里偷乐:当初就是冲着轴距长选的!座椅调节很细致,尤其腰部支撑和腿托,我爸每次坐副驾必先把腰顶调最大,说这样开长途不累。不过氛围灯30色我觉得纯属噱头,一年下来换来换去也就蓝色最耐看。
配置倒是不算寒酸,有定速巡航、倒车影像、疲劳提醒这些常规玩意。有趣的是销售介绍时顺嘴提了一句,“超声波雷达灵敏度高”,结果某天下雨我靠近停车桩它滴滴叫不停,把隔壁修理厂的小刘吓一跳,以为又刮蹭了,其实一点印都没有。后来问售后师傅,人家摆摆手:“正常,新款雷达比以前灵。”还有一次空调滤芯报警,我以为要大修,其实就是提示该换耗材而已,在微信群问大家才知道这种故障码很常见。
动力方面2.0T发动机190马力吧,说不上暴躁,但油门踩深点还是有推背感,高速超车挺干脆。我试过一次急加速破百,大概8秒多,不如某些性能车型快,可平顺性真不错——城市红绿灯起步不会窜得难受,也没顿挫感。据群友私测,这代油耗基本7升左右徘徊,我实际算下来差不离6.8-7升/百公里,上下班堵成狗的时候稍微费点油,但还能接受。不像朋友那台德系SUV,同样2.0T怎么跑都是9升往上。
偶尔有人问保养贵吗?首保免费呗,到第二次的时候材料工时加起来不到千元,不过听技师闲聊,现在原厂机油涨价厉害,下回可能要自己带料过去省点钱。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右侧雾灯莫名其妙进水,还以为设计缺陷呢,售后检查完发现只是洗车店喷水枪怼太猛,把密封圈冲松了。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路边十块钱洗一次那种服务——吃亏长记性啊!
其实买豪华品牌入门级总有人劝退,说什么配置缩水云云。但小张现在开的时间久了,也习惯了那些“不够智能”的地方,比如语音识别慢半拍、中控屏分辨率一般……可这些对日常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一位做汽配生意的大叔喝茶时随口一句,“关键是底子扎实,该有都有。”感觉挺对味道:毕竟买回来是天天开的工具,又不是天天看参数表较劲。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冷知识:据老销售讲,这代A4L防撞梁结构比上一代厚重不少,就是为了提升碰撞安全性(虽然没人愿意验证)。另外副驾驶储物箱带锁扣,据说以前很多人忽略这个功能,小区丢东西事件频发之后才开始注意起来。“防君子不防小人”,维修站师傅总这么念叨,每回交钥匙都会再三嘱咐锁好杂物箱,很生活化的小细节吧?
至于将来会不会考虑置换升级,现在谁敢打包票呢?反正目前2580公里下来,小毛病遇到的不多,就是玻璃偶尔异响,被邻居建议贴层静音膜改善一下。这些琐碎事,每台新车多少都会碰见几桩,就当磨合期必经之路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正文各处,如涉及具体参数及体验,多引用自实际用车反馈、小区邻居讨论及维修技师现场描述等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