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你们知道吗,现在这个年代,买摩托还是拼配置的多,尤其是像豪爵ADX125这种,降价真是狠到心坎里。我记得上个月还在东门看,12088神器(笑),这次价格一调到11380,这差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配置没缩水——扶手、箱杠都在,液晶仪表、无钥匙启动、LED灯一应俱全。关键是那个21L的座桶,能装好多东西,拿菜篮、带孩子的玩具都没压力。且不说18W快充,手机差不多骑一小时充一半,出门不用背充电宝,出门真是省心。
说到动力,6.6kW的发动机,扭矩10N·m,平平凡凡的家用搭配,但觉得其实挺够用了。试想,代步除了上班,有没有遇到过坐满两人再带点小物件?这车平衡得挺好。290mm的平踏不光可以放菜篮,还能铺个随身的小储物箱。它的座高大概就是760mm,身高160cm~180cm的都可以双脚稳稳着地,家用属性满满。
真的有摩友吐槽过年出门挤挤挪挪,车把挂袋、后座装满,挪起来那胳膊都快麻了。尤其是女生,一次挪车像练臂力一样。再说散热问题,风冷的小350波兹(猜测)在夏天爬坡或者高速时,散热明显跟不上,发动机就开始闷闷不乐。我有个朋友夏天骑完回来,直说没劲,这在夏天骑车的朋友都知道,风冷机在热天散热不足,是个大问题。
这就像买衣服,有的偏爱透气,夏天不怕热;有的偏厚实,久穿更耐用。这车的缺点,基本都能从它的定位找到答案:家用代步,配置丰富,价格实在,但车身重量和散热短板让人不爽。
你们会为了这1500元的降价,牺牲掉散热问题与车重体验吗?还是说,更多还在意长远耐用和维护成本?(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供应链,我还听说,豪爵的零配件供应挺稳的,但这不代表能免去维修烦恼。毕竟,车重120公斤,挪车费劲点,这个是真的。尤其是在狭小的小区里,要左挪右挪,手都酸了。业内有人说过:"轻一点,携带跟操作都方便很多。"这个轻我没有具体数据,只是感觉再轻一点,操作体验会更好。
我刚刚翻了下老相册,看到自己第一次买车的样子,那会还年轻,懵懵懂懂。买车我最怕的就是复杂的操作和高昂的维护费。虽说现在这个价位,各个品牌车型差别不大,但配置上能一目了然的还是少数。别的品牌可能颜值高点,但动则几千的保养费让人头疼。
(这段我得承认,刚开始以为车轻点就更好,但实际试驾发现,车重能带来更稳的驾驶感,不然在城市堵车、倒车时,多少还是要费点劲。)
说到车能不能跑长途,我猜测:这个配置短时间内可以应付城市日常套,但夏天扛不住的散热,可能会导致燃油效率变差,甚至发动机受损。大众所谓散热良好的车型,用几个月后,我的经验是,散热不佳的汽车,异响多了,油耗也上去了,后续保养的成本自然高一些。
对了,有个细节:在一个朋友的修车厂听到他评价,"ADX125的风冷确实是个硬伤,但它的价格,让很多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可以接受。"毕竟,在经销商那,动辄1.2万的合资车,要比这个便宜不少。
我挺关心这个车的耐用度——毕竟,现在一个车的使用周期从10年缩短到6年,许多组件都跟折旧有关。你们觉得,配件多、车重大的车,是不是用不了几年就得换一大堆东西,折旧率会更高?我不太懂这方面的统计,但自己心里有个判断:越是简易的结构越耐用,但散热、重量就成问题。
(这段有点跑题,但反正,又不是真要写报告。)
这个降价让我犹豫了一下。毕竟,配置真心对得起这个价格,尤其适合我身边那些要快不要长久的朋友们。弹指一挥间,买辆车,就是要奔着日常代步——不用太折腾,能带得动,接受些小缺点。
你们觉得,现在的你们,是更在乎车的省心还是性能?或者说,配置全的车,散热差点,值得买吗?
这感觉挺像我们小时候用的老式冰箱,冷得挺快,但夏天开着开着就太热了。难不成,这就是时代的悲哀——想要性价比就得接受点硬伤?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